我和父親不再就事論事地爭辯時事, 我們一起觀看神州這個電視片。成年以後很少和父母坐一起, 安心欣賞一樣東西。似乎覺得年紀就自然產生代溝, 而不再想我們其實仍然有不少相同點。
父親願意和我同看,還有六歲的小外甥女陪我們同賞,這就使我夠開心了。
開始時, 爸爸問這片子是誰做的, 很有些警惕, 不會是壞人對共產黨員作宣傳的吧。 看了幾集,他慢慢就有了評論,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人心中沒有上帝,就什麽壞事都能做。嗯,他說, 這個觀點我同意!影片又談到孫中山,他的口號是“聯共扶蘇”。他也可以為了國家利益遜位給袁世凱。這個人的胸懷很偉大, 也是今天對立的國共兩黨唯一能共同接受信服的領袖。
爸爸說, 隻可惜蔣介石不是孫中山, 毛澤東也不是可以讓步的人, 這兩個都是信奉你死我活的人物。 要是孫中山一直活著, 領導國民黨, 說不定國共真能好好合作,中國可以少死很多人,曆史可就不一樣。
為什麽孫中山有這樣不同的胸懷, 為什麽他有這麽大信心,要把中國從晚清落後衰敗的製度下麵改造過來。 我覺得因為他是一個基督徒, 他心中的力量來自一個永恒之處。
爸爸也同意片中說的, 中國的曆史,就是一個互相鬥爭,你死我活, 推翻舊朝,建立新府,穩定一段時間,便有腐敗禍患,再有新的一輪鬥爭的過程。 爸爸若有所思,我心中浮現出來的問題是:難道我們就任它這樣永遠循環下去嗎,有沒有什麽別的良方。
談到信仰, 爸爸說, 你對什麽東西也不要過於癡迷。 壞人好人哪國都有,不因為信仰不同而不同。 我問他:那我做人的準則該是什麽。爸爸說:我們的做人標準應該是, 隻要管自己作善事, 不做壞事。 我說:那善惡的標準是什麽,爸爸想了想說:善就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也有益的事情, 惡就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有害的事。
我和爸爸的討論很開誠布公。我很高興父女兩個可以這樣認真坦誠地談談做人的問題, 這是我們以前沒有過的誠摯交談,對我對他都有益處。當然, 下次還要繼續討論。
我的思考還在繼續:我同意爸爸的說法,可是,我們能否在每件事情上分辨清楚什麽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有害的事”呢。
當意大利統一戰爭的時候, 歐洲各國國民都認為這是有關政客的責任, 自己無力阻止, 也不能做什麽減輕戰爭的問題。 有一位基督徒亨利杜南, 他認為應該做些事情, 於是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寫揭露戰爭傷害的書籍,組織人自願救助傷員,又推動歐洲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戰時不允許虐待戰俘。並且,他用自己家庭的資財和籌款創辦了紅十字會, 去救治戰爭中的傷員。 這個組織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這件真正的善事, 我們可能連想都想不出來, 可是亨利杜南做成功了。 如果他這樣做是善, 當我們能做一件好事而不去努力的時候, 上帝看我們是善還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