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浦東vs.浦西:居民樓比較,貧富極化還是發展必然?
浦東vs.浦西:居民樓比較,貧富極化還是發展必然?
高爾夫球,攝影,旅遊,講笑話,寫寫心得,這就是我工作、家庭以外的小世界。
作者:麥克西
首先,我聲明我不是上海人,對上海並不熟悉。這篇文章並不是對浦東和浦西之間的居民樓進行什麽科學的比較。其實那個題目太大,沒有什麽意義,況且,如今的浦東和浦西都有發達和落後的部分,很難比較。但我最近幾年去過上海幾次,每次都住在浦東,幾次住的、去的都是那裏的別墅,慢慢就形成了我個人對浦東的印象。前幾次去上海,很少去浦西。2009年底的那次因為特殊原因去浦西逛了幾天,突然發現那裏的“老上海,”和我的浦東印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當我想寫篇文章討論“貧富懸殊”的問題時,就很自然地選用了這兩組相片來做參考。文章的主題應該是“貧富極化還是發展必然?”結論如下。
上個世紀中,中國提出過減低“三大差別”的口號,那時的三大差別指的是,“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和“工農差別。”過去的三十年裏,中國的這三大差別有增無減,集中表現在貧富極化。也許,中國現在的貧富懸殊程度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可是,貧富懸殊本身並不一定是現在中國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很大程度上,那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但問題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辦法去做財富的重新分配。過去共產主義的做法是“殺富濟貧,“ “打土豪分土地,”導致社會的動亂。而西方的辦法是通過法律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在美國1%最富的人上繳了所有個人稅的40%,5%最富的人上繳了個人稅的60%,25%最富的人上繳了個人稅的86%,50%最富的人上繳97%的個人稅。因此從納稅來看,富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比窮人多,實現了和平方式的“殺富濟貧。”
中國現在也引進了這種辦法,但中國的個人納稅製度還非常不健全,逃稅的辦法比美國多得多。更關鍵是,中國政府有很多其他方法收稅,比如土地、增值稅等等。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已經是世界存款最多,最富有的政府之一。有這麽多的收入,中國政府暫時對以納稅的方法“殺富濟貧”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
貧富極化最好的例子是上海。浦東的高樓大廈和浦西的老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浦東有很多別墅,價值都在幾千萬人民幣以上。相比之下,浦西還有很多居民的居住條件和上個世紀70-80年代沒有太多的差別。
看了這組2009年12月照的相片,各位有什麽感想呢?是不是酸甜苦辣都有?過去的老說法,“寧要浦西的一張床,不要浦東的一棟房,”大概早就不行不通了。
(1) 浦東

(1a)浦西

(2) 浦東

(2a)浦西

(3) 浦東

(3a)浦西

(4) 浦東

(4a)浦西

(5) 浦東

(5a)浦西

(6) 浦東

(6a)浦西

(7) 浦東

(7a)浦西

(8) 浦東

(8a)浦西

草廬 發表評論於
斑豬非上海人的話倒更顯滬地誘惑力,若是在美的外地人在談上海的話
that is great honor.cheers
草廬 發表評論於
斑豬貼圖辛苦了,頂幾。
泉水 發表評論於
公有製的問題很多沒解決。國內的貧富差別越來越大,上海也是如此。
上次在浦東看一些新建別墅空著,司機說那些是違章建築,沒準要拆,浪費好大啊。
purplelavender 發表評論於
就是這樣還是喜歡浦西的生活味道
I_Shanghai_Ren 發表評論於
又是一篇外地人或者剛住上海沒多久的人的寫得大作。拜托了,下次寫作之前,先了解一下上海的精髓和發展曆史。用浦西浦東來反映貧富差異,太幼稚了。
HKISSinger 發表評論於
這不是浦東和浦西比,這是有錢人和老百姓比,豪宅和老樓比,正常人和樓主比!
bkl 發表評論於
新舊本來就是兩個對立的概念哪有可比性?
靈小抓 發表評論於
豪宅竟然沒有車庫(尤其第三張,車還罩著),還是沒學到家。
arnold1 發表評論於
敬請作者多去了解了解上海,多去感受感受上海的文化再到這裏來發表您的評論,我不知道你拿浦西的下隻角作為參照物和浦東的富人區來做比較有什麽實際意義?那你拿上海的豪宅去和美國的貧民窟比較,你是否又要得出上海已經超越美國這樣的結論?請你去浦西走一走看一看,上海的文化積澱都在浦西. 不要在這裏選擇性失明地誤導大家了,尤其是那些和你一樣的外地人。
鐵釘 發表評論於
唉, 什麽舍山, 是佘山!
jzm 發表評論於
根本不了解上海,或者就是故意誤導。
farmer.farmer 發表評論於
鄉下人
雜燴飯大人 發表評論於
這篇文章誤導得厲害,具體的不想說了
蔡辰禎 發表評論於
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麽?是否想說浦東已經不是鄉下了,浦西現在才象鄉下呢。是否有種翻身農奴得解放的興奮啊。是否想用浦西的某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來惡心上海人的榮譽感啊?
首先,請不要用浦西的糟糕地段當作參照物。相比較的事物是需要在同一層麵上進行的。
第二,同意樓下pretty_women2所說的,“就算現在我還是願意在浦西,如果浦東還不如呆在美國。
那是真正的上海文化,而且浦西市中心的房子,老石庫們房子那是曆史。”好地段的那種文化氛圍和人員的素質相對來說都是較高的。
第三,同意樓下nature_battle所說的,“其實浦西的弄堂,也就是照片裏浦西,在七八十年前也是獨門獨戶的小洋房。經過新中國的洗禮,浦西的裏弄小洋樓則演變成五至十戶人家。連鴿子樓,亭子間都擠滿了一戶戶單元。”
killara 發表評論於
作者可能出國不久,而且還沒有房地產經驗。
地產價格=地+產(造價)
浦西如靜安、徐匯的老房子因為地段貴,房價可能比所謂的浦東豪宅貴,雖然國內還沒有地權
同樣,老是用美國鄉下的所謂豪宅,和上海北京繁華區的平房比價格,結論一樣無意義。
nature_battle 發表評論於
看了浦東別墅,讓我回憶起三四十年代的浦西.其實浦西的弄堂,也就是照片裏浦西,在七八十年前也是獨門獨戶的小洋房。經過新中國的洗禮,浦西的裏弄小洋樓則演變成五至十戶人家。連鴿子樓,亭子間都擠滿了一戶戶單元。希望浦東的別墅不要有一天也成了今天浦西的弄堂。
pretty_woman2 發表評論於
"作者肯定不是上海人,根本不了解上海!"
就算現在我還是願意在浦西,如果浦東還不如呆在美國.
那時真正的上海文化.而且浦西市中心的房子,老石庫們房子那時曆史.咱外公自己造的一百多年的曆史了,也許不完滿這是成長的文化,是根!
浦西就是新區,並不是說不好,也是將來的趨勢,就這末多地方總要往外挪的,就是現代西化,但是不是小時候長大的那種感覺.
醉人 發表評論於
搞分化,浪費俺的時間。
xs 發表評論於
浦東也有貧民窟,浦西也有好房子,作者故意拿浦東的豪宅跟浦西的貧民窟作比較,沒啥意思。
bmw330i 發表評論於
一看便知,是個WD ... 驗證完畢 。
Aixiaoxiao 發表評論於
作者肯定不是上海人,根本不了解上海。玩田忌賽馬的遊遊戲,嘩眾取寵,無聊。浪費我們時間。他還不知道衡山路那附近幾千萬的別墅或者是舍山那邊幾千萬的國內頂級房子吧?!鬆江區舍山你聽說過嗎?哥們?!!姐們?!!
華府采菊人 發表評論於
這叫做類比不當, 拿浦東最好的房子和浦西最差的去比, 反過來你用浦西最好的如衡山路的房子與浦東楊思那兒的民工住宅區比一比?
ilovefriday 發表評論於
拿浦東的的別墅區和浦西的棚戶區比?又可比性嗎?
obamabiden 發表評論於
讚“我對有選擇性失明的東西沒什麽感想”。
lu樂樂 發表評論於
誤導!
文昌 發表評論於
我對有選擇性失明的東西沒什麽感想。
crismum 發表評論於
這個沒有可比性。浦東地大,而且規劃的比較好,所以有足夠的空間建別墅。浦西人口密度大,老城改造慢,建別墅的空間都分布在中外環區域。不過浦西的豪宅你沒拍到而已。那些出售的老洋房可以買幾個浦東的新別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