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讀張賢亮,對比二十年前囫圇吞棗的閱讀,今天的閱讀才是仔細品位和欣賞:就象一首淳樸人性緩緩流過草原的詩歌,讓人心酸流淚,但相信未來希望生活;喜歡勝過喜歡,因為感到後者的最後部分有點 空洞,理想化,簡單化,要急著找個結尾一樣.但不管怎樣,還是喜歡張賢亮語言:敘述,哲理性強,寫女人時的語言無形中透著靈巧優美,寫男人時自然帶有北方的豪邁和粗獷,故事語言人物性格互相滲透統一,所以讓人耐讀愛讀.
還會再讀那批其他如葉辛,張承誌,梁曉聲,張抗抗...的曾讀過的作品,為重憶當年閱讀時的心情,也為通過同樣作品對比自己二十年的心理變化,知道自己曾經是多麽象浮萍一樣茫然或盲目,知道自己今天理性成份多少來自成熟.
讀真正的文學,是為了理想,浪漫及情緒有所釋放和寄托,也是為了成長自己成熟自己認識自己教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