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曲目:Conquest Of Paradise, Chariots of Fire,Theme from Antarctica, Come to Me, La Petite Fille de la Mer, Monastery Of La Rabida, Other Side of Antarctica
專輯《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
這是Vangelis 自1990年的The City以來的第一張電影原聲作品。這張作品的地位僅次於Vangelis的經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為有他與生俱來的對作品內涵的獨到見解,和對作品宏觀的把握遊刃有餘。將大量人聲與現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營造出了一種十五世紀感覺。用大範圍的,動態音效描繪出的效果更勝哥倫布角色本身所要表達的意圖。 —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這張《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專輯是大導演Ridley Scott拍攝的一部關於哥倫布生活的電影原聲。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在公元1492年8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名叫克裏斯托福.哥倫布的年輕人從西班牙的某個港灣起錨,跨越了汪洋大海,發現了天堂。寬闊浩瀚的太平洋,存在了億萬年的古老大洋,承托著流浪人在這三千英尺深的藍色海麵上的無數足跡。當經曆了許多日日夜夜的等待與沉默,望遠鏡中的海平線出現了久違卻又陌生的土地。當神聽見了英雄的歡呼,他知道:他已經征服了天堂。
長達20分鍾的《Chariots Of Fire並不能算是電影配樂,而是範吉利斯為這部電影所寫的表演曲目,將配樂中主要的主題一一串連起來,成為一個十分微妙動人的樂章,也是這張原聲帶相當動人代表作,不過在電影中有不少音樂,包括範吉利斯的原著作品,以及許多其它的既成音樂,都沒有收錄在這張原聲帶中.其實象範吉利斯這樣以前衛、虛幻、飄渺、空靈的電子音樂手法,來替一部以1926年的英國為背景的電影配樂,乍看之下實在有些超乎想象,然而不論在電影中或電影外,這張優美動人的原聲,範吉利斯寫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靜諡與潛思,人性的驕傲與高貴,這也使它成為最不容易被遺忘的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甚至更甚於電影本身。
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來自希臘的---Vangelis,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理查德 瓦格納(德國歌劇家、作曲家)。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鍾愛,如《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戰車)配樂,《Theme from Antarctica》 電影《南極》主題曲,《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影片《哥倫布》配樂等等。
1982年,Vangelis為電影ChariotsOf Fire 配樂,結果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獎。如果你是通過Chariots Of Fire而認識Vangelis,這絕對是不夠的,因為在1992年,他為Ridley Scott執導的影片《1942》中的Conquest Of Paradise配樂,從而使電影的音樂概念完全體現出來,成為不少音樂學院的教材。碟中主題曲Conquest Of Paradise,那種史詩般的氣派,完完全全是懾人的感覺,精彩絕倫。 Vangelis的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無際的音樂國度,這是一位有著出色意念的音樂人的特質。
播放曲目:Conquest Of Paradise, Chariots of Fire,Theme from Antarctica, Come to Me, La Petite Fille de la Mer, Monastery Of La Rabida, Other Side of Antarctica
專輯《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
這是Vangelis 自1990年的The City以來的第一張電影原聲作品。這張作品的地位僅次於Vangelis的經典之作《Chariots of Fire》,主要是因為有他與生俱來的對作品內涵的獨到見解,和對作品宏觀的把握遊刃有餘。將大量人聲與現代的元素相混合,成功營造出了一種十五世紀感覺。用大範圍的,動態音效描繪出的效果更勝哥倫布角色本身所要表達的意圖。 — Backroads Music/Heartbeats.
這張《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專輯是大導演Ridley Scott拍攝的一部關於哥倫布生活的電影原聲。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在公元1492年8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名叫克裏斯托福.哥倫布的年輕人從西班牙的某個港灣起錨,跨越了汪洋大海,發現了天堂。寬闊浩瀚的太平洋,存在了億萬年的古老大洋,承托著流浪人在這三千英尺深的藍色海麵上的無數足跡。當經曆了許多日日夜夜的等待與沉默,望遠鏡中的海平線出現了久違卻又陌生的土地。當神聽見了英雄的歡呼,他知道:他已經征服了天堂。
長達20分鍾的《Chariots Of Fire並不能算是電影配樂,而是範吉利斯為這部電影所寫的表演曲目,將配樂中主要的主題一一串連起來,成為一個十分微妙動人的樂章,也是這張原聲帶相當動人代表作,不過在電影中有不少音樂,包括範吉利斯的原著作品,以及許多其它的既成音樂,都沒有收錄在這張原聲帶中.其實象範吉利斯這樣以前衛、虛幻、飄渺、空靈的電子音樂手法,來替一部以1926年的英國為背景的電影配樂,乍看之下實在有些超乎想象,然而不論在電影中或電影外,這張優美動人的原聲,範吉利斯寫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靜諡與潛思,人性的驕傲與高貴,這也使它成為最不容易被遺忘的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甚至更甚於電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