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Judy Yeh is the Principal and Chief Trainer of Winning Edge Global,an internation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consultant company based on SanDiego, California. Judy has 28 years of experience providing personal,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to more than10,000 participants in the United Status,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r. Yeh, the programs and Winning EdgeGlobal, Inc., please visit http://www.winningedgeglobal.com.
華人Kids:父母覺得我們自己的孩子是怎麽樣的孩子?美國人, 中國人, 美籍華人?
Dr. Yeh:每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Identity判定都不一樣。在我們深入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談到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eeducation)的一個model,這是一個叫Berry學者於97年時創立的有關Attitude教育模式的模型。(這個模型)分成四個相限,它的兩個坐標是:一,是否我們注重和維護我們以前的culture identity,二是你的value和maintain relationshipwith other groups.
Dr. Yeh:上星期我們才得到的一個這樣的故事,我們可以分享一下,一對中國夫婦因為工作關係把孩子帶到中國,當時正好是孩子兩歲多,可以練習一下中文。這個階段正好是孩子重要的學習語言的時期,他們工作的地方在廣東省,孩子的父親他把自己的母親從北方請來帶孩子,可是忽略了孩子的奶奶根本無法與廣州當地人交流。最後這個孩子在中國待了兩年可還是講不好中文,沒有辦法與別人交流。當然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隻是說把孩子送回去要做好準備,不是單純地帶回去就能學好中文。
Dr. Yeh: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談一個大的picture。一般美國人不會單純的認為我們的孩子是ABC。所有的黃皮膚的孩子,不管是越南人的,中國人的,日本人的,還是韓國人,都在一個大的umbrella之下----亞州美國人。我有個數據,我們亞洲美國人占全國人口5%,在加州最多,僅在2004-2005一年就增長了3%。因此亞州美國人是fastest growing population,而亞裔中中國人是最多的,330萬,其次是菲律賓人,印度人,越南人,韓國人和日本人。
所有亞裔都是在這個umbrella下麵,對亞裔的人美國民眾會有stereotype的看法。亞裔的孩子就是數學特別好,科學好,都是intelligent and well-accomplished individual。這是外界對我們的一般印象,他們認為我們是modelminority,模範的少數民族。
華人Kids:那你認為公眾對我們孩子的看法都比較正麵的嗎?
Dr. Yeh:公眾覺得我們這個社區沒有問題,但是亞裔社區還有一部分比如象從越南從福州來打工的那種,那個族群的問題就會非常多,他們同樣是在亞裔族群下麵,這些孩子在學校裏會遇著各樣壓力的問題,因為這類孩子的父母不懂英文,他在學校裏也不知道怎麽和同學溶入,父母不知道怎麽幫他,沒有時間關心他,會有很多壓力,功課有問題,會有幫派,這些也是在亞裔之內,可是公眾普遍不知道我們社區有這些問題,認為我們都很好。
Dr. Yeh:我看過很好的樣本,也看過很多悲劇,我有一個數據,在所有的族群當中,華裔的女孩在大學的自殺率是最高的。剛才談的那個模型,小孩已經在這個美國化的環境中,而父母是還在本身的文化圈中,很多基本的價值觀不一樣。而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難溝通的。所以我們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壓力。
在這個狀況下,孩子和父母的文化經驗不同,父母用什麽樣的方法來做parenting就非常重要。parenting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叫authoritative,high support nocontrol高支持不操控,這樣的父母就非常的caring,supportive,會鼓勵他的孩子非常獨立,西方的父母很多也是這樣的,高支持低操控。中國的父母很多是高操控低支持,這種叫authoritarian。父母很嚴謹,很少表達愛意,更多的是要求。
Dr. Yeh: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這個差別存在於不同的方麵。我先選用一個方麵來說。西方的文化是一種個人主義的。在個人主義的狀況下,每個人都要求有自己的權利,要表達自己內在的東西,要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人都是unique,所以就鼓勵每一個孩子有自我,要assertive,要果斷。這個individualism你表現的好的話,可以promote你自己,就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色,在這樣的環境中講究的就是emphasizecompetition,鼓勵每個人要有一個很好的發展,要自己主動去表現,要怎麽突破現狀。
Dr. Yeh:實際不是這樣的。剛才我談到過群體意識和個體意識的差別,這不一定隻是指中國文化和這個西方文化的差別,比如象西班牙的文化或者是黑人的文化也是屬於比較collective的。美國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在這方麵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怎麽透過你的觀察你的詢問你的研究你的理解,知道在那個環境中,怎麽采用相應的規則。就像在加州,大量的西班牙人,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文化和我們的文化比較雷同,他們是比較relation-oriented的,我們和他們交往的方式就和我們與一般美國人有所不同。你必須因人因時因地來製宜,然後看要用什麽樣的一個溝通技巧表達方式來呈現。
華人Kids:就是區別對待,有時用中國文化,有時用外國文化,是這樣嗎?
Dr. Yeh: 就是說不要簡單的一刀切,一定要用什麽不用什麽,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用不同的方法。
Dr. Yeh:孩子的自我價值就是他喜歡自己的程度,肯定自己的程度,接納自己的程度,他的自我價值基本在6歲以前都是存在了的。我要談的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他們self image本身是非常脆弱,所以父母常常給他們的一些破壞性的批評和有條件的愛都會影響到他們的selfconfidence。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非常敏感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父母有多愛這孩子,這孩子就多愛他自己,我再講一遍,父母有多愛這小孩,這孩子就多愛他自己。
Dr. Yeh:養兒防老是我們中國非常傳統的一個觀念。這個在我們parenting中有一個說法,就是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很多的父母有這樣一個想法,現在就是說現在我讓你去讀這麽貴的私立學校,我們住在這麽貴的學區,我辛苦辛苦的賺錢讓你去讀好的學校,什麽都弄得好好的,就是希望你將來有好的成就,有很好的生活條件,這樣爸爸媽媽老了後,你也要可以照顧爸媽,這種觀念我覺得沒有什麽對與不對。
Dr. Yeh:一個觀察就是華人的父母給孩子在學習上的期待和壓力往往剝奪了他們對學習的樂趣,太多的青少年告訴我他們快樂的童年幾乎就是被一大堆的家庭作業和才藝課占得滿滿的,他們的快樂的時間就這麽被剝奪掉,往往孩子還住在家裏的時候,父母還有權威,孩子沒有辦法,隻能服從,可是進了大學之後,反抗就來了,他們對學習就沒有興趣,以前是為了爸爸媽媽學習,現在他們解放了,就對學習相當反感。所以我要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孩子的readiness和awareness來幫助孩子學習,不要給孩子在學習上有太多的壓力。其次,父母本身是孩子的一個rolemodel。父母對學習對成長要有不斷的興趣,在美國的這種環境裏,學習到新的文化新的溝通技巧,學習怎麽樣去解決工作領域的問題,學習怎麽去在幫助社區,學習奉獻和服務,會給孩子一個好的rolemodel。此外對成功的定義也是很重要的,成功不僅是你拿到一個學位,找到一個高收入的工作;對青少年來講,成功就更是找到一個他們人生的fullpassion,他們enjoy去做,而且他們願意去學習,最後有很好成果。這裏也能看出,我們的下一代對成功的定義和傳統的父母是有差異的。
匿名 (2007-03-26): Dr. Yeh 說的太好了。"們應該分別東西文化的精華,並把兩種文化的精華溶於家庭教育裏麵,培養出來的孩子是東西文化兼並蓄的,這樣成長的孩子心態最健康,他的lifequality 也最好.”女兒三歲,從今天開始教育她是American 但是她是chinese-american.這樣她在全班都是nativeamerican中,不會為自己於別人不同而奇怪了。
lhan (2007-03-25): 我兒子以會說中文為榮. 有一次我在DAYCARE接我兒子時我和他講中文,一個NATIVE AMERICAN GIRL非常羨慕地說"WOW, JERRY CAN SPEAK CHINESE".CHINESE 在美國的分量越來越重.我們的孩子在這方麵有"先天優勢":)))
BeerDaddy (2007-03-25): I had a talk with my daughter (3 grader). She thought it was good to beChinese American, and she said that "Chinese American is better thanfull American, because a Chinese American knows both Chinese andAmerican". I immediately encouraged her that what she said was true andsuggested her to work harder in Chinese school :-)
匿名 (2007-03-25): 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華人父母不容忽略的問題。
匿名 (2007-03-25): My son says: "I'm an american, not American Chinese."
lhan (2007-03-25): 孩子肯定認為自己是美國人 非常讚同這位專家的觀點. 孩子長在這個國家,享受這兒的一切,IT'S FAIR FOR THEM認為自己是美國人.我不會強迫孩子否認他是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