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9 09:39:56
怎樣才能具備“武統”的實際能力
作者:黃金童2
麵對台灣當局的“漸獨”戰略,很多國內人士都狂呼“早打”。愚見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有必勝的把握。毛主席說: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一句話:目前還未準備好。當務之急是作紮實的準備工作。不是不報,時候不到。
要做好哪些準備?這要從美國的台灣戰略來看。
美國蘭德公司有一個報告,描繪了中國武力統一時美國的幹預模式。
蘭德公司認為,美國的台海戰略有四個組成部分:
1. 美國應賣武器給台灣,保證台軍有能力抗住大陸的第一擊。台軍需堅持七天以上,保持一定的戰力,等待美軍趕來支援。美軍太平洋司令訪台時對記者說:“美國一定會趕來支援,但你們不要一打就垮。”
2. 如果台軍沒有迅速被打垮。開戰七天後,以數艘航母和美駐衝繩空軍(蘭德公司的最新報告認為應在衝繩最接近戰區的下地島機場提前做好準備)為主力的美戰區幹涉力量將可趕到。美軍將為台軍提供補給和空軍支援。蘭德公司的如意算盤是,等大陸空軍和台灣空軍兩敗俱傷時,美空中力量投入戰場,並打擊大陸的登陸艦船。有了美國的支援,戰爭就可以拖下去,具有長期性。
3. 戰爭拖下去,美軍應使用優勢常規空軍力量,對中國大陸的軍事經濟戰略目標施行戰略轟炸。這種轟炸應一直進行下去,直到中國的力量越來越弱,不得不停戰。這樣可以極大的削弱中國,使之永遠不能成為美國的竟爭對手。
4.如果中國威脅用有限的核力量(美國認為中國隻有20個核彈頭可以打倒美國)進行報複,美國可以用其多達幾萬個彈頭進行威懾,使中國不敢動。萬一中國不顧一切使用核彈。美國也可以承受一定的損失,在核戰爭中成為勝利者。
為應對美國戰略我國應做好哪些準備呢?
四件事:1)建立對美2000個以上彈頭的核威攝,以防止美國的核幹涉。
廣島原子彈兩萬噸當量,殺死14萬人。現在的分導彈頭大都是20萬噸,按每個彈頭殺死20萬人計算,500個彈頭可以殺死一億人。形成所謂“不可接受的損失”但如果美國進行第一次打擊,我國隻進行第二次打擊。以美國第一次打擊有50%成功率計算。我國就需要將彈頭增加一倍,如果考慮美國已部署NMD,又假定NMD有50%的成功率。我國又需要將彈頭增加一倍。所以為保證對美國的可靠核威懾,必須有2000個可以打到美國的核彈頭。
我國已有的計劃包括:東風-5改分彈頭,東風41,東風31,092改巨浪-2,094,總計約有1000個彈頭。現為對應美國的NMD,必須增加一倍,筆者認為,從成本和使用靈活性看應增加轟炸機計劃。有人認為美國空軍力量強,轟炸機很難突破,其實核戰中可以先用導彈核武器打對方的空軍基地和雷達,待導彈打完後轟炸機就容易突破了。
2)建立對美國亞太印地區基地(包括海空基地和衛星)的常規和戰術核武器打擊能力,以防止美國用優勢海空軍對我進行戰略轟炸。
常規戰略轟炸力量是美國的強項,是美國以零傷亡充當世界警察的殺手鐧。國內經常討論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防空力量。其實這同美國的NMD一樣,是誤入歧途。愚見任何防禦係統的天生不足是被動性,即使我國不計成本地建立一個有50%效率的防空係統(實際上很難做到)。這仍然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即使對方投兩個炸彈擊中一個,我方還是承受不了。最好的防禦是進攻,美國空軍必須有基地和衛星支援。隻要美空軍敢於攻擊我軍事經濟戰略目標,我方可用彈道導彈將其基地和衛星全部打掉,必要時可用戰術核武器。美國可用來攻擊我國的機場不超過二十個,在考慮戰術核武器的情況下,用十個導彈打一個機場,總共也用不了200個中程導彈。對衛星則考慮用反衛星武器。目前我國中程導彈很強,反衛星武器也有現成計劃,隻要考慮發展反跑道常規炸彈,電磁炸彈,中子彈等就可以了。因為我國並未用核武攻擊美國經濟中心。如果美國用戰術核武器攻擊我常規軍事基地,我們就承受此種後果。如果美國用核武攻擊我經濟中心,我也用核武反擊。此種反措施應放風出去,使美國知難而退。
3)建立對美國戰區幹涉力量的常規打擊能力,(主要是打航母,和打機場)
如果美國隻用衝繩基地和航母參與前線作戰,按對等原則,我方也不應主動升級,而隻用常規武器攻擊美衝繩基地和航母。攻擊衝繩基地的武器與攻擊台灣機場的常規武器相同(導彈的射程遠一些)。對航母可用潛。空。彈道導彈,衛星相結合攻擊之。
4)建立快速登陸體係,使美國來不及幹涉。
有個網友說:“外部幹涉的可能性與損失(包括台灣和大陸的損失)與攻台戰役的速度成反比。”如果台海戰役在美軍趕到之前就結束了,不僅使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免除了巨大的危險和減少了損失,對美國和世界人民而言也是同樣。所以,中國政府和軍方應在這方麵下足功夫,舍得投入較大成本。理想的情況是做到一小時上陸十萬人,三小時上陸20萬人,24小時登陸50萬陸軍(連同重裝備)。三天做到將台軍分割包圍,七天內解決敵重兵集團,奠定大局。一般認為這是做不到的。有位網友認為,快速攻占台灣隻有一途:即用戰術核武器進行第一批打擊,然後用快速輕兵力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快速占領。對此筆者有幾個看法:首先,由我國來開創在局部戰爭中用核武的先例究竟是一件不好的事,隻要有常規快速攻占的方法,就不要用核武。如果找不到快速攻占的方法,實際上又必須要開戰,隻能在慢速常規攻擊和快速戰術核攻擊之間選擇,應選擇後者。
第三,筆者認為存在一種快速攻占台灣的常規辦法,值得認真研究。就是使用大量小型快速運輸工具登陸台灣。我稱之為高速武裝蝗蟲戰術。數量大讓你打也打不完,速度快讓你來不及組織防禦。設想如果用三千架直升機(其中1000架武直),六千衝鋒艇,四千載12人的地效機,1000載20T的大型地效機,200水轟五運輸型,500運五或運12,500艘時速70公裏的載重50噸的高速坦克運輸氣墊艇。在導彈攻擊後,不等爭奪到絕對的製空和製海權,立即在大量飛機和小型艦艇掩護下突然同時向對岸進發,一兩個小時就到達。你想台軍能如應對?
個人文集:http://bbs1.tom.com/corpus.php?curname=dghz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