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姐妹》 琵琶協奏曲,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創作於 1973年,1977年中央樂團首演。由劉德海琵琶獨奏,管弦樂隊協奏,開創了琵琶協奏曲之先河。樂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女龍梅、玉榮為保護集體羊群與暴風雪搏鬥的事跡,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樂曲采用民族傳統樂曲多段體與西洋奏鳴曲式結合的形式,具有獨特的樂曲結構。全曲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在樂隊的引子後,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題,節奏輕鬆活躍,旋律明朗歡快,這是取自於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表現了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麗風光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潑可愛的形象。第二部分“與暴風雪搏鬥”,樂曲注意發揮管弦樂隊的音。向功能,加上琵琶大量運用滑品虛按和六連音等節奏音型,模擬了暴風雪的肆虐。同時,呈示主題作了充分的展衍,以突出主人公不屈不撓與暴風雪搏鬥的精神;第三部分“在寒夜中前進”,來自於歌曲的旋律富於歌唱性。緊接著第四部分“黨的關懷記心間”,旋律更為明朗開闊,充滿了樂觀向上的氣氛,表現了小姐妹想起了黨和領袖的諄諄教導,互相勉勵、互相支持,更增添了與風雪寒夜搏鬥的信心。第五部分“千萬朵紅花遍地開”,呈示主題的再現,猶如綻開的朵朵紅花遍開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跡傳遍了祖國的大地。全曲選材精練,構思嚴謹,織體豐富,尤其注意琵琶與管弦樂隊的穿插配合,注意發揮琵琶技巧的特長,並創造了很多新的指法技巧。例如,用掃、拂、劃、撇構成和聲;用摭分加強旋律的內在力度感;用雙音滑品等來模擬暴風雪;用長輪來表現歌唱性的旋律,等等,使整首樂曲情景交融、氣勢恢弘,音樂形象生動、活潑、豐滿,從而把琵琶曲的創作和演奏,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十首現代琵琶協奏曲
琵琶琴瑟絕妙處 (2007-02-20 20:57:55) 評論 (0)《草原小姐妹》 琵琶協奏曲,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創作於 1973年,1977年中央樂團首演。由劉德海琵琶獨奏,管弦樂隊協奏,開創了琵琶協奏曲之先河。樂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女龍梅、玉榮為保護集體羊群與暴風雪搏鬥的事跡,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樂曲采用民族傳統樂曲多段體與西洋奏鳴曲式結合的形式,具有獨特的樂曲結構。全曲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在樂隊的引子後,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題,節奏輕鬆活躍,旋律明朗歡快,這是取自於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表現了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麗風光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潑可愛的形象。第二部分“與暴風雪搏鬥”,樂曲注意發揮管弦樂隊的音。向功能,加上琵琶大量運用滑品虛按和六連音等節奏音型,模擬了暴風雪的肆虐。同時,呈示主題作了充分的展衍,以突出主人公不屈不撓與暴風雪搏鬥的精神;第三部分“在寒夜中前進”,來自於歌曲的旋律富於歌唱性。緊接著第四部分“黨的關懷記心間”,旋律更為明朗開闊,充滿了樂觀向上的氣氛,表現了小姐妹想起了黨和領袖的諄諄教導,互相勉勵、互相支持,更增添了與風雪寒夜搏鬥的信心。第五部分“千萬朵紅花遍地開”,呈示主題的再現,猶如綻開的朵朵紅花遍開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跡傳遍了祖國的大地。全曲選材精練,構思嚴謹,織體豐富,尤其注意琵琶與管弦樂隊的穿插配合,注意發揮琵琶技巧的特長,並創造了很多新的指法技巧。例如,用掃、拂、劃、撇構成和聲;用摭分加強旋律的內在力度感;用雙音滑品等來模擬暴風雪;用長輪來表現歌唱性的旋律,等等,使整首樂曲情景交融、氣勢恢弘,音樂形象生動、活潑、豐滿,從而把琵琶曲的創作和演奏,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