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國的運情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國的運情
2007-01-09 04:35:21
不忘中囯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國的運情
來源:
好文推薦
於
06-06-12 18:34:51
很抱歉,問題重要,要再打斷「中國未來係列」的話題,在這裏來一個長注腳。
去年十一月底在七十生日的宴會上,我簡單地說了幾句話,其中提到,撇開沙石,中國的地區競爭製度是我知道的經濟製度中最好的。聽者嘩然。是衷心話:我這個人從來不賣帳,學術研究以詳盡客觀為座右銘,靈魂之價沒有誰出得起,而對經濟製度的理解,打遍天下數十年矣。
三年前我指出,中國地區之間的激烈競爭,是奇跡,要解釋很不容易。苦思良久,一年前找到答案,但遲遲不動筆。不久前聽到北京有改革地區之說,不知要改什麽,恐怕他們不知道執到寶,改壞了,於是趁這「未來係列」寫了出來。第一篇是係列之六──《第二階段的工業發展》──好評如潮,有震撼性,但分析不淺,好些讀者看不明白,其中高斯讀譯文後,認為「極端有趣味」,要求再澄清。我於是在係列之九寫《讓我先覆高斯》,再作解釋,明白的讀者多了,頻呼精彩。《覆高斯》一文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北京當局是大地主,擁有中國的所有土地。大致上,他們把土地以佃農分成的方法租給數以百計的縣,而縣又再以佃農分成的方法租給無數用家。你知道我推翻了馬歇爾的佃農理論,但馬氏不簡單,在一個注腳中差不多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注腳和我的理論加起來,說,分成率可以不變,隻要有一個價值夠高的變量可以調整,競爭下會達到最高效能的資源使用。」
我跟著指出,中國的稅率是佃農分成率,稅收再分也是佃農分成,分成率不變(地區之間不同很麻煩),價值夠高的變量調整是地價,可以從很高下降至負值。於是說:「人類曆史沒有出現過這樣精彩的分成製度,把整個國家以合約組合起來。這是中國經濟還繼續飆升的主要原因。」
一位同學讀後,問我馬歇爾那個注腳究竟說什麽。我翻閱自己一九六九年出版的《佃農理論》一書(花千樹二○○○年再版),見到第四十五頁討論該馬氏注腳,指給她看。她讀後說天下間不容易有那樣神奇的巧遇,上蒼有意讓中國發展起來,要求我為馬氏的注腳寫這篇文章。
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他那立竿見影的《經濟原理》(一八九○)的第八版(一九二○)的五百三十六頁的第二個注腳,是大師手筆,可惜隻對一半。他立下了心腸,不讓分成率浮動,認為佃農分成無效率,不可取。該注腳分兩段,首段說:
「如果一個地主可以自由地為自己的利益調控資本的投入,而又能與農戶協商勞力投入的多少,幾何可以證明,資本投入的調整可以強迫農戶(分成)耕耘的密度,與英國的(固定租金)製度一樣,而地主的分成租金收入,會與固定租金相等。」
分成率固定不變,馬氏的說法可能對,但要一般地對上述的地主資本投入要有很大的變幅,甚至可能要下抵糧褐怠8?諾牡詼?溫硎閑吹潰?font color=E6E6DD>
「如果地主不能調整資本的多少,但還能控製勞力的投入,那麽在某些形狀的產出曲線下,耕耘的密度會高於英國的製度,但地主的分成收入會較英國的(固定租金)為少。這個怪效果有點科學趣味,但實際的重要性微不足道。」
馬歇爾這兩段注腳,我在博士論文《佃農理論》寫好之後,一九六八年在芝加哥大學才看到。早一年多,我在論文寫道:「不管是地主規定佃農多點投資於土地而減低自己的分成率,還是地主本身增加土地投資而增加自己的分成率,如果會增加土地的淨租值,這投資會發生。」(見《佃農理論》三十一頁。)這是馬氏注腳加上分成率可以變動的一般化,雖然讀到該注腳之前就寫了下來,但地主可以投資他比我早說,學術上我不能不把那從來沒有人注意的注腳公諸於世,不敢獨自領功也。
回頭說促成中國地區激烈競爭的佃農合約的整國組合,稅率是分成率,稅收再分也是分成。這些分成率要劃一,不變,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如果地區的分成率不同,吵鬧在所難免!為什麽厚此薄彼呢?這些吵鬧出現過。其二是分成率不同,投資者不僅吵鬧,頻頻搬動會出現。分成率劃一會減少這些吵鬧,但我的佃農理論說,這劃一會導致無效率,除非有一個重要的其它變量可以調整。這變量是地價,也即是馬歇爾注腳所說的地主資本的投入了。
我為中國的激烈地區競爭找尋解釋一年多,得不到答案,但知道北京把權力大幅下放後,主要的經濟權力落在縣的手上。一年前找到一個縣長朋友問端詳。其實是閑談式,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問什麽。在閑談中他提到地價可以大彈性調整,可以是負值,而如果把土地基建投資的成本從地價減除,這負值往往相當大。一時間我想到馬歇爾那個注腳,如中電擊,答案跑了出來,在幾分鍾內推到整個國家的合約組合。催促我寫這篇文章的同學說,可能因為四十年前我在佃農理論痛下心機,這樣破案是條件反射。
答案其實是淺的。所有深問題的可取答案都淺。好答案必定有明顯地對的一麵。困難是淺答案不容易找。很多時,在經濟難題上認為找到了答案,深的,要淺化,不成,於是對答案有懷疑。經驗說,不能淺化的深答案,假以時日再想,一定錯。所以一年前當我在中國地區競爭這個深問題上找到了淺答案,知道對,但認為如果自己沒有作過佃農理論與公司合約本質的研究,可以想出來的機會近於零。
從史密斯到馬歇爾,英國的大師認為他們的長期固定租金製度的經濟效率無敵天下。今天中國的地區分成合約期長五十年,不僅有固定租金的邊際使用效率,加上彈性高,分成是有收入大家分,增值稅是佃農分成,產值愈高地區分得愈多。這樣看,土地使用的租金收入基本上天天不同,再加上地區佃農分成是上連串下連串,整個國家由合約組合,地區之間左右不連,競爭就激烈起來了。論生產活力,這樣的製度人類曆史沒有出現過。
兩年多前,在《信報》發表長文《還不是修憲的時候》,建議北京延遲修憲,要先理解那極端重要的地區競爭,有了答案,權衡輕重,把要點寫進憲法。今天我把國家合約組合的要點寫了出來,連本文前後三篇,應該夠清楚了。可以抽出重點寫進憲法,但也可以不寫進去。隻要北京明白我就心滿意足了。
說過了,中國的地區競爭製度是迫出來的。如果不理解為什麽地區之間會有那樣的激烈競爭,北京可能胡裏胡塗地把一個絕佳的製度改壞了。從來沒有意圖改變世界,但有了答案,解釋得清楚,自己心安理得,北京要怎樣處理是他們的事。
天下沒有那樣偉大的天才,可以發明或設計得出中國今天的地區競爭製度。是中國的運情吧。不是我的發明,是我的發現,隻是當年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佃農理論可以推得那麽遠。寶刀未老,不禁仰天大笑。
上述的神奇製度是在朱鎔基執掌經濟時期形成的。說過了,將來的經濟曆史不會漠視這個人。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玻璃缸裏的孫鳳 (135)
南瓜蘇
楊振寧李政道反目成仇——不太“科學”的人性悲劇
雅酷原創
美國本土的稀土永磁體供應鏈(下)
insoine2
一次同學聚會盡顯英雄本色
小兔三屋
馬耳他 - 夕陽下古老的瓦萊塔半島
風語空靈
Now You’re One of Us —— 電影〈Goat〉與羞辱的美學
挖礦
《鞋帶》裏婚外戀三部
覺曉
思考榮格解噩夢:丟錢包,丟電腦,丟狗,回國迷路......
SUDreamers
人老先老腳——50+護腳筆記
burpeejump
先憐芳草,再記綠羅裙
南小鹿
懷念司塔瑞斯教授
鮑敏琪
我看到的武鬥
百無一用落花生
被低估的寶藏之地 —— 阿拉貢的薩拉戈薩(下)
春後雨前SE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與氣象徒步道
鯉魚塘的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最後一次學術會議,我要退休了!
秀園
沉默的榮耀, 豈曰無聲...
BeijingGirl1
從吃魚看中外文化對比
慕容青草
中國稀土戰略2025: 中美貿易戰攻守易勢報告
北美_原鄉人
退休後的社交活動
帕格尼尼
為什麽多吃蘑菇可以防老年癡呆?
JoshuaChow
美國大豆 vs. 中國地溝油
老X
我家山楂大豐收 自己動手做果丹皮
hhhh
博士後的家,得靠兩個人支撐
A-mao
翁帆活成了很多中國女人羨慕的樣子
蘭宜
魔幻的美國排名文化:從虛偽的大學榜到荒謬的橄欖球榜
挖礦
那些關於公平,友誼和努力的謊言
世事滄桑
寫給我最懷念的閨蜜
凱西的VC
中西智慧不在一個維度
西方朔
advertisement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
切換到網頁版
不忘中囯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國的運情
不忘中囯
(2007-01-09 04:35:21)
評論
(1)
張五常的係列作品之二:馬歇爾的注腳與中國的運情
來源:
好文推薦
於
06-06-12 18:34:51
很抱歉,問題重要,要再打斷「中國未來係列」的話題,在這裏來一個長注腳。
去年十一月底在七十生日的宴會上,我簡單地說了幾句話,其中提到,撇開沙石,中國的地區競爭製度是我知道的經濟製度中最好的。聽者嘩然。是衷心話:我這個人從來不賣帳,學術研究以詳盡客觀為座右銘,靈魂之價沒有誰出得起,而對經濟製度的理解,打遍天下數十年矣。
三年前我指出,中國地區之間的激烈競爭,是奇跡,要解釋很不容易。苦思良久,一年前找到答案,但遲遲不動筆。不久前聽到北京有改革地區之說,不知要改什麽,恐怕他們不知道執到寶,改壞了,於是趁這「未來係列」寫了出來。第一篇是係列之六──《第二階段的工業發展》──好評如潮,有震撼性,但分析不淺,好些讀者看不明白,其中高斯讀譯文後,認為「極端有趣味」,要求再澄清。我於是在係列之九寫《讓我先覆高斯》,再作解釋,明白的讀者多了,頻呼精彩。《覆高斯》一文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北京當局是大地主,擁有中國的所有土地。大致上,他們把土地以佃農分成的方法租給數以百計的縣,而縣又再以佃農分成的方法租給無數用家。你知道我推翻了馬歇爾的佃農理論,但馬氏不簡單,在一個注腳中差不多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注腳和我的理論加起來,說,分成率可以不變,隻要有一個價值夠高的變量可以調整,競爭下會達到最高效能的資源使用。」
我跟著指出,中國的稅率是佃農分成率,稅收再分也是佃農分成,分成率不變(地區之間不同很麻煩),價值夠高的變量調整是地價,可以從很高下降至負值。於是說:「人類曆史沒有出現過這樣精彩的分成製度,把整個國家以合約組合起來。這是中國經濟還繼續飆升的主要原因。」
一位同學讀後,問我馬歇爾那個注腳究竟說什麽。我翻閱自己一九六九年出版的《佃農理論》一書(花千樹二○○○年再版),見到第四十五頁討論該馬氏注腳,指給她看。她讀後說天下間不容易有那樣神奇的巧遇,上蒼有意讓中國發展起來,要求我為馬氏的注腳寫這篇文章。
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他那立竿見影的《經濟原理》(一八九○)的第八版(一九二○)的五百三十六頁的第二個注腳,是大師手筆,可惜隻對一半。他立下了心腸,不讓分成率浮動,認為佃農分成無效率,不可取。該注腳分兩段,首段說:
「如果一個地主可以自由地為自己的利益調控資本的投入,而又能與農戶協商勞力投入的多少,幾何可以證明,資本投入的調整可以強迫農戶(分成)耕耘的密度,與英國的(固定租金)製度一樣,而地主的分成租金收入,會與固定租金相等。」
分成率固定不變,馬氏的說法可能對,但要一般地對上述的地主資本投入要有很大的變幅,甚至可能要下抵糧褐怠8?諾牡詼?溫硎閑吹潰?font color=E6E6DD>
「如果地主不能調整資本的多少,但還能控製勞力的投入,那麽在某些形狀的產出曲線下,耕耘的密度會高於英國的製度,但地主的分成收入會較英國的(固定租金)為少。這個怪效果有點科學趣味,但實際的重要性微不足道。」
馬歇爾這兩段注腳,我在博士論文《佃農理論》寫好之後,一九六八年在芝加哥大學才看到。早一年多,我在論文寫道:「不管是地主規定佃農多點投資於土地而減低自己的分成率,還是地主本身增加土地投資而增加自己的分成率,如果會增加土地的淨租值,這投資會發生。」(見《佃農理論》三十一頁。)這是馬氏注腳加上分成率可以變動的一般化,雖然讀到該注腳之前就寫了下來,但地主可以投資他比我早說,學術上我不能不把那從來沒有人注意的注腳公諸於世,不敢獨自領功也。
回頭說促成中國地區激烈競爭的佃農合約的整國組合,稅率是分成率,稅收再分也是分成。這些分成率要劃一,不變,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如果地區的分成率不同,吵鬧在所難免!為什麽厚此薄彼呢?這些吵鬧出現過。其二是分成率不同,投資者不僅吵鬧,頻頻搬動會出現。分成率劃一會減少這些吵鬧,但我的佃農理論說,這劃一會導致無效率,除非有一個重要的其它變量可以調整。這變量是地價,也即是馬歇爾注腳所說的地主資本的投入了。
我為中國的激烈地區競爭找尋解釋一年多,得不到答案,但知道北京把權力大幅下放後,主要的經濟權力落在縣的手上。一年前找到一個縣長朋友問端詳。其實是閑談式,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問什麽。在閑談中他提到地價可以大彈性調整,可以是負值,而如果把土地基建投資的成本從地價減除,這負值往往相當大。一時間我想到馬歇爾那個注腳,如中電擊,答案跑了出來,在幾分鍾內推到整個國家的合約組合。催促我寫這篇文章的同學說,可能因為四十年前我在佃農理論痛下心機,這樣破案是條件反射。
答案其實是淺的。所有深問題的可取答案都淺。好答案必定有明顯地對的一麵。困難是淺答案不容易找。很多時,在經濟難題上認為找到了答案,深的,要淺化,不成,於是對答案有懷疑。經驗說,不能淺化的深答案,假以時日再想,一定錯。所以一年前當我在中國地區競爭這個深問題上找到了淺答案,知道對,但認為如果自己沒有作過佃農理論與公司合約本質的研究,可以想出來的機會近於零。
從史密斯到馬歇爾,英國的大師認為他們的長期固定租金製度的經濟效率無敵天下。今天中國的地區分成合約期長五十年,不僅有固定租金的邊際使用效率,加上彈性高,分成是有收入大家分,增值稅是佃農分成,產值愈高地區分得愈多。這樣看,土地使用的租金收入基本上天天不同,再加上地區佃農分成是上連串下連串,整個國家由合約組合,地區之間左右不連,競爭就激烈起來了。論生產活力,這樣的製度人類曆史沒有出現過。
兩年多前,在《信報》發表長文《還不是修憲的時候》,建議北京延遲修憲,要先理解那極端重要的地區競爭,有了答案,權衡輕重,把要點寫進憲法。今天我把國家合約組合的要點寫了出來,連本文前後三篇,應該夠清楚了。可以抽出重點寫進憲法,但也可以不寫進去。隻要北京明白我就心滿意足了。
說過了,中國的地區競爭製度是迫出來的。如果不理解為什麽地區之間會有那樣的激烈競爭,北京可能胡裏胡塗地把一個絕佳的製度改壞了。從來沒有意圖改變世界,但有了答案,解釋得清楚,自己心安理得,北京要怎樣處理是他們的事。
天下沒有那樣偉大的天才,可以發明或設計得出中國今天的地區競爭製度。是中國的運情吧。不是我的發明,是我的發現,隻是當年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佃農理論可以推得那麽遠。寶刀未老,不禁仰天大笑。
上述的神奇製度是在朱鎔基執掌經濟時期形成的。說過了,將來的經濟曆史不會漠視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