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發配的一點想法 水滸中提到好幾次充軍發配,每次發配都是各有千秋,千奇百怪高潮迭起,都是這 部書的精華所在,讓我們了解現在很多看不到的事情。發配這種東西好像隻能出現 在俄國、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地方。不過,宋朝的發配好像還挺仁慈,雖說要戴枷、 徒步、燙金印、殺威棒,可是一般的發配都是從一個繁華的地方到另一個。像武鬆 從山東發配去了河南,去的還是大陸交通中樞,日本鬼子都想搶的地方,好比現在 從縣城去了省城;林衝、楊誌都是從東京去的北部邊疆,雖說京城肯定比滄州繁華 多了,可那時的北疆,可不是今天的北部新疆,還在現在首都的南邊呢;宋江更好, 從小縣城去了江南,連蔡京都巴巴的讓老兒子去,而且還立刻找到辦公室工作,現 在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找工也沒這麽彀 當然宋朝時的地域比明朝的還小,連雲南、寧夏這樣的地方都宣布不要了,擺明了 是要給犯人以人權。而且配軍們還都不用帶刑具,很多還能在勞城營裏外自由勞動 還有收入,除了要被迫文身外,比美國罪犯的人權都高。現在勞改、服刑要想出去 服刑,還得有立功表現、保外就醫,宋江等人,出獄服刑,不要理由,類似管製, 還給直接分配到政府工作,雖然他們行賄或被利用,可是畢竟法律不禁止。 還有一件事說明宋朝有人權,配軍們有自己的私人財產權,可以從私人財產拿出錢 來行賄,擱今天別說發配到外地,就是在本地勞改,就算是在美國服刑,也不會讓 服刑罪犯攜帶數量未知的硬通貨吧?看來北宋的牢房還是很寬鬆的,要是現在,雖 然烏裏雅蘇台和黑龍江北岸都丟了,不用去這麽遠了,典獄長直接把你隨身攜帶的 東西充公,要多少有多少,誰還知你的情?看來那時候獄卒還是挺講信義的,收了 錢還辦事,雖然這錢就在他們管理的牢裏,罪犯也都是外地人,沒根沒底的,他也 不能直接搶來用。雖說什麽壓沙包之類鬧得挺歡,還是公道買賣。現在聽說有些老 大在監獄裏搞得也挺歡,自由出入什麽的,可那都是地頭蛇,要是關外地試試。說 明一切好處來自監獄外的本地,就算是黑社會老大,隨身攜帶人民幣巨款去個兩眼 一麻黑的地方,估計也抓瞎。 再說充軍的路上,比起充軍目的地,就差遠了。仿佛北宋大地充滿了黑店、黑船、 車匪路霸、借刀殺人。故事不必細說,不過讓我挺可伶這些解差的。這些解差要運 送犯人,一路上負責犯人起居、飯食、安全,是工作隊;要麵對意圖解救犯人的車 匪路霸的武裝劫持,是戰鬥隊;要滿處押著戴著刑具、燙著金印的罪犯,穿街走巷, 仿佛廣告,警醒那些有犯罪意圖的潛在罪犯,是宣傳隊。這些個任務,還是一般情 況下的,遇到特殊情況,解差的職業要求還特別高。最好還是化學家,鑒別一處飯 菜是否有毒、是否含有從華佗那失傳,可是被神秘力量保存的麻醉劑;還得是地理 學家,了解通往不同的目的地哪裏路靜人稀,適於完成組織交代的惡人任務;還得 了解政治,關鍵的時候有不同政治力量下達的不同任務,要能準確判斷出要聽誰的; 還得是老江湖,到了什麽鎮店要拜什麽廟,燒什麽香,不僅自己,也要防止押解的 罪犯,一時衝動給什麽人雪中送炭,自找麻煩;得是歌唱家(樂和應該是這麽練出 來的)關鍵時刻要嗓門大,吐字清晰,把遠近幾十裏的船家過客都找來,誰知哪位 能救命啊;得身強力壯,尤其是要能搬動一些特殊罪犯一路上被人送的幾千兩銀子; 是武術家,不僅是戰鬥隊的需要,還要有高明的鑒賞能力,能看出被授予謀殺使命 時自己是不是罪犯的對手;是導演+演員,能自導自演一些讓罪犯就範的小節目,比 如洗腳、換新鞋什麽的,武鬆的解差就死在這上麵了;是遊泳好手,上了黑船不怕 吃餛飩。如此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真為他們擔心啊。像宋江的解差,要不是押的 是宋江,都不知道死了幾次。當然宋江帶的錢太多,那時候又沒有信用卡,不過他 們要是自己平時多提高修養,照這上麵的要求作,也不用等宋江的朋友自己來解套。 武鬆就很有頭腦的避免了一切嘛。有人說武鬆是什麽人啊?我要說,他本身也不過 是個都頭嘛,雖然好像武功挺好,其實還是靠江湖經驗的。魯智深武功好,還是著 了道。那時候黑點還仁義,沒有明搶明奪的或者把包子直接定價到1000兩一個(現 在想吃人肉包子大概真得這麽貴),所以靠江湖經驗也是管用的,尤其像解差這麽 高危的職業,不加強這方麵訓練怎麽成? 我們從書裏看到的幾次押解任務,隻不過是那些解差生涯中比較輝煌的幾次,實際 上,他們的押解任務,比這個要多多了,來回(書中隻記載去的一次,罪犯隻是單 程,解差可是往返)每次也不會少於千裏吧,能活到水滸所記錄的日子,不是剛入 行的(如宋江的解差)就得自己有些道行。董超薛霸的故事揭示給我們的是解差這 一行的悲慘前途,早晚是這麽個歸宿,不死押解的路上,不死在上級的壓迫下,也 要死在罪犯及其同夥手裏。我們可以有很大的理由推斷,宋江和武鬆第一次的解差 算是運氣好的,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被罪犯或其同夥手下留情,積累了江湖經驗, 朝著多活幾次方向發展,以後到了什麽不知名的酒店就把自己和武鬆、宋江的交情 先擺一擺。楊誌的解差沒遇上什麽麻煩,以後怎麽樣就難說了。不過從東京到北方 邊境的路上,可能是軍事用途的官路,管理得比較好,沒有車匪路霸或者黑店、黑 船,使得一些解差可以在一般情況下活下來的黃金路線。 我們看到以後的明朝中後期,治安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從山西到南京,一個老叟押 送一個婦女也能安然無恙的到達,不知強了多少倍阿。不過水滸的故事寫在明代初 期,如果是作者把當時的經驗來套用在宋代的話呢,說明元末明初還是很混亂的, 短短200年就做到了,從北宋末年到元末都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從此為公安們再 也不用這麽辛苦,也可以活到老了,成了熱門行業,朱皇帝們真是難能可貴啊。這 種良好的局麵到我大清,去往烏裏雅蘇台的罪犯和衙役,除了身體不結實的,沒有 到不了的,麻醉藥的秘方也就此失傳,雖說是醫學上的重大損失,現在的黑店也沒 有解剖學的專家了,畢竟說明對黑社會的鏟除是徹底的,普通的公安幹警們,在押 解過程中,再也沒有這麽多顧慮了。
水滸中發配的一點想法
Ph.D (2006-08-22 20:35:06) 評論 (0)水滸中發配的一點想法 水滸中提到好幾次充軍發配,每次發配都是各有千秋,千奇百怪高潮迭起,都是這 部書的精華所在,讓我們了解現在很多看不到的事情。發配這種東西好像隻能出現 在俄國、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地方。不過,宋朝的發配好像還挺仁慈,雖說要戴枷、 徒步、燙金印、殺威棒,可是一般的發配都是從一個繁華的地方到另一個。像武鬆 從山東發配去了河南,去的還是大陸交通中樞,日本鬼子都想搶的地方,好比現在 從縣城去了省城;林衝、楊誌都是從東京去的北部邊疆,雖說京城肯定比滄州繁華 多了,可那時的北疆,可不是今天的北部新疆,還在現在首都的南邊呢;宋江更好, 從小縣城去了江南,連蔡京都巴巴的讓老兒子去,而且還立刻找到辦公室工作,現 在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找工也沒這麽彀 當然宋朝時的地域比明朝的還小,連雲南、寧夏這樣的地方都宣布不要了,擺明了 是要給犯人以人權。而且配軍們還都不用帶刑具,很多還能在勞城營裏外自由勞動 還有收入,除了要被迫文身外,比美國罪犯的人權都高。現在勞改、服刑要想出去 服刑,還得有立功表現、保外就醫,宋江等人,出獄服刑,不要理由,類似管製, 還給直接分配到政府工作,雖然他們行賄或被利用,可是畢竟法律不禁止。 還有一件事說明宋朝有人權,配軍們有自己的私人財產權,可以從私人財產拿出錢 來行賄,擱今天別說發配到外地,就是在本地勞改,就算是在美國服刑,也不會讓 服刑罪犯攜帶數量未知的硬通貨吧?看來北宋的牢房還是很寬鬆的,要是現在,雖 然烏裏雅蘇台和黑龍江北岸都丟了,不用去這麽遠了,典獄長直接把你隨身攜帶的 東西充公,要多少有多少,誰還知你的情?看來那時候獄卒還是挺講信義的,收了 錢還辦事,雖然這錢就在他們管理的牢裏,罪犯也都是外地人,沒根沒底的,他也 不能直接搶來用。雖說什麽壓沙包之類鬧得挺歡,還是公道買賣。現在聽說有些老 大在監獄裏搞得也挺歡,自由出入什麽的,可那都是地頭蛇,要是關外地試試。說 明一切好處來自監獄外的本地,就算是黑社會老大,隨身攜帶人民幣巨款去個兩眼 一麻黑的地方,估計也抓瞎。 再說充軍的路上,比起充軍目的地,就差遠了。仿佛北宋大地充滿了黑店、黑船、 車匪路霸、借刀殺人。故事不必細說,不過讓我挺可伶這些解差的。這些解差要運 送犯人,一路上負責犯人起居、飯食、安全,是工作隊;要麵對意圖解救犯人的車 匪路霸的武裝劫持,是戰鬥隊;要滿處押著戴著刑具、燙著金印的罪犯,穿街走巷, 仿佛廣告,警醒那些有犯罪意圖的潛在罪犯,是宣傳隊。這些個任務,還是一般情 況下的,遇到特殊情況,解差的職業要求還特別高。最好還是化學家,鑒別一處飯 菜是否有毒、是否含有從華佗那失傳,可是被神秘力量保存的麻醉劑;還得是地理 學家,了解通往不同的目的地哪裏路靜人稀,適於完成組織交代的惡人任務;還得 了解政治,關鍵的時候有不同政治力量下達的不同任務,要能準確判斷出要聽誰的; 還得是老江湖,到了什麽鎮店要拜什麽廟,燒什麽香,不僅自己,也要防止押解的 罪犯,一時衝動給什麽人雪中送炭,自找麻煩;得是歌唱家(樂和應該是這麽練出 來的)關鍵時刻要嗓門大,吐字清晰,把遠近幾十裏的船家過客都找來,誰知哪位 能救命啊;得身強力壯,尤其是要能搬動一些特殊罪犯一路上被人送的幾千兩銀子; 是武術家,不僅是戰鬥隊的需要,還要有高明的鑒賞能力,能看出被授予謀殺使命 時自己是不是罪犯的對手;是導演+演員,能自導自演一些讓罪犯就範的小節目,比 如洗腳、換新鞋什麽的,武鬆的解差就死在這上麵了;是遊泳好手,上了黑船不怕 吃餛飩。如此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真為他們擔心啊。像宋江的解差,要不是押的 是宋江,都不知道死了幾次。當然宋江帶的錢太多,那時候又沒有信用卡,不過他 們要是自己平時多提高修養,照這上麵的要求作,也不用等宋江的朋友自己來解套。 武鬆就很有頭腦的避免了一切嘛。有人說武鬆是什麽人啊?我要說,他本身也不過 是個都頭嘛,雖然好像武功挺好,其實還是靠江湖經驗的。魯智深武功好,還是著 了道。那時候黑點還仁義,沒有明搶明奪的或者把包子直接定價到1000兩一個(現 在想吃人肉包子大概真得這麽貴),所以靠江湖經驗也是管用的,尤其像解差這麽 高危的職業,不加強這方麵訓練怎麽成? 我們從書裏看到的幾次押解任務,隻不過是那些解差生涯中比較輝煌的幾次,實際 上,他們的押解任務,比這個要多多了,來回(書中隻記載去的一次,罪犯隻是單 程,解差可是往返)每次也不會少於千裏吧,能活到水滸所記錄的日子,不是剛入 行的(如宋江的解差)就得自己有些道行。董超薛霸的故事揭示給我們的是解差這 一行的悲慘前途,早晚是這麽個歸宿,不死押解的路上,不死在上級的壓迫下,也 要死在罪犯及其同夥手裏。我們可以有很大的理由推斷,宋江和武鬆第一次的解差 算是運氣好的,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被罪犯或其同夥手下留情,積累了江湖經驗, 朝著多活幾次方向發展,以後到了什麽不知名的酒店就把自己和武鬆、宋江的交情 先擺一擺。楊誌的解差沒遇上什麽麻煩,以後怎麽樣就難說了。不過從東京到北方 邊境的路上,可能是軍事用途的官路,管理得比較好,沒有車匪路霸或者黑店、黑 船,使得一些解差可以在一般情況下活下來的黃金路線。 我們看到以後的明朝中後期,治安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從山西到南京,一個老叟押 送一個婦女也能安然無恙的到達,不知強了多少倍阿。不過水滸的故事寫在明代初 期,如果是作者把當時的經驗來套用在宋代的話呢,說明元末明初還是很混亂的, 短短200年就做到了,從北宋末年到元末都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從此為公安們再 也不用這麽辛苦,也可以活到老了,成了熱門行業,朱皇帝們真是難能可貴啊。這 種良好的局麵到我大清,去往烏裏雅蘇台的罪犯和衙役,除了身體不結實的,沒有 到不了的,麻醉藥的秘方也就此失傳,雖說是醫學上的重大損失,現在的黑店也沒 有解剖學的專家了,畢竟說明對黑社會的鏟除是徹底的,普通的公安幹警們,在押 解過程中,再也沒有這麽多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