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的最重最久最主要的傷是整個左側身體肌健移位導致肌肉拉傷, 斷斷續續持續了2年多, 我都不確定是否可以繼續耐力運動, 是訓練首全馬期間積累的。那時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是半馬(此前gym裏規律的力量鍛煉已經有1年), 成績不錯,完賽也很輕鬆。(之前力量運動的紅利) 自己有點兒飄, 報了本村的全馬, 跟著“阿妹55”18周計劃一本正經的訓練起來,因為跑步占用的時間太多,訓練周期開始前就把gym的力量訓練停掉了(力量訓練的紅利消耗完, 核心力量脆弱, 跑姿不對, 突然加大跑量)。 期間參加了一個半馬, 居然給NQ了。 但從那兒開始身體時不時這兒那兒開始傷痛,沒有經驗, 采用硬抗的方式繼續高強度的跑訓, 到賽前幾周已經出現很重的下腰痛, 行動受限症狀, 隻能減量, 同時調低比賽期望, 傷感(這就是我能理解落花佛州大鐵失利的那份不甘), 我也不甘, 我硬抗硬上, 竭盡全力,最後BQ同時CQ。 (那年波馬CUToff time大幅提高, 我以13秒之差被off掉了)從那時起傷痛就成了我甩不掉的包裹,如影行隨, 各種治療理療都治標不治本,第二年 以最大的努力最低的輸出完成了芝馬後, 我覺得自己的耐力比賽生涯該就此畫上句號了。 傷感, 但接受。 決定就此開始鍛煉模式非訓練比賽模式。 但慣性使然, 又有幾次因跑量過多引起腰部肌肉扭傷, 錯位, 更換體位時腰部被鎖住的現象。 痛下決心徹底調整運動方式,為代替跑步,增加了每周的 遊泳次數(那兩年每年的遊距300公裏)。哎! 發現遊泳對療愈跑傷有很大作用, 比理療按摩針灸效果好很多。 期間找到一群誌同道合的開水遊遊友,每到夏天就快樂大湖泳。偶爾跑跑, 某個時間點突然注意到bother自己的跑傷痛沒了。
說了這麽多就是一句話:遊泳治愈了俺的揮之不去的跑傷。 (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囉嗦哈, 別砸)
有時間再聊一下俺半百加後開始騎路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