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洗地文章啊,被噴是必然的了,嗬嗬
http://fangzhouzi.baijia.baidu.com/article/18440
讓核電站更安全
摘要 : 如果不發生泄露事故,核能就是安全的清潔能源
6月2日,日本宣布啟動凍土壁工程,將花費320億日元凍結在大地震及海嘯災難中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核電機組廠房周圍約1.5公裏的土壤,以形成“凍土壁”,從而阻斷地下水流入廠房,避免地下水與高放射性核汙水混合。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福島核電站還在運行的核電機組自動停止工作。但是鏈式核裂變反應雖然停止了,此前產生的不穩定同位素仍然在繼續衰變,核燃料棒還在產生大量的熱量,還要繼續通過供水對其冷卻。在核電機組運行時,冷卻係統是由核電供電的。核電機組停止運行後,冷卻係統要由外部電網供電,但地震後電網中斷。在設計時已考慮到這種情況,所以核電站還有應急柴油發電機可為冷卻係統供電。意外的是地震引發海嘯產生的海浪高度(14米)超出了擋浪牆高度(6.5米),淹沒了廠房,柴油發電機僅運行了1個小時即被損壞,隻有靠蓄電池緊急電源供電。8個小時後蓄電池耗盡,冷卻係統停擺。
之後,冷卻水被衰變熱燒幹變成蒸汽,反應堆堆芯溫度不斷上升。堆芯原來有三道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泄。第一道是核燃料棒的鋯合金密封包殼,第二道是不鏽鋼壓力容器,第三道是鋼筋混凝土安全殼。堆芯溫度持續上升,最終導致堆芯的核燃料熔化,第一、二道屏障被破壞。鋯合金將水蒸汽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氫氣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爆炸,將安全殼炸開,第三道屏障也被破壞,放射性物質就被排放到大氣中。此後,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采取向核反應堆內進行大量注水的方法,用以冷卻在核事故中溶毀的核燃料,三年多以來產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核汙水無法處理。
福島核電站事故成了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類似切爾諾貝利那樣的事故以後不可能再發生了,因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所謂第一代核電站,采用的是石墨堆疊式反應堆,而且既沒有壓力容器,也沒有混凝土安全殼,發生爆炸後不僅核燃料立即泄露,而且放射性石墨粉末立即進入大氣層,隨風飄到遠處。第一代核電站已被淘汰,所以不會再發生切爾諾貝利級別的核事故。現在在運行和建設中的核電站,至少是第二代核電站,都有三道屏障,那麽還會不會發生像福島核電站那樣的事故?
近日我參觀了建設中的海南昌江核電站,即帶著這樣的疑問。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保證說,不會再發生那種級別的事故。福島核電站是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的,50年後,核電站在安全性方麵又有了很大的進步。昌江核電站是所謂第二代改進型,有17項安全改進。在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後,吸取其教訓,又做了14項改進。例如,福島核電站隻有2台柴油發電機,而昌江核電站有5台柴油發電機作為應急電源,采取抗震設計,安置在高處避免被水淹。如果這5台柴油發電機全部失靈,還有第6台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備用。
又如,福島核電站的安全殼很小,而昌江核電站的安全殼高60米,直徑30米,有5萬立方米的空間,安全殼有6毫米厚的鋼板和1米後的混凝土,可抗波音747飛機的撞擊。安全殼內有消氫裝置,用催化劑控製氫氣濃度,避免發生氫氣爆炸。安全殼頂部有噴淋裝置,如果冷卻係統失靈,可噴淋冷水降溫降壓(美中不足的是噴淋裝置需要用到電源泵水。國內在建的第三代核電站有的采取的是非能動冷卻係統,例如在反應堆頂部建有一個數千噸的硼酸水箱,在電力係統全部失靈時,利用重力注水降溫)。在最壞的情況下,安全殼內充滿了高溫高壓氣體需要釋放,還有金屬過濾裝置可過濾掉99%的放射性物質。
想要做到萬無一失或許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意外總有可能發生。但是隻要吸取了教訓,就可以避免發生同樣的事故,讓事故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都越來越小。而如果不發生泄露事故,核能就是安全的清潔能源,在核電站周圍生活的人們受到的核輻射,甚至比在火電站周圍還要低(煤含有放射性元素),更不要說沒有廢氣、廢水的排放了。
20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