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現在的消息亂的很,中國的電視台老在說美國反彈了,以色列崩了,英國哭了;西方的媒體則說中國的疫苗不行,用中國疫苗的國家後悔了。張文宏建議考慮和病毒共存,受到了從官員到群眾的攻擊,把他和汪精衛並立為投降派。堅持“零容忍”已經成了中國的招牌,進而上升到國策。而中國的不分青紅皂白的官員問責製,隻要哪裏疫情複燃了,就撤那地方官員的職。這樣,地方官們風聲鶴櫟,寧波港出現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整個港口關閉,直接造成世界性的供應鏈中斷,其力度可以比得上那次蘇伊士運河的封堵。
英國七月十九日宣布完全開放,中國媒體大肆抹黑之,說英國佬徹底投降了,根本不管人民死活。中國人民因此更愛黨,世界上隻有黨比娘還親,把老百姓當個寶似地保護起來。美國和幾乎所有的歐美國家都沒再提封城,英國甚至說,永遠不會再封城了。那這些選擇和病毒共存的國家,疫情情況到底如何了?
消息太亂,還是相信自己,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我還是自己來分析,就使用WHO公布的疫情和疫苗接種信息。我分別以分析日期(7月24日,8月14日)作為計算點,比較二者之間在感染數和死亡數的差別,減率的計算公式=(1-目前數/新年數)X100%。
祖國的數據太好了,就沒加入。這次選擇了與這次放任療法相關的國家,有公開宣布放羊的英國和新加坡。還有實際上放羊的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印度等國。
表的格式在文學城沒有調節按鈕,隻能變成圖貼上來,湊合著看吧!
新加坡,英國已經取消了幾乎所有的新冠病毒限製措施。德國允許接種疫苗的人出行無需隔離。意大利戶外佩戴口罩的規定大多已經取消。在新冠疫情首次出現的18個月後,亞洲、歐洲和美洲的政府正在鼓勵人們回歸日常節奏,並過渡到新的常態,地鐵、辦公室、餐廳和機場再次人滿為患。人們的信念越來越一致:我們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
官員們開始接受現實,即開放封鎖和限製是複蘇的必要組成部分。他們鼓勵民眾轉變對疫情的看法,把重點放在避免重症和死亡,而不是難以避免的感染之上。有“零新冠”雄心的國家都在重新考慮其政策。新加坡首先宣布了逐步放鬆限製的計劃,並規劃出一條走出疫情的路。這些計劃包括從監測感染人數轉向監測重症患者數,統計有多少人需要重症監護和插管治療。這些措施已經在接受考驗。
從上圖可見,新加坡這一個月來,雖然感染率增加了半倍,但死亡一個都沒有,也談不上增長了。新加坡的疫苗完全接種率在50.8%,沒有達到理論上的70%閾值,雖然完全開放後,感染率激增,但沒有造成什麽危害。這幾個月的試驗,雄辯地證明,在疫苗接種率接近50%左右,完全開放是可行的。
以德爾塔為主的那波疫情,讓印度傷亡慘重,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印度疫情的減輕,靠它那點可憐巴巴的疫苗接種率是遠遠不夠的。據最近印度的一份抽樣結果現實,印度人口中67.7%新冠抗體陽性,提示他們曾感染過新冠病毒,印度已經非常接近70%的群體免疫閾值了。從上圖可見,印度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雙雙減退,還是個持續的過程。這說明,群體免疫理論是靠譜的,德爾塔功大於過!
抗疫明星以色列雖然感染人數增加了3.5倍,但死亡率反而下降了,德國也是如此。在英國,幾乎所有最脆弱的居民都接種了疫苗,它曾采取了最嚴厲的措施。7月19日,該國取消了幾乎所有對新冠的限製,如今將近一月過去,情況又如何呢?
從上表可見,英國的感染率反而下降了。這說明群體免疫起了作用,當人群中,因接種疫苗和自然感染免疫的人數過了一個閾值,感染率將自然下降。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張英國人在泰晤士河邊聚集的照片,沒有一個人戴口罩,大家欣喜若狂地歡慶新的開放政策的勝利!
但縱觀上圖,可以發現,還是有些國家,像法國,意大利,特別是美國,感染率和死亡率雙雙上升了!英國的死亡率也有些許上升。
用率進行分析的時候,有個誤區。從0到1 ,增長率是無窮大;從1到2,增長率是100%;從100萬到200萬,增長率也是100%,但增長率在這些情況下意義是不一樣的。美國這個月的死亡率確實有近1.5倍的增長,但絕對數據是從269增長到651,而感染人數是從5萬到13萬,近8萬的感染增加數僅僅增加了300多人的死亡,這並不驚人。而英法意的死亡絕對數,都沒有超過兩位數。對於疫情,還有一個重要指標是醫療係統是否能承擔壓力,不會崩潰。對於美國這個四億人口的大國,醫療資源豐富,區區300多例的增加並不會對醫療體係產生多大的壓力。英法意更是如此。
這裏有個權衡的問題,零容忍和與病毒共存的代價和收益之比的問題。像中國這樣眼睛隻盯住新冠,但一個社會還有其它問題,很多人手停了就要餓肚子了,新冠致命的比例最多是2%,饑餓的致死率是100%。
新加坡在500萬人口的規模上進行了試驗,而英國將為世界提供一個5000萬以上人口的試驗場,美國則是在四億人口的規模上試驗,它們的成敗將決定世界抗疫路線的走向。從這一個月的試驗來看,與病毒共存將成為未來抗疫路線的主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