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的一個帖子,我貼出了一個食品標簽,來自專賣中國產品的大連鎖店裏麵銷售的 Made in USA 的中國傳統食品,貌似出自台灣人開辦的工廠。現在給大家分析一下。
先講一個小錯,這罐肉鬆,總重18盎司,每份食量1盎司,總共應該是18份。但是它卻標著 about 18。這裏about 是多餘的。產品出自台灣人開辦的工廠,為什麽有這個about,我猜測可能是不懂英文的人從別的食品標簽抄來的。不錯,這個肉鬆裏有防腐劑,但是沒有防腐劑的肉幹肉鬆,打開密封常溫下很容易變質,必須放冰箱裏。防腐劑用在這裏,利大於弊。
下麵是關鍵。
先看看大米的營養成分:
白麵的:
幹肉的:
以上都出自Google首頁,源自維基百科,數據可信。
可以看出,100克大米裏主要營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有88克,100克小麥麵粉裏主要營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有87克,而100克幹肉裏主要營養蛋白質脂肪等有65克。
注意,這些典型食品裏的營養總量不是100%,我們把這些食品吃到肚子裏,營養吸收了,剩下的東西跑到哪裏去了?對了!是屎呀!
再來看看中國店的肉鬆標簽,一份28克裏,蛋白質9克,碳水化合物12克,脂肪6克,其餘也近1克,加起來總共正好是28克,那麽屎在哪裏?屎在哪裏?屎在哪裏?
吃了這肉鬆,難道不拉屎?假裝便秘忽悠你大爺啊!
對比一下,Costco出售的肉幹,標簽是這樣的:
一份28克,裏麵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總共18克多。充分留出了屎的重量。
一個連食品營養標簽都寫不好的產品,即便是 Made in USA,能讓人放心食用嗎?它有沒有可能不按標準隨意添加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