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漫漫長夏,又該如何養陽呢?

      農曆4月,自古謂為餘月,指萬事萬物至此開始充足、寬裕,所以這個‘餘’是多餘的意思,代表盈餘、豐盛。

4月又是初夏始。夏天亦稱‘朱明’,代表太陽光照,所以形容暑熱就說‘赤日炎炎’。

正如《漢書·禮樂誌》雲:“朱明盛長,旉與萬物。”天地間萬物借著光照而茁壯成長著,逐漸走向極盛。

農曆4月也對應《周易》之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為純陽之卦,色為大赤,火氣旺則方興,而陽氣過旺易亢;加上萬物在此逐漸壯大的過程中,隨之消耗勢必更為增加,夏季養陽就刻不容緩了。

那麽漫漫長夏,又該如何養陽呢?
 
相對而言,中國文化比較隨性而崇尚自然,這從古代文人的詩句中可見端倪:比如管仲就曾以‘靄然若夏之靜雲’來形容夏季以靜養陽。此類詩句俯拾即是,由此可見,起居中最基本的養陽法則就是——靜。

靜則陽生,與天地節奏同步,顯現或稍微展露一下自身本來具有,但被世俗勞作屏蔽的內心。
靜養以息心火、以寧其神、以作忘之機,方可真正自強不息!

而飲食方麵,孫思邈老爺爺早已告誡我們:‘是月肝髒已病,心髒漸壯,宜增酸減苦,以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意思是說,從現在開始,肝氣勢弱,心火越來越旺。酸味則入肝經,而肝與心為母子關係,如此則子盜母氣,所以我們就要適當吃點酸味食物來強健肝氣,扶肝木而抑心火。
比如前文推薦‘小滿三友’之櫻桃、青梅和枇杷,條件相符的小夥伴們,就不要錯失良機哦!

來!讓我們回到千年不變的養生主題,假若要歸著理療養生的養陽方法,相信很多小盆友也猜到了,這裏一定是推薦——艾灸。(真聰明啊)

說到艾灸,請務必容我再聒噪幾句,
艾是純陽之藥,性溫熱,遇火後藥性可直達血脈與十二經絡,氣血運行加速後,可以解決經絡瘀滯,並祛除足三陰經的一切濕寒,從而溫暖下焦。
當下焦氣血充足了,才能確保腎經滿足,而腎為先天之本,是正氣的源頭。隻有正氣足了,才能邪不幹犯,也才能延緩衰老,真正做到益壽延年甚或返老還童!

《黃帝內經》雲: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這個濕,就是濕邪,其性如水,易往低處流,所以濕氣常常蘊積在下焦,若體內有寒,傷身更甚,而腎主水,若常有濕寒,勢必影響正氣,照此,就要致病甚至致命了!
 
艾灸性熱,夏季萬物壯大,從外看是枝繁茂盛、欣欣向榮,可是要維護這一切表象的內裏卻是在逐漸虧損著,此時借艾灸的純陽性熱,正好補損驅邪。這才是防微杜漸的養陽方法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