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南方日報:傳奇老中醫李可去世"霹靂手"救數千心衰病人

來源: 雨中人生 2016-02-05 06:24: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960 bytes)

傳奇老中醫李可去世 "霹靂手"救數千心衰病人

http://www.dayoo.com/ 2013-02-18 09:06來源: 南方日報 網友評論 (0)

李可生前多次到廣東帶徒傳藝。

他在監獄裏自學中醫成才,善用大劑量的毒性中藥救治心衰等危重病人,晚年在廣東傳藝開辟“中醫ICU”,誓為中醫摘掉“慢郎中”帽子。傳奇老中醫李可春節前夕在山西病逝,廣東省中醫院前日舉行追思會,多名廣東弟子含淚追憶恩師。97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專門托人致辭稱,中醫界失去了一員大將。

3劑藥一鍋煎服意外起死回生

“李老是2月7日中午去世的,享年83歲。我們感覺很突然,非常悲痛!”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呂玉波說。

李可1930年出生於山西省靈石縣,初中畢業參軍,曾在彭德懷西北野戰軍中當戰地記者。新中國成立後他兩次被誣告入獄,在獄中研讀中醫書籍,成為全國首批“赤腳醫生”。他最知名的是在漢代醫聖張仲景經方的基礎上自擬“破格救心湯”等28味方劑,救治數千例危急病人。他敢於大劑量使用有毒性中藥,比如附子,國家藥典規定一般不能超過15克,而他常用到200克,搶救心衰病人往往能起死回生。

為什麽李可敢有這樣的“霹靂手段”(快速)?原來,早年山西靈石有一個心衰瀕死的老年女患者,家人一麵悲傷地準備壽衣,一麵找李可試試。那時患者昏迷厥冷,脈摸不到,血壓也沒有了。李可用“四逆湯”變方3劑,附子用到45克,告訴家屬若能活過來再找他。患者不識字的媳婦在悲慟中將3劑藥一起煎煮,半天內給婆婆灌了下去,3個小時後老人居然活過來了,還能坐起來。李可問明緣由後發現附子已用到135克,這讓他非常震動,認識到以往《傷寒論》方救心衰不顯效,可能是因為劑量太小。“患者全身衰竭、生死存亡之際,不以雷霆萬鈞之力斬關奪門、破陰回陽,不足以挽垂絕之生命。”

辦起“中醫ICU”救治2000多例

李可晚年多次到廣東帶徒傳藝,分別在南方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開辟傳承基地和經典病房,轟動全國。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誌敏說,以往中醫被認為是“慢郎中”,但李可讓大家改變了這一傳統印象。“廣州一個70多歲的心衰男病人,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家屬找李老試一試,用的就是破格救心湯,3天後病人居然就能下地了!”此後,省中醫院多名青年中醫拜師李可。他還支持醫院在2010年開設經典科,用中醫方法治療危急重症,被稱為“中醫ICU”。

“去年給師父拜壽時,他叮囑我,再難你也要撐住!廣東是振興中醫的重要基地!”李可弟子、廣東省中醫院經典科主任顏芳說,剛開科4個月,他們真不知道怎麽辦,就把《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集》的電子版拷貝在電腦上,病人有什麽症狀就在電腦上搜索,用李老的處方來治療,療效居然很不錯。後來,李老又派出得意弟子齊玉茹每月到廣東省中醫院查房一周。這3年,經典科救治了2000多例危急疑難病人,接近90%是用純中醫的辦法治好的。

南方日報記者 陳楓

通訊員 胡延濱 宋莉萍

劑量爭議:是否李時珍搞錯了

李可已去,但留下了爭議:能否像他一樣大膽突破藥典規定,大劑量使用附子等毒性中藥?

楊誌敏介紹說,古代臨床醫家著作中劑量是不傳之秘,明代李時珍提出劑量為“古之1兩,今用1錢”,為後世沿用。1981年上海中醫柯雪帆整理馬王堆醫學出土文物,在換算古代和現代劑量時提出了“權”(漢代度量衡器)的概念,即漢代的1兩=15.625克,這樣算來,現在的劑量隻用了原來的1/10,是李時珍把劑量搞錯了。李可也支持這一觀點,認為加大劑量是有依據的。“目前學術界對此爭議很大,需要繼續研究。”

“我們對病人還是要保證安全第一。”楊誌敏說,對於大劑量使用附子,該院有嚴格規定,隻有副主任以上醫師才能開,還要病人簽知情同意書。而且,必須煎煮超過兩個半小時,配以炙甘草、幹薑,以減少毒性。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說,該院已經成立以李可為代表的“扶陽學派”研究室,啟動專項課題,運用現代科學手段,研究附子中的烏頭堿毒性對人體的影響,以科學證據指導臨床。

 

(編輯: 李冬冬)

我要評論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廣州日報大洋網(www.dayoo.com)

  • 訂製《廣州日報》手機報:發送AA106585772
  • 訂製《信息時報》手機報:發送AB106585772

507頂一下

返回頁頂

讚助商鏈接

所有跟帖: 

林副主席教導我們,要帶著問題學。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1678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08:11:08

日本用的量更少,但是日本的經方水平也並不比中國差。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差別。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326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08:16:15

有差別也不能差十倍吧?這是用藥啊!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08:23:03

所以以前講究的是“一劑知,二劑已”。現在要三四甚至10劑才見效。差別就這樣。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08:55:53

根本不是一劑、兩劑、以至十劑見效的問題,而是一劑本身有十倍用藥量的差別的大問題。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0:59:14

這是救急的量。 -雨中人生- 給 雨中人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32:01

你還是仔細讀讀你的原文吧,我沒有必要再和你們爭論了。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43:03

我自己和家人首先都試過附子30g左右的劑量,然後我也用了這個劑量到對症的病人身上,都有很好效果。 -雨中人生- 給 雨中人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2:51:58

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西醫是絕對不會自己使用大劑量化療確定安全性後才給病人使用的。甚至自己癌症也不接受化療。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48:45

我在一天小試後就把附子加大到20g,25g也沒問題,是自己吃 -SAR- 給 SAR 發送悄悄話 S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9:09:52

應用場合的問題,平時用,所謂的調理,就量少。救急用,就量大,各有其所。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40:20

這個問題是火神派引出的,但是中藥劑量的問題不限於火神派。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224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0:52:22

曆史地看,1930,1940,1950,1960,1970.。。。中醫師用藥量總體呈下降趨勢,藥量與處方藥味組,70年代最輕最少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421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41:21

我因此極其看重1970年代的老師們所開出的藥方,所積累的原始病案醫學資料。當時,中國著名的中醫學家,蒲輔周,王文鼎,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705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53:18

有人就會有差別,有什麽不妥?西醫不也是千差萬別嗎?否則為啥要2nd Opinion呢?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41:32

曆史地看,中醫師用藥配伍,無論藥味之龐雜,還是藥量之大,到90年代中期陡然提升,因為要創收。我見過1個同仁堂的處方,用了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104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2:26:27

商業利益驅動藥物的濫用,更極大地浪費了中醫中草藥物的資源,中西醫學皆如此,這是1種罪惡。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2:28:17

中西醫學的核心價值,主要並不在於藥物的貴重,而在於醫理,醫學思想的艱深,或博大精深,因為生命現象神奇,醫學至今不過知解皮毛。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155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2:43:01

再規範,治不好病也沒用,“規範”反而變成騙財免責的工具。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08:39

嗯。物欲橫流,生命被投放市場化。醫師隻能好自為之。。。過度追逐勢利,實無多大必要。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22:03

謝謝你的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了中醫是如何對待用藥劑量的。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1302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49:35

有人就會有差別,有什麽不妥?西醫不也是千差萬別嗎?搞雙重標準就沒意思了。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1:57:15

重要的是救了6000多心衰病人,其中有1000多是西醫下了病危的。量是因人因病情而變化的。 -雨中人生- 給 雨中人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2:55:14

我沒有說這個。我注重的是中醫的醫理、傳承、嚴謹性和邏輯。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02:15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曆史上總有一部分中國人不遺餘力的摧毀自己的文化,導致了文化斷層。比較令人痛心。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10:27

你是說老李李時珍?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152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18:53

到了李時珍的時候,由於外族入侵等原因,已經出現了文化斷層。李時珍隻是受害者。怪就隻能怪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沒有自信。現在這樣的人就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353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3:46:37

是有的國人對自己沒自信,已經失去了創新能力,除了古書上說的,一點創造也沒有。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179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4:08:37

有的人總是把不斷重複的錯誤美言為創新,這種思維很奇葩。那為啥不淘汰阿司匹林,讓阿司匹林也創新一下?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227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4:17:54

我知道他是在很認真的學中醫的,隻不過動機不純。:-)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17:24:42

沒參加過查經班?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523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22:34:45

近代名醫張錫純就用超大劑量救了許多危重病人。他用的劑量往往是普通劑量的10到20倍。 -ymck- 給 ymck 發送悄悄話 ymck 的博客首頁 (60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21:33:30

那不就是和古代中醫用的正常劑量相同或加倍嗎?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789 bytes) () 02/05/2016 postreply 22:10: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