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唯識十一之:彌勒菩薩

來源: 孔雀羽 2022-03-03 17:04: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78 bytes)

佛滅後九百年,

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地論》。

我在上一本書裏說魔王波旬時講到過彌勒菩薩。

魔王波旬在欲界天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而彌勒菩薩是在欲界天的第四天兜率天內院。 換句話說,彌勒菩薩比魔王波旬低兩個檔次。

所以啊, 不要迷信菩薩。

我們到目前為止,

講了這麽多經典, 看了這麽多菩薩與佛的問答。

老實講, 很多菩薩, 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瑜伽師地論》一共有一百卷。

最早由唐三藏翻譯並帶回中土。

我們隨便來摘一段:

“雲何意自性? 謂心意識。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 所隨性, 體能執受, 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

 

什麽是自性?

彌勒菩薩認為是心意識。

然後彌勒菩薩解釋了什麽是心, 什麽是意, 什麽是識。

心是一切的根本。

意由心生。

識則顯現一切境界。

 

“彼所依者, 等無間依, 謂意, 種子依, 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彼所緣者, 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若不共者所緣, 即受想行蘊無為, 無見無對色, 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彌勒菩薩認為關鍵是意。

隻要對境不起意, 就是無為, 就是不見色。

如此便可解脫。

而要不起意的對治法就是入三摩地。

 

“彼助伴者, 謂作意觸受想思。 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 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 貪恚無明慢見疑,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無慚無愧, 惛沉掉舉, 不信懈怠放逸, 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 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 俱有相應心所有法, 是名助伴。”

 

入三摩地就是打坐入禪定。

彌勒菩薩就開始教如何入三摩地。

精進, 輕安, 不放, 不舍, 無漸, 無愧, 不昏, 不舉, 不散, 不亂, 等等等等。

這些都沒有錯, 打過坐的人都知道。

 

我覺空大師以前也入過三摩地, 而且是每天入。

當年是每日一修,從不間斷。隻是現在, 不入了。

因為我現在知道, 不入才是入。

不知道彌勒菩薩要何時才不再入了。 據說, 等到人壽八萬歲時,彌勒菩薩才會成佛。 唉, 好可憐啊, 還要等那麽久。

到現在一千七百年過去了,

還在欲界第四天,

慧根不足啊。

 

彌勒菩薩錯在哪裏?

我其實以前都說過很多次了。

 

佛有知覺, 自然有意識。

這是佛本自具有的, 斷不了, 也不需要斷。 斷不了是因為本自具足, 不需要斷是因為不受。

入三摩地總要有個目的吧。

嗬嗬, 目的就是逃避, 就是為了不見色。

 

其實, 見了又何妨?

色恒在, 到處都是, 你逃得掉嗎?

你躲色, 就說明你怕色。

你怕色, 是因為怕色傷害到你。

於是, 你心有恐怖, 顛倒妄想。

因為恐懼, 所以才要躲入三摩地。

 

如果我告訴你, 無論什麽, 都不能傷害到你,

你還用得著躲嗎?

大大方方見就是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們現在所說的彌勒五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辨中邊論頌》,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821 bytes) () 03/03/2022 postreply 19:02: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