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房市的走向

上回聊了房市當下的狀況,可負擔性達到了曆史最低水平。

上周,川普表達了他的重視,想於秋季把住房危機列入國家緊急狀態。國家政府職能裏,最基本的就是保證國家安全(戰爭),保障民眾安全(瘟疫,饑荒),之後才輪到搞好經濟等等。衣食住行,屬於基本民生。

至於住房是否嚴重到要進入國家緊急狀況,我倒不覺得,雖然我承認住房市場裏目前已現危機。

上回我寫到了目前的房市波詭雲譎,住房危機存在多樣性和複雜性。那麽冷熱病該怎麽治,哪種藥既能治冷又能治熱?隻能分而治之才能解決問題。川普可沒說清楚。或許川普的藥方下來,建商和等著買房的民眾高興了,而房主們卻痛苦了,地主們害怕了。

用個等式舉例,先讓看官有個慨念。可負擔性是由“收入/房屋價格/持房成本”決定,假如,一個地區的平均收入為每月三千三,人們能花在住房上的錢為一千。

1000=800(還貸)+200(稅保險等等)。等式右邊小於1000,表示可負擔性高,大於1000表示可負擔性低。

那麽,要改變可負擔性,可以是改變左邊,收入增加,也可以改變右邊,房價和利率降,持房費用降。

我們知道,即使國家緊急狀態下總統有更大的能量下總統令,收入這塊兒也隻能跟從經濟好壞,政府直接撒票子從來都隻能是權宜之計,不具可持續性。總統令也不能觸及到私有財產,直接命令房主們把賣房價降下來,隻能圍魏救趙,讓建商多建房,建出百姓能負擔得起的房,即能夠通過幫助建商降低建房成本而實現(政府能做的包括提供更多的政府擁地,簡化並加快審批流程,稅務優惠---包括對進口建材的征稅等等)。看到這裏,擁有多套房產的地主們是否心裏開始犯嘀咕了,這並不能幫助我的房產增值啊?這是要讓房價降下來呀。

沒錯,讓房屋降價,提高可負擔性,正是政府想做的事。所以,上周我看到此消息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應該降利率,降保險,降地稅,這同樣能改善可負擔性。這是站在地主的立場的希翼。房價等式裏,房價能隨利率和持有費用的降低而升高。

經曆了周圍房屋大生產運動的地主們幾乎要喊出來了,這這這,就目前這庫存和銷售量,大量的新建房積壓,消化已經很難,給建商好處讓建商再多建房,這不是要加速死亡步伐麽?

沒錯,目前美國的房屋危機裏,包括不平衡性,冷熱病,冷的冷死,熱的熱死。隻能建在對的地方,才是對症下藥。 可惜,這個矛盾由來已久,想把密集地方的人口分流到人口稀少之地,下總統令毫無用處。(中國的知青們如今還咬牙切齒)

可是,有些事並不以人的意願而改變。最近兩房(記得次貸危機時,政府買單才保住了兩房,私有化後利率會如何走?私有化,即做生意,投資人是以賺錢為目的,肯定不是做慈善,且行且看)與頂級建商的股票大漲,表示許多人看到了機會。這個機會,誰是輸家誰是贏家?我希望誰都不是輸家,建商吃肉,地主們能喝點湯,而別是建商吃地主的肉。

建商能做些什麽呢?在房屋大生產運動地區,目前建商積壓了大量新房,用各種方式清貨,平均降價幅度已近10%,折扣大的可達20%。早在兩年前,我就開始關注新房開工和批準量的數據,也很想了解建築成本(可惜我發幾次帖,也沒得到建築成本數據,或許坦裏缺乏懂行的網友,或許懂行的網友對壇子失去了熱情),我的目的就是想看建商建房的可持續性,以推測未來房市可能的進程。因為,建商如果能賺錢,就會持續建,賺不到錢,自然就會停止建房,如同次貸危機時,幾乎所有建商都停建。

我看到一份Lennar近幾年的數據:

新建房數量一直上升,且盈利頗豐,毛利都是兩位數,雖然我並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希望有高手為我們分析一下),在政府沒有額外支持的情況下,就能生存且發展,即使對買家給出了很多優惠和折扣,若政府進一步給予優惠,那麽,新房的售價依然能夠保持現在的低價位且可能進一步下調。這隻是理論上的邏輯,不過,若真沿著這個邏輯走,成屋自然就會跟隨走低,或許政府就是這麽希望的,殺死房價這隻大老鼠,非但不會同情,反而會彈冠相慶(我兩年前的話)。

這篇並不是地主們喜歡看到的,我自己也不喜歡(目前我個人資產70%在房產上),我隻是比較冷靜,即使直麵的是鮮血。房產的走勢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分析這些因素,不是為了把自己嚇著,而是為了增加判斷。目前,我依然在關注市場,遇到對的目標,我依然會買進或賣出。

原本計劃是這篇寫具體市場,隻能留到下篇再寫了。

再次倡議,大家積極參與討論,即使盲人,摸象的人多了,還原大象的機會就更大。也希望房產經驗豐富的前輩們能發言,在這迷茫時期,微豆燭光,亦亮亦華,彌足珍貴。

所有跟帖: 

美國不缺房子, 起碼我們中南部空置率很高! -小雞他爸- 給 小雞他爸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2:28:29

房價下跌,地稅也就不會升高太快,對地主是好事啊。 -flyman123- 給 flyman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2:40:00

不單是房價,我覺得租金也到了承受極限了 -徒勞- 給 徒勞 發送悄悄話 徒勞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4:12:35

我們公司做高校建築的,新建房成本這幾年漲了很多,最近一個新建教學實驗樓項目平均每尺造價預算要700以上, -簡簡單單就很好- 給 簡簡單單就很好 發送悄悄話 (248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5:06:55

隻能降息,降downpay,降稅 -HappyWed- 給 HappyW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6:10:15

供需失調,任何幫助買房的國家政策都是刺激需求而不是刺激供應。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201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6:25:44

現在的問題是,上層是否真正弄懂了病因。別頭痛醫腳,頭疼沒醫好,腳卻醫腫了。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28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6:54:14

川總一心要降息,直接刺激的就是通過可支付能力來刺激需求。 -if_sky_cry- 給 if_sky_cry 發送悄悄話 (138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7:10:08

降息對房市是利好,兩房私有化給房貸利息降幅增添了一些撲朔迷離。降保險地稅是普降甘霖,所有房主受惠(租價也能間接控製增漲)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368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7:23:25

我感覺一邊降息提高可負擔性,一邊建小戶型房,一邊現有的房子緩慢降價,應該不用崩盤就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if_sky_cry- 給 if_sky_cry 發送悄悄話 (197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26:02

同意,我也是這麽希望的。崩盤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隻有很少地區跌幅超過20%,我推測絕大多數地區隻會是5-15%的調整。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20:34:22

兩房私有化是增加了一些不確定性,但不會影響利率下降的趨勢 -if_sky_cry- 給 if_sky_c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28:22

下降趨勢不會改變,不是隻有兩房貸款,競爭充分,跟長期國債利率掛鉤。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20:35:58

降保險地稅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市政府和保險公司都很艱難。 -一張老頭- 給 一張老頭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6:46:20

解剖一個麻雀,從一個建商的曆史看未來 -chenxu- 給 chenxu 發送悄悄話 (3107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8:42:09

同意。我等小地主應該可以高枕無憂,擇機撿好deal即可 -新手地主剛上路- 給 新手地主剛上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32:06

不是看絕對售價,那會因為開發的地段(地價差)及建築等級和麵積改變。要看它的盈利,在巨大折扣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盈利。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471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20:46:22

想知道答案 -Firefly2023- 給 Firefly20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8:56:03

麵積大的是兩層樓,後院接一排TH,麵積小的是一層,後院接池塘(湖)。地價不同,造價上兩層便宜許多。銀行估值時,參照盡量是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566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9:31:03

那這兩種戶型的租金是差不多還是麵積大的房租稍高? -Firefly2023- 給 Firefly20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0:21:00

麵積大的租得高,高300,多一個臥房和洗手間。當然,房子大維護費用也高些,比如刷牆會貴,全換地板也會貴。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0:41:52

確實。Lennar在附近一個村子開發,剛看到一個2400sqft要價$685k一個3400要價$650k。暈? -chenxu- 給 chenxu 發送悄悄話 (12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9:55:27

哈哈。建築也分等級,入門級房屋的建材也是入門級價格,你說的我不看也能猜到幾種可能,建築等級應該不一樣。你親自去看就知道了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0:04:56

讚!符合俺這裏大都會圈的實情。關稅大法案會引部分製造業重新布局降息有利建商去庫存和新布局。 -IEbird- 給 IEbir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7:30:41

主要是賣二手房的太貪婪, 要價一個比一個高。 可惜沒有買房的上當 -xinxin76- 給 xinxin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29:44

市場的正常運作而已 -新手地主剛上路- 給 新手地主剛上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33:34

正常? 五年房價翻一倍或者兩倍, 這在什麽時候都不正常。 好在現在買房的都很警覺不上當。 -xinxin76- 給 xinxin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19:36:47

你說的對 -新手地主剛上路- 給 新手地主剛上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4:17:40

如果你把時間線拉長,美國房價是補漲 -cutie_cutie- 給 cutie_cut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6:42:03

有那麽多嗎?我記得全國平均是過去五年房價漲了50% -Firefly2023- 給 Firefly20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8:57:58

買房的也太貪婪了,買東西都不想花錢,去朝鮮拿白送房子最好了 -慘白的天使- 給 慘白的天使 發送悄悄話 慘白的天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9:03:57

現在就是買方市場, 愛賣不賣 -xinxin76- 給 xinxin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1:09:43

知道幾個賣家的心態是”你愛買不買“。也不急著降價,即使降也不多。所以市場freeze. 不是08年那種情況。 -古來萬事- 給 古來萬事 發送悄悄話 (48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1:25:57

這些房就沒必要上市。 每一次上市和降價都有記錄, 賣不出去下市對今後不好 -xinxin76- 給 xinxin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1:30:13

這種情況是目前特有的。過去20多年來沒見過。 -古來萬事- 給 古來萬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1:40:10

怨氣這麽大,恐怕是疫情前沒上車。房價不會回到那個時代 -cutie_cutie- 給 cutie_cut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5:25:45

我來美國30年了, 還沒上車? -xinxin76- 給 xinxin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7:26:47

可能上的是烤肉拉,後悔沒上法拉利?哈哈,不杠了 -cutie_cutie- 給 cutie_cuti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17:51:47

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談房價才有意義 -samma1- 給 samma1 發送悄悄話 (1558 bytes) () 09/09/2025 postreply 21:10:44

謝守月刨析好文引投房網友關注思考。外部科技發展政策和經濟環境變化影響房產投資策略與收益。好久不見閑來無事事網友深度見解。 -IEbird- 給 IEbir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8:05:14

是啊,我也想念他。理論基礎紮實,風險意識高,具有很好的投資人品質。疫情之時忽然消失,我還挺擔心他的。希望他能回來吱個聲。 -守月- 給 守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0/2025 postreply 09:01: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