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平均售價 毛利率
2020 389k 21.6%
2022 514k 29.5%
2024 426k 22.6%
2025 389k 17.8%
2025 ??? ???
2020 和 2025 年 新房平均售價居然相同,怎麽做到的??建商良心發現,活雷鋒嗎?
其實建商是通過建小房子,比如2000 sqft 以下,甚至1500 sqft 的入門級房子,來降低價格的。
The Average Size of a House: How U.S. House Size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這種數據對於存量房子來說不能直接比較,因為蓋好的房子不會縮小。相反,大量小房子會抬高平均單位麵積的價格。
恭喜各位地主,你們手中的老房子升值了(想想銀行評估房產價格的時候都會參考單位麵積的價格)。
而且建商如果能減小地塊的麵積,同樣一英畝上以前蓋4-5個房子,現在蓋7-8個,也可以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這種小地塊的房子更像cookie cutter,升值潛力被提前透支。
恭喜各位地主,你手裏正常地塊的房子更加稀缺,又升值了!
建商的毛利率已經沒有多少下降空間了,除非成本進一步下降。可是目前土地開發,建築材料,勞動力,利率,市場推廣,持有成本等哪一樣短期內(1-2年)可以下降呢?我看不容易,而且由於利潤率下降,開工的動力也不足,建商不賺錢為什麽要起早?
美國總統能耐再大,在這個問題上除了可以打打嘴炮,幾乎沒有任何辦法(他倒是有忽悠老百姓的本事,甩鍋美聯儲)。
當然,如果來個黑天鵝,突然經濟垮了,比如火星人入侵地球把所有的比特幣都銷毀了,所有金子銀子都變成土坷垃不啦不啦... 需求沒有了房價/房租自然要大跌。咱們都是凡人,就不替大大們操這份心了。
說到底,還是要靠熬年頭,通過通脹,慢慢把房價的泡沫穩定住,然後通過收入緩慢增長,改善分子和分母才能改善住房可負擔性。另外,如果人口增長慢了,不管是生育率低,還是減少移民(合法不合法都算),也可以減少需求來拉低房價,像日本/中國。 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是個移民國家,大家都想來,攔也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