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98年全國商品房平均價為2060元/平方米,到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0000元/平方米。除了經濟的蓬勃發展,城市化進程導致的需求井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貨幣增發。比較起來,美國房價經曆疫情這幾年漲一倍,真的不算什麽。再談可負擔性,爾灣1.5米以下的獨立屋,隻要要價不離譜,基本上市兩周就進入交易,屋主不需要考慮貸款買家,現金買家足夠挑選了。過去的幾年,工資是沒有翻一番,但是不動產,股票都翻倍了,可負擔性不是隻靠工資支撐起來的。現在發展得趨勢就是中產消失,隻剩兩頭。中產買不起房,就隻能租房。說到讓房子降價,總統能做的太有限了,尤其是讓獨立屋降價更是難上加難。以加州為例,加州在過去的30年裏,住房危機愈演愈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建房速度跟不上人口的增長。現在由於高利率,暫時抑製了需求。如果房價跌,人工和建材成本還在增長,建商不願意建房,新房開工率降低,肯定減少供給。供和求總是維持在一個動態的平衡,市場比我們想象得更靈敏和有效。作為政府除了通過金融手段幹預房市,另外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減免稅收和獎勵容積率鼓勵建商多建可負擔住房/經濟適用房,這個如果上了規模,會影響公寓和聯排別墅的價格,小打小鬧,估計連個水花都看不見,對獨立屋得影響更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