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上的兩個做了手腳的測試 (錄像)

來源: 溫故而知新 2013-01-25 09:53:1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溫故而知新 ] 在 2013-01-25 14:44:3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俗話說眼見為實,其實不一定,有時候眼睛也能欺騙你,或者眼睛被欺騙。比如下麵的兩個側撞的試驗。

這是一個非權威,非官方的測試,上貼者卻聲稱是“IIHS - Style”側撞,無非是拿IIHS的虎皮扯自己的大旗。如果從碰撞後車的的損害程度來看,那個在中國以經常斷了大梁而著稱的日本本田雅閣比本馳的Mid Size Sedan E Class還經撞。這不是我的結論,而是本壇一個日車愛好者的結論,這恐怕也是測試者的目的。真的如此麽?

先看第一個錄像,奔馳E Class被側撞。請留意第32秒時受害者奔馳擺放的角度和行凶者進來的角度。

 

再看第二個錄像,本田雅閣被側撞。請留意第5秒和第20秒受害者雅閣擺放的角度,和行凶者進來撞它的角度。

 

上麵兩個對比的錄像應該很容易看出裏麵的貓膩,下麵這個吹捧本田馬甲Acura4驅的錄像就不太容易看出哪裏做假了,你看出來了麽?

所有跟帖: 

???用自己腦子思考,不要聽別人忽悠,也不要忽悠別人。 -jwhzzj- 給 jwhzzj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07:02

本田雅閣被側撞時有1點點斜(19秒),這能說明什麽問題?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25:11

卡車在撞擊的時候車身也是斜的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151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35:38

這麽一點點斜會有很大差別嗎?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3:21

差別很大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4:17

不光車頭斜 -biglow- 給 biglow 發送悄悄話 biglow 的博客首頁 (21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8:03

斜角大約30度左右,撞擊力作用在雅閣側麵法向上的就隻有正撞的87%左右。並且注意到來車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217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3:04

哪來30度?我看都不到10度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4:11

用你的量角器放屏幕上量量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5:57

量出是9度,算上攝像機角度誤差不會超過12度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7:35

你得量雅閣軸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9:40

不是兩車的夾角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30

我是搞AI的,軟件估計也就是10度的樣子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41

咱說的可能不是同一個角-:)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8:25

原來他量的是兩車夾角,負負得正糾偏,哈哈 -溫故而知新- 給 溫故而知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34:23

水平線的夾角可以忽略。車撞後是往下的,比平撞(本市車)受力更大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22:09:35

就算12度。比較上麵的本市,這個結果領我滿意了。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0:36

撞奔馳就是要的這個結果,作襯托的 -溫故而知新- 給 溫故而知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3:55

按你的12度算,也隻有60%左右。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9:54

60%左右是怎麽算出來的?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46:51

最簡單的力的分解平行四邊形法則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1:33

這樣算大於85%吧?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09:43

來車撞前還有近20度的側滑。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22:31

這個不能用簡單的力的分解來解釋吧 -bmwfan2012- 給 bmwfan2012 發送悄悄話 (177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3:02

當然,僅僅是估算一下罷了,隻是證明兩種撞法是有區別的。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9:43

還要加上卡車的斜度,它大約斜15度。 -不得不說no- 給 不得不說n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19

正是因為斜撞,在撞擊時受力麵積小,在最先接觸到的駕駛員部位承受更大壓力 -bmwfan2012- 給 bmwfan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00:41

才幾度而已,不會有太大影響。也不至於減少40%(如摟上所說)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0:55

再用2塊玻璃掉下的差距來糾正上麵軟件的估算:還是不到10度差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5:26

我說過了,咱說的不是同一個角。-:)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09:39

本市車也不可能正好90度。拿角度來說事,有點牽強。差10度都不到也就是左右12%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2:28

重複一遍,你量的和我說的不是同一個角。-:) 結果既然令你滿意,我也就不多說了。 -憂樂- 給 憂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5:49

說說我的看法 -溫故而知新- 給 溫故而知新 發送悄悄話 (489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40:42

同意 -US_CAR.- 給 US_C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52:57

誰告訴你側撞受力就小了?上麵我的帖子你能解釋嗎 -bmwfan2012- 給 bmwfan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56:44

用力的矢量分解法。 -US_CAR.- 給 US_CA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01:43

簡單力的分解能解釋這個問題? 要看單位麵積所受的壓力也就是壓強來判斷。 -bmwfan2012- 給 bmwfan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05:37

這個不是官方的,別太當真。要造假速度就可以,錄像是看不出來的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13:55

你是說這個不是造假? 我當然不會當真,其實 -溫故而知新- 給 溫故而知新 發送悄悄話 (89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24:38

撞本田的車是在側滑。看第一秒,前後輪都向右偏。回複:油管上的兩個做了手腳的測試 (錄像) -先想一想再說- 給 先想一想再說 發送悄悄話 (233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09:22:51

哈哈,針毛呢啊,看看冰球隊員咋作急停就知道了,撞雅閣車子前輪明顯是提前轉向了 -obamacome- 給 obamacom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12:36: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