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油電車日益時髦,其最大的賣點就是環保加省錢。一代車是采用回收過剩動力的方法,二代車則直接充電。然而這種采用電動驅動的方式真的環保嗎?
Woth小妹日前拋了一塊玉: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auto&MsgID=273350
那我今天就扔一片瓦回來,叫個板。
我的討論基於兩點:carbon footprint 和每邁cost. 我很欣賞Woth 的方法,但很遺憾,她的討論遺漏的效率太多所以結論偏差頗大。
請勿用我的討論的數據做Business plan,我不保證精確度。我也不能說明數據來源,否則我要吃官司。不過,我給的數據不會超過5% 的誤差。
首先說carbon footprint. 各種常見能源形式其熱值及CO2當量如下:
天然氣 50 MBTU/MT 51.4 Kg CO2/MBTU
燃油(汽油,柴油,2號及5號燃油等;各種燃油熱值差別不大,取平均)
39 MBTU/MT 69 Kg CO2/MBTU
煤 15 MBTU/MT 106.8 Kg CO2/MBTU
酒精 20.7 MBTU/MT 68.6 Kg CO2/MBTU
Woth 提及開采油要花能量,可是火力發電同樣要燃料,同樣有開采損耗和運輸損耗。核能發電對環保更不利,而水利發電對生態影響是致命的。所以其該論點是隻說一不說二,拉偏架。
然後看一下效率。一度電大約為3412 BTU。 火力電廠發電效率在40% 以下,特別是煤發電,效率在20% 左右。姑且不論,一概用40%。
美國的煤發電環保做得並不好,所以大都開在印第安保留地。大家都Happy,反正不是我們的backyard。
美國電網電力,大約有10%用天然氣,25%用燃油,50%用煤,另外15%為水力,太陽能,風能,和核能。這個比例每年都變,因為油氣的期貨價不是固定的。如果氣貴,絕大多數天然氣電廠會關閉,轉而倒賣燃氣(見後文)。同理,油電廠也如此。姑且不論變化,算下來,一度電大約值259g CO2, 除以40%效率,大概是647克。很接近Woth給的698 克。如果算上並網消耗,兩個數字是一致的。
以下的電車和汽車柴油車的計算則根據Woth的數據。每度電跑5邁,每充一度電,耗兩度電。則每邁實耗0.4度,合279克CO2。而燃油車的Carbon footprint為246克每邁。差別在哪裏,就在Woth省略了50% 的充電效率上。
目前電車的使用成本和燃油車略同。電車每邁為$0.06 (要算Distribution charge! $0.15/KWH),汽車為每邁$0.06($2.1/gal, 35 GPM)。但是,電車的成本較高,故障率也會較高,應為多一套動力係統。
還有不少對電車不利的論點沒談到。氣電和油電可以根據Load的大小來關停運轉,但一般煤電廠都不能隨便關閉。所以不論Load大小,煤電廠總在運行。這也是為什麽有些地區夜間用電便宜,是因為多發的電用不完。這浪費的部分可沒有計入Carbon footprint。在Utility, 這叫Baseload。電廠越大,該損耗越小。遺憾的是,煤電廠多數有地理上的限製,其規模並不能無限擴大。另外,燒煤帶來的環境影響遠比燒燃氣燃油大。如果你看看EPA的限製,你會發現比中國的標準低很多。
一般電廠的燃料價格不受期貨價格影響,因為一個Contract管5年。電廠得到的價錢是多少呢? 大約為$20/ton 煤,$5/MBTU 天然氣。我手上沒有燃油的數據。不過,上述價格是什麽概念呢? 煤,$20/ton, $1.33/MBTU. 就算20% 的效率,相當於$1.33/58 KWH, 合2.3 cents 每度。而天然氣則相當於4.3 cents 每度。現在知道為什麽隻有10%的氣電廠了吧。氣電廠隻是為了供應高峰期用電。而一旦天然氣期貨上漲,比如$12/MBTU, 電廠會把contract氣放到市場去賣而非發電,應為那樣掙得多。現在你也知道為什麽電費那麽便宜了吧。這種情況給人一個誤解,那就是用電便宜,也環保。事實如此嗎,數據說話。
那為什麽大家還要不停開發油電車呢?首先,這是一個市場運作。當第一代Hybrid 確實省油後,人們自覺得認為第二代更省油更環保。而車廠以開發這種車為名來騙取ZF的支持(ZF就是笨蛋加混蛋,看看能源部的新的生物能源開發的計劃就知道了)。其次,當人們把排放放到了印第安保留地,還有多少人去研究是否真的環保呢?
Plug-in hybrid(PHEV)混合動力型車真的環保嗎?(原創)
所有跟帖:
•
和和,兄弟拿出真家夥來啦,有理有據,不服不行~~
-internuts-
♂
(24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24:57
•
嗬嗬,不長,到今年5年
-biglow-
♂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4:36:17
•
我不認為核能發電對環保更不利。從長遠看核能是方向。
-focus2000-
♂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48:55
•
特別是熱核聚變能。
-老忽-
♂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3:53:27
•
如果是Fusion
-biglow-
♂
(64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4:16:54
•
非常歡迎有理有據的討論,讚一個先
-woth-
♀
(2807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3:06:06
•
歡迎這樣的理性分析和討論。都是高水平的,頂一個先
-internuts-
♂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4:24:12
•
回複:非常歡迎有理有據的討論,讚一個先
-biglow-
♂
(63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4:33:05
•
我明白你說的是什麽意思了,謝謝。我的解釋是,
-woth-
♀
(1941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6:43:08
•
回複:我明白你說的是什麽意思了,謝謝。我的解釋是,
-biglow-
♂
(535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7:40:30
•
我們付的電費確實有可能不會反應真實成本。不過那個太陽能的
-woth-
♀
(566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8:03:49
•
不過說到電費,我很感興趣。如果我們付的電費不能cover
-woth-
♀
(136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8:15:43
•
好文章要頂。
-花椒-
♀
(58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3:54:20
•
頂:"這是一個市場運作"。車場多為掙錢,沒誰真正管環保
-8年駕齡-
♂
(64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8:15:10
•
車廠如果為了多掙錢,根本就不會願意研發hybrid或者EV了
-woth-
♀
(6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8:20:15
•
說起EV,上個世紀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廠家自己封殺了,因為不掙錢
-8年駕齡-
♂
(1345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8:59:54
•
沒錯,所以說如果完全是從利益考慮的話,GM,福特等
-woth-
♀
(242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9:18:41
•
回複:典型的耍小聰明的忽悠文章,紙上談兵式的分析,看似有理。
-autoking-
♂
(1989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21:57:31
•
感覺兩個分析的都比較搞笑~~
-潛潛潛-
♂
(188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05:07:50
•
你說的挺好,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要提倡節能環保,走可持續
-woth-
♀
(172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0:05:03
•
唉,看完EV的故事,總會覺得有些悲傷。好在現在終於又
-woth-
♀
(234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0:01:16
•
這才是重點
-biglow-
♂
(150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1:40:29
•
回複:Plug-in hybrid(PHEV)混合動力型車真的環保嗎?(原創)
-sweetmelon04-
♀
(738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9:47:01
•
謝謝你的信息。如你所說的,如果給汽車充電的時間是晚上的話
-woth-
♀
(214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06:18:48
•
回複:回複:Plug-in hybrid(PHEV)混合動力型車真的環保嗎?(原創)
-WhatTime-
♂
(88 bytes)
()
03/31/2009 postreply
14:04:44
•
不同意作者的觀點
-客舍青青-
♀
(482 bytes)
()
04/03/2009 postreply
07:31:11
•
太片麵,核電,唯有核電。
-justatry123-
♂
(113 bytes)
()
04/05/2009 postreply
11:14:41
•
但確是好貼!!!
-Justatry123-
♂
(0 bytes)
()
04/05/2009 postreply
15: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