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9.25:子夏過曾子
原文:
子夏過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為公費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費,飲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樂,鍾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問三樂?”曾子曰:“有親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遺,此一樂也。有親可諫,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樂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樂也。”子夏問:“敢問三費?”曾子曰:“少而學,長而忘,此一費也。事君有功,而輕負之,此二費也,久交友而中絕之,此三費也。”子夏曰:“善哉!謹身事一言,愈於終身之誦;而事一士,愈於治萬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也。吾嚐蓾焉,吾田朞歲不收,土莫不然,何況於人乎!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夫實之與實,如膠如漆;虛之與虛,如薄冰之見晝日。君子可不留意哉!”《詩》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譯文:
子夏訪問曾子。曾子說:“進來吃飯。”子夏說:“這不是太讓先生破費了?”曾子說:“君子有三種浪費,吃喝不算;君子有三種快樂,音樂不算。”子夏說:“請問,三種快樂是?”曾子說:“有令人敬畏的父母,有可以侍奉的君主,有可以贈送東西的孩子,這是第一種快樂。父母有錯可以勸諫,君主不義可以離去,孩子有錯,可以發火責備,這是第二種快樂;有君主可以講明道義,有朋友可以幫助提高修養,這是第三種樂趣。”子夏問道:“請問,三種浪費是什麽?”曾子說:“少年學的而長大忘了,這是第一種浪費;給君主做事有功績,而輕易地背棄了他,這是第二種浪費;長年相交的朋友而斷絕了關係,這是第三種浪費。”子夏說:“好啊!恭敬謹慎的遵循一句話,勝過一輩子的朗誦和閱讀;而侍奉一個賢士,勝過治理萬民的功績;做人不能不知道這些道理啊。我曾經疏於耕作,田地一年沒有收成,土地都是如此,何況是人呢!待人誠實,雖然疏遠也一定會親密;待人虛假,雖然是親戚也一定會疏遠。誠實與誠實相交往,關係如膠似漆;虛假與虛假相苟且,關係如陽光下的薄冰,頃刻消散。君子不能不重視啊!”《詩經》說:“謹慎聽從賢人君子,最終會有寧靜與和平。”
俠客心得:
曾子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曾子對子夏的教育,三樂三廢,我們不是也一樣受惠嗎?飲食男女是欲望的滿足,這些都是坎陷,隻能讓人越陷越深,不可能帶來真正的解脫。心靈真正的解放是品德修養的提高,也就是心靈的淨化,使得自己內心純然一天理,不夾雜一絲一毫私心雜念。所以君子的三樂,不是對長輩(父母、君主)的敬畏,就是對小輩(孩子)的慈愛。敬畏使人盡心盡力,使人謙虛謹慎,有利於品德的提高;慈愛使人心生溫暖,有利於培養自己的仁愛之心。三廢是提醒我們要知道珍惜,珍惜我們學到的知識學問,珍惜我們取得的成績,珍惜我們的朋友。知道珍惜,才能有不斷的累積,才能有提高,才有可能有一天破繭成蝶,像飛龍在天一樣自由。聖人之所以用三廢來提醒我們,是因為我們往往會顧此失彼。尤其是在很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下,我們會把道德學問和朋友放在一邊,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他們。這不是很可惜嗎?這樣你永遠也不可能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