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張栻詳解複卦初九:克己複禮,天下歸仁
地雷複,易經第二十四卦。動而以順行,起心動念(“克己”),無不合於天理人情(“複禮”),自然亨通順利。為卦上五陰,下一陽。五陰為虛,一陽為實,心底虛靜則有靈動,方有靈光(初九)顯現。修身莫善於寡欲,欲寡方有內心之衝虛,才能有善念、才能抓住天機,所謂“嗜欲淺者天機深”。天機是事情早期的征兆,極其微妙,煩惱如雞毛塞滿心胸的時候是不可能察覺它閃動的靈光的。初九是純善,是仁心,是良知,是初心,是靈光,是天機,是飽滿的元氣,是春雷驚醒的萌芽,所以初九是複卦的靈魂,爻辭說:
初九,不遠復,無祇悔,元吉。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
初九,早早恢複仁心,就不至於後悔,大吉大利。孔子在小象辭說,早早恢複仁心,才是修身的正道啊。
張栻,南宋四川綿竹人,是與朱熹齊名的南宋大儒。他曾經主管嶽麓書院,學生上千人。他認為,“理之自然謂之天,命於人為性,主於性為心”,也就是說,人心本於人性,人性本於天,天就是自然生生之理。
張栻進一步解讀複卦初九,說複卦初九是震卦,是起心動念的時候,如果能回到正道,那就非常接近無妄之誠了。倘若接下來能固守住,安於行住坐臥,惡念不萌,也就是無妄了,也就是誠和天道,也就是聖人之心。還有,學習聖人必須學會顏淵的法則,他的法則就是恢複仁心。恢複仁心就是恢複天地之心,如此就能成就自己而確立仁道。要達到如此境界,也隻有依靠明辨是非善惡,而且還要克製自己的私心雜念吧?
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至誠,心無雜念,唯有成己成人的善念。複卦一陽萌生,象征沉睡後生命的第一次翻身,似醒非醒。此時生命的元氣充沛,如同複卦下麵的一陽,光明而飽滿。這就是孟子提到的平旦之氣,這是良知和仁心做主的時刻。如果能固守住這一正氣,不受人情世故的攪擾,就是儒家至誠的境界了,也就是聖人的境界。
孔子在《顏淵篇》說到“克己複禮為仁”。“克己”是清除掉自己的私心雜念,“複禮”是恢複仁心,使言行發自於良知,也就是孔子在複卦小象辭說的“不遠之複,以修身也”,“修身”也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使其複歸於仁善。這裏的“複”字很重要,也就是複卦的複,這是孟子後來堅持人性本善的基礎,否則本初不善,又如何恢複呢?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一旦你恢複仁善,天下人都與你為善。“歸”是“與”的意思。
張栻原文:
復之初九,震體也,微動之時也,當是時而能復焉,則去無妄不遠矣。及其守之固,居之安,則纎毫不萌,即無妄也,即誠也,即天之道也,即聖人之心也。又曰:學聖人必學顏子則有準的,顏氏之所以有準的,以其復也。復則見天地之心,成位乎中而人道立矣。欲進於此,奈何其惟格物以至之,而克己以終之乎?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五至八,長沙彭申甫編輯,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