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18.8微子篇第八:逸民伯夷

(2021-08-27 10:17:07) 下一個

18.8微子篇第八:逸民伯夷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

品行超逸的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堅守自己的理想,不使自己受辱,是伯夷叔齊啊!”又說:“柳下惠和少連,放棄了理想,甘願受辱。但是言論符合道理,行為也經過深思熟慮,他們也就這樣了。”又說:“虞仲、夷逸,隱居起來,對世間不聞不問。潔身自愛,放棄世俗也算權衡得當。我卻跟他們不同,我怎麽樣都行,合理就好。”

俠客心得:

伯夷叔齊為了自己的清白,死了也不吃周朝的野菜;而柳下惠卻為了百姓社稷周旋於小人之間,滿身汙垢也不在乎;而虞仲為了自己的清淨,隱居山林放棄世間的一切。這些賢人為了自己的信仰,都有所堅持。而孔聖人卻沒有,他怎麽樣都行。這還得了,這不是很像小人的行為嗎?是的,聖人可以隨心所欲怎樣都行,小人當然也有這樣的。他們的差別隻有一點,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裏。這一點差別可是不得了,是石破天驚的,那就是仁心!

衛女、伊尹、周公都做了違背常道的事情,但是有仁心在,就可以變通,就可以權衡。沒有仁心的人,表麵上是恪守常道君子,但是那都是假的,做給人看的,那就是偽君子,是孔子最討厭的。伯夷叔齊為了至誠的仁心可以餓死,柳下惠可以辱身,虞仲可以退隱,孔子說沒關係,為了仁心我也可以餓死,也可以辱身,也可以退隱,都沒關係,我不強求。但是我隻堅守一點,我的仁心!所以聖人可以優遊自在而無過,就在於那顆照亮他的仁心。

所以修行之道在於仁心:

仁心不亮妄煩憂
安守真誠浪裏遊
聖人世間隨己欲
至誠當空照千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