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18.7微子篇第七:子路從而後

(2021-08-27 10:16:11) 下一個

18.7微子篇第七:子路從而後

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麵。遇到一老人,用木棍挑著一個竹簍。子路問道:“先生見到我們的老師沒有?”老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誰是你的老師?”把木棍插立在地上開始鋤草。子貢恭敬地拱手站在那裏。停下農活後,留下子路過夜,並殺雞做黍米給子路吃,還見到了老人的兩個兒子。第二天,子路趕上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是個隱居的賢人。”讓子路返回去再一次拜訪老人。子路到了以後,老人已經走了。子路給他兒子說:“不出來做官是不仁義的,長幼的禮節是不可廢除的;君臣之間的道義,如何能廢除呢?你想潔身自愛,卻敗壞了倫理。君子出來做官,就是為了施行道義。道義不流行,那是早已知道的。”

俠客心得:

孔子師徒知道遇到了賢人,於是讓子路返回勸說他做官行道,老人卻避開了。於是子路隻好告訴他的兒子,讓兒子轉告他們的父親。子路說的大概意思是,你也是一個有兒子的人,知道長幼尊卑的道理。那你更應該知道作為子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所謂的君臣之義。你覺得社會很肮髒,想潔身自愛,可是你卻忽略了你身上的責任。我們知道天下缺少仁道,所以更應該積極參與朝政,推行濟世救民的仁政。

這正是:

賢士荷鋤壟畝間
師徒確判丈人賢
勸君須盡臣民義
野鶴閑雲戲九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