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克實的抗戰史研究和事實評論

為受過國家教育的中國人寫作的內容。屬於在大陸不能發表,遭到封印的學術研究。內容都是有最可靠史料根據的事實。一般人並不易懂。
正文

陳莊戰鬥田中討伐隊死亡數考證

(2020-05-03 02:03:17) 下一個
 
關於田中討伐隊的損失,對外第一報是田中省三郎大佐的戰傷死消息。田中在9月29日午前指揮三笠山救援戰中負重傷。突圍戰中被救護班用擔架抬回慈峪。10月1日晨被從慈峪送往石門陸軍病院,4日死亡。10月5日,國內《朝日新聞》即進行了如下速報:
可知田中死因為“腰部貫通槍傷”,4日午後1時半斃命。5時,原隊用電話通知了和歌山縣新宮市矢倉町的田中未亡人。 10月6日、《朝日新聞》和歌山地方版麵中也出現以下新聞。介紹了田中大佐的經曆和家庭情況。 出征之前,曾兼任熊野地區的新宮中學,新宮商業學,串本商業學校三校的軍事教官。六子之父,未亡人名ふさ子。
重要人物之死,一般都為此類速報形式。普通部隊成員的死亡消息,約10天至兩周後,一般也可見地方新聞版麵,特別是一次戰鬥有數人以上死亡的批量戰死傷事例,一般不會遺漏。消息推遲約10天發表的理由。考慮主要是為了核實,調查。
日軍因為是按兵役法(1927年)征兵,法律麵屬於國家對兵役製的(強製)雇用,所以對每一位軍人,國家都有詳細的人事檔案記錄(現在都有留存)。不僅僅是對家屬負責,更重要的是國家有對死亡者進行補償的義務,還牽扯到戶籍,護國神社,靖國神社合祀等行政問題。所以對每位死者的驗證程序十分複雜,嚴密。找不到屍體的戰場失蹤者,若沒有確實證言,在1-2年內是享受不了死亡待遇的。一直要繼續進行多種追蹤調查。死亡的證據,即戰死者的屍體,有可能全部帶回處理。緊急情況下,在現場焚燒屍體前也要取下“生體標誌”如手指,耳朵等帶回。常見的日軍報複性掃蕩目的,很大程度在回到現場尋找戰死者蹤跡。此時若找不到死者蹤跡的話,常常要要放火,殺村民泄氣。
按後出豐田春滿記錄,水原旅團長突圍下山後還未脫險,首先親自帶隊連夜在河灘地收容散兵,傷員。戰鬥結束後第二天,八路軍還未撤退,即派出部分人員(各參戰部隊代表)回到現場收容戰死者。10月5日以後,旅團又組織了大規模報複性掃蕩。當然不會找到早有預防的八路軍主力,實際其掃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尋找死亡者遺體,遺品。《陳伯均日記》記錄:“是日(10月7日)黃昏前,敵寇七、八百又進到坡門口、石嘴及其以南之高地,打掃戰場,焚燒房屋以示報仇之意。484頁”。
報複掃蕩於10月8日結束,10月9日,在正定的獨立步兵第31大隊即通過原隊(本鄉聯隊區),向征兵地用電話通知了陳莊戰鬥的死傷者情報。10日,征兵地的地方新聞版麵,也登出鄉土部隊出征者的死亡消息。下麵是筆者調查發現的三條消息
一,朝日新聞的岩手版:《靈壽縣戰鬥中,六勇士戰死,9日田中部隊發表》。
據9日原隊發表,田中(省)部隊9月25日至30日在河北省靈壽縣戰鬥中,戰死18名(內將校3名),戰傷死將校1名,負傷48名(內將校一名),付出67名死傷的貴重代價。化作興亞之礎石的本岩手縣戰死者姓名出身地如下:少尉小田島靖一氏(籍貫略),少尉菅原義雄氏,上等兵網取新太郎君,同関正一郎君,同清水福鬆君,同桜庭末子君(後麵為戰死者家族構成情況等,略)。
同日朝日新聞石川縣地方版內容如下
“田中(省)部隊9月25日至30日在河北省靈壽縣的戰鬥中,戰死18名(內將校3名),戰傷死將校1名,負傷48名(內將校一名)”,此部分與前岩手縣內容一致。不同處是記錄了石川縣出身的犧牲者六名的詳細情報:曹長船津莊一(出身地略),上等兵九裏榮吉,同淺井弘,同辻村田豊,同長穀三次,同若林敬造。
另外同日富山版,也記錄了靈壽縣戰鬥中,上等兵前誠治、高畑宗弘、北島次作三名的戰死消息。此三報共記錄的15名陳莊戰鬥死亡者的實名。加上9月5-6日田中省三郎大佐的死亡速報,可掌握16名死亡者的真實姓名。其餘2名也會記錄在其他地方報刊版麵。
問題在此田中討伐隊“死傷67名”的數字是否準確?筆者回答否。但也並不是為了隱瞞,此67名僅僅是掃蕩結束後,截止於10月8日田中部隊所能掌握的可靠死傷數。從下節的戰鬥過程記錄看,田中討伐隊9月28日出陳莊後,曾兩次被包圍,特別是29日至30日夜間突圍撤退中,十分狼狽。勉強能把傷兵帶回,但出現了許多沒有能收容屍體的戰死者。之後由於是勝利者八路軍打掃戰場,所以日軍雖兩次返回戰場搜尋死者屍體,但似乎也未大見成效。可以說此戰鬥的敗退結果,該隊出現相當數的“行蹤不明者”。人命關天,有立刻通知原隊,地方,家屬必要,所以田中大隊在8日掃蕩結束後,將能掌握的最初損失情報先通知給原隊。原隊(本鄉聯隊區)即向各地發出電話通知。此為第一次死傷67名(內戰死18名)報導的由來。
關於討伐隊損失的較準確記錄,可見以下北支那方麵軍提出的1939年9月下旬報告書中的軍醫部統計。記錄獨混第八旅團9月30日在慈峪鎮(靈壽縣北方約9公裏)的損失數為戰死41名,戰傷63名,合計死傷104名。此數是方麵軍全體統計中的一部分,作成時間應是10月20日後。從文件全體的傳閱印看,最早的閱覽印為10月25日,陸軍省(?課)。
統計對象,是作戰地區(慈峪)的上級部隊(獨混八旅)全體的死傷總數。所以不僅田中大隊,獨立混成第八旅團的其他參戰部隊(如與旅團長同行的工兵小隊,救護班,電台,29日來援的救援中隊,戰車等)的死傷數,也包括在表中的104名中。
日軍的損失統計中,死亡數一般都是比較準確的定數(統計時的正確數字),而負傷數由於判斷標準不同,經常有大小出入。此處記載的負傷63名,應來自下述軍醫少尉豐田春滿的報告(報告重輕傷員63名),即軍醫掌握,上報的數據。從此表還可以得知北支那方麵軍在9月21日至30日間,管區(華北)內所有部隊(約30餘萬)的損失總和為戰死71名,戰傷144名,合計旬間戰鬥死傷215名[1]。在此十日間,陳莊戰鬥的田中討伐隊損失比例最大,可見八路軍取得“大捷”的確是事實。但即使將方麵軍的旬間全體損失都計算給“陳莊大捷”,其數量也不到八路軍公布的戰果1500名的六分之一。
當然會有人問,此記錄是否可靠?可參看文件的封麵,屬於北支那方麵軍向陸軍省呈報的《軍事極密》文件,經過了陸軍省幾十個擔當部門近兩個月的傳閱,可以稱是一個正式的檔案密件,數據是可靠的。並不是對外宣傳。但此件記錄的數字範圍僅限於日軍的軍人,軍屬,不會包括協同作戰的偽軍和運輸物資的民夫,苦力的死傷數。所以陳莊戰鬥日軍死傷104名,並不是八路軍一二〇師陳莊大捷的全部“戰果”。實際上,“戰果”中包括大量被八路軍擊斃的不會抵抗,又沒有武器的民夫,超過日軍的死亡記錄數據的41名。(下述)。
此損失104名的統計中,會不會有遺漏?又會不會沒有包括失蹤者?筆者認為,很可能有少數遺漏,或未確定者(比如之後戰傷者死亡,此處會記錄是負傷),因為這個數據也僅僅是截止於10月中旬,戰鬥結束約三周時的數據。由於倉惶撤退中戰死者屍體被遺棄於戰場,之後對“失蹤者”的屍體,遺物的尋找,調查並不容易,短時間內很難判明。
筆者在繼續搜尋之後的死亡記錄過程中,又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即11月22日,田中(省)部隊靈壽縣戰鬥戰死者“遺骨”歸還日本時的報導。可查到岩手,石川,富山,岐阜四個縣的《朝日新聞》地方版登載了這條消息,並且各自列出戰鬥中本縣死亡者的名單。除了本縣死亡者名單外,報導內容一致,應是聯隊區統一對關係各縣的通知。報導內容如下
在北支那靈壽縣附件的激戰中,名譽戰死的田中(省)部隊50勇士的英靈,將於12月4日於○○上陸,6日無聲凱旋故鄉。本縣戰死者為…(各縣的名單)
從內容可知道是遺骨護送隊從現地出發前,原隊(本鄉聯隊區)提前發出的通知。日軍的遺體送還過程,是一個統一組織行動。若參考約半個月後返回日本(12.27到達)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的遺骨送還過程,可知隸下各隊由一名(或數名)將校組成護送團,攜帶遺骨匯合到旅團,師團等上級大單位處。後編隊乘車到上海集結。乘專用船(東亞海運會社運輸輪長城丸)經門司到神戶上岸,之後在前來迎接的遺族家屬代表等護送下,改乘火車到達東京車站。在月台“陸軍三長(陸軍大臣、參謀総長、教育総監)代理等出迎,舉行慰靈儀式後,由各隊護送者將骨灰送回原隊出身地。
儀式比較正規,有提前通知各親屬準備的必要。以上報導既是這樣一個對各出身縣關係者的通知。這裏出現的重要數字,是陳莊戰鬥的 “英靈”全體數被稱為50名(50勇士)。比起一個月前,北支那方麵軍軍醫部統計又新增加了9名。推測是新認定了部分無屍體存在的失蹤者為“戰死”。各縣為此還在地方報刊出示了本縣的戰死者姓名,出身地等信息。可知主要是石川縣,岩手縣,富山縣,岐阜縣的出身者。以下是筆者匯集各地方報刊出示的人名,統一作成的戰死名單,共41名。
經過之後的核對,發現此時的報導名單並不準確,不僅多有人名誤植錯誤,還可能有一部分將對象人物搞錯。但至少,在報刊報導下,筆者首次搜集到了約40名的戰死者實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進步,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因為用此41名戰死者名單,可以檢證另外一個更重要文獻史料。
最後一個重要資料,是發表於太平洋戰爭開始後的1942年的靖國神社合祀名單。共3月,九月兩次,記錄了獨立步兵第31大隊的戰死者。其中包括陳莊戰鬥的全部死亡者。名單特征是沒有死亡時間,和部隊名。但按照部隊順序,軍階順序排列。每一段,也應該是一次戰鬥的統計。1942年共公布兩次,每次約40頁,共記錄了1939(昭和14)年度的戰死者約14000名。從此龐大的數據中,尋找數十名獨立步兵第31大隊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最重要的線索既是要知道複數戰死者的實名,和出身地。才能正確判斷部隊的所在位置。通過以上的通過兩次新聞報導(10.10,11.22),收集的戰死者41名的名單,正好提供了這個線索。
以下的兩圖既是筆者在戰史研究者G.X氏協助下,確定的獨立步兵第31大隊在陳莊戰鬥中的死亡者位置。與上述名單對照,記錄準確無疑,共網羅了59名合祀“英靈”。
 
比約兩年半前,1939年11月22日遺骨送還時的數字,又多了9名。怎樣來解釋?筆者認為,1939.11.22日通知的靈壽陳莊戰鬥死者遺骨50柱,肯定都在此兩個表中。但兩個表中的記載的59名,不一定都是陳莊戰鬥的戰死者。此表並不是按作戰日期的記錄,而是按部隊別記錄,所以此59名肯定都是步兵第31大隊在1939年9月陳莊戰鬥前後的死亡者,但可能包括其他戰鬥中或非戰鬥的死亡。最大可能是包括了和陳莊戰鬥無關的病死者(稱戰病死),日軍中戰病死人數很多,平均占死亡者總數近兩成,算“公務死”同樣作為英靈進入靖國神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數據。此表中肯定會有戰病死的人員在中。比如下表中的阪野建二(岩手)中尉,可以確定不是討伐隊的死亡將校4名中(將校戰死3,戰傷死1)的人員。
所以筆者最終判斷,11月22日報導的所謂“遺骨”(很多遺骨不會真存在,但有骨灰盒)送還的50名,是陳莊戰鬥確切的戰死者。所有人名,都應出現(包括)在,靖國神社合祀名單的以上59名之中。
以下是筆者作成的獨立步兵第31大隊靖國神社合祀名單,僅供參考。大都數和以上地方報刊報導的人名重合。其中的50名,應是陳莊戰鬥的死亡者。可疑者9名,應出現在與地方報刊報導的非重合者之中(備考欄)。
 
從此表中還可以知道,在戰鬥命令,戰鬥記錄中出現的主要幹部的三個中隊長北村,川崎,大島都未死亡(未在表中),小隊長獨阪也無恙,負傷的五十裏(中尉,見豐田記錄)也未因傷死亡。八路軍記錄中出現的死亡者“本村中隊長”等,根本不存在。將校死亡數4名,僅約占將校總數的約1/3弱。
[1] 「戦時旬報送付の件(3)」陸軍省-陸支密大日記-S15-2-97,1056頁,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C041217153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