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日軍作戰部隊基本情報
1933年3月12日 (陰曆2月17日),淩晨2時15分至8時。月明,夜中可視度良好。
喜峰口第一關門外(口外),關口西1公裏至潘家口東3.5公裏,長城線北1-2公裏的河灘平坦地域(現潘家口水庫底), 戰場東西約3.5公裏,南北約2公裏。其中營房村,三家子是主要戰鬥地點。另外還有後杖子,堿廠峪共4個村落,遭到趙登禹大刀隊襲擊。
a.營房村: 步兵第27聯隊第一大隊乘馬討伐隊,約110名(內10名在村北方2公裏高地),步槍 約70支, 輕機槍6挺。作戰形態為村落堅守。
b. 後杖子:步兵第26聯隊第二大隊 步兵炮小隊,約30名,曲射炮1門,步兵炮1門,重機槍1挺。作戰形態為村落堅守。
c. 三家子: 野炮兵第七聯隊第二大隊山炮中隊,63名 ,輕機槍3挺,山炮3門,步槍,手槍若幹。作戰形態為村落陣地堅守。
d.堿廠峪: 步兵第27聯隊第一大隊步兵炮小隊,22名,步兵炮2門,作戰形態為村落堅守。
e.三家子村西部落: 步兵第27聯隊第一大隊重機槍小隊,約20名,重機槍2挺 ,從三家子出動救援。
f. 恒城子鬆野尾救援隊:步兵第27聯隊第一大隊留守部隊,出動約50名,重機槍2挺,作戰形態為從恒城子本部出動救援。
g.恒城子 工兵中隊:工兵第14大隊,第二中隊,58名,步槍若幹,作戰形態為從恒城子本部出動,遊擊。
喜峰口夜襲戰鬥中,日軍(鬆野尾先遣隊)參戰總人數合計: 約353名,重機槍5挺 ,炮7門。
損失合計: 戰死17名, 戰傷46 名,戰死馬22匹,戰傷馬10匹。
a. 長城線及關門守備部隊: 步兵第27聯隊第一大隊主力,第一,第三中隊,約200名,重機槍2挺(長城線,關口警戒)[1]。 b. 白台子(關口東北4公裏)炮兵部隊: 野炮兵第七聯隊第二大隊主力(第四,第五中隊,及大隊本部),220名, 6門野炮。白台子無戰事,天明後進行支援炮擊,射彈共14發。
c. 鸚鵡河,桲羅台(關口東北7公裏,至寬城子道路邊)混成第14旅團本部 (本部74名,步兵2小隊,重機槍1小隊),約135名,重機槍2挺。
3月12日,晴, 零下2度,司令部位於桲羅台,人員: 將校以下74名,馬20匹。
午前二時,敵兵至少2-3000名,沿灤河從潘家口附近前進到營房村附近,夜襲我乘馬討伐隊。其主力部隊後經後杖子附近前進到三家子村,襲擊我山炮兵中隊。乘馬討伐隊接到報警後,立即以村落寨牆為掩體猛射來襲之敵。當日為陰曆14,5日〔陰曆2月17 日〕,月光皎皎,彼我之間或投擲手榴彈,或接近格鬥。三家子附近山炮兵中隊在戰鬥中,中隊長以下多數死傷,仍頑強抵抗。此時,接到報急的鬆野尾少佐率領預備隊,親赴第一線救援。野炮兵大隊主力也以炮擊協力。最終將敵進攻粉碎,殘敵潰亂四散。一部退向三家子北方山地,大部分退回潘家口方麵。本夜襲指揮官為敵旅長。僅我軍收容戰場遺屍就超過700具。部隊總人數應在2000名以上。從死亡者遺留品判斷,敵還有從我旅團背後蔡家峪方向迂回攻擊之企圖。至拂曉,將敵完全擊退(1116-1117頁)。
0300 ,鬆野尾部隊本部電話報告:
“1.乘馬討伐隊在營房村遭到敵夜襲,抗戰中。2.大隊本部〈長〉率步兵一小隊,機槍一小隊立即出發救援”。
0415, 野炮兵第二大隊電話報告:
“1.據從戰場到來的山炮中隊特務曹長〔畠山〕報告,該中隊遭到敵夜襲損害嚴重。2.三家子部落起火。3.大隊將立即獨自赴援”。
0500,旅團高級副官〔上野源吉少佐〕赴第一線對以上事件進行調查。以下是 上野副官調查報告內容 :(1118頁)
1.夜襲之敵部隊最初對我營房村乘馬討伐隊宿營地襲擊。一旦被擊退後轉為襲擊營房村北側棱線我陣地,再次被擊退後在附近村落徘徊,看來缺乏地理知識,是新到之敵。
2.敵夜襲部隊有2至3中隊兵力,沿營房村北側高地山腳,由村民帶路向東迂回到三家子東側,襲擊我山炮中隊,並在同村放火。
3.另外還有一股敵兵從小河口沿高地棱線迂回到山炮兵駐地後方。
4.夜襲之敵兵力約2000名,被擊退後主力向潘家口方向,一部迷入菜子峪-下石梯子道方向。(1119頁)
0830: 服部旅團作戰命令第145號,於桲羅台〔此命令為反擊作戰要領,未實施〕
1.以乘馬討伐隊為主力占領小河口東側高地,做好攻擊潘家口準備。2.做好攻擊潘家口北418高地準備。3.以騎兵中隊為主搜索掃蕩後方(菜子峪-下石梯子)殘敵。4.鬆野尾先遣隊主力繼續堅守關門長城線,監視敵動向(1120頁)。
本日戰鬥中我部受到嚴重損失,特別是三家子附近山炮兵第三中隊。戰傷將校炮兵大尉中平峰吉,步兵少尉伊藤四夫,特務曹長畠山郡保三名。下士官以下戰死18名,戰傷42名(1138頁) 。
1. 我營房南側高地望樓由於尚在敵手中,使敵沿灤河河穀接近的企圖得逞。2.由於灤河結冰,敵渡河行動自由,造成我防守麵困難。3.部隊沒有赴長城南方偵查敵情權限,導致未能提前掌握敵部隊動向企圖(1161-1162頁) 。
以下為筆者按司令部陣中日誌及作戰要圖,比較國軍檔案記錄進行的作戰過程還原。
1. 夜襲隊以趙登禹第一〇九旅為中心。董升堂第二二四團擔任正麵攻擊,從潘家口出發渡冰向東前進。計劃由西向東,夜襲堡子,營房村,後杖子,三家子,堿廠峪,天記號,恒城子之敵後,攻擊喜峰口關門西側高地,與長城南一一〇旅(王治邦)的正麵攻擊呼應。
2. 其中第一,第二營,第三營約1000名,0215,首先接近距離最近的營房村,攻擊駐營房村的乘馬討伐隊和東方後杖子村的步兵炮山炮小隊(兩個村落,約130名日軍)。第二營的一部攻擊了乘馬討伐隊一分隊(10名)設在北山高地的監視哨陣地。由於攻擊不順,不能克敵,董升堂224團大部分兵力並沒能按計劃向東展開,滯留在營房村附近苦戰。作戰時間前後達6小時。天明後終於放棄原計劃,向潘家口和南方小喜峰口方向退卻。此處指揮戰鬥的是趙登禹旅長。
3.王長海第二一七團,王昆山第二一八團第一營為迂回部隊,目標是襲擊占領關口北方的蔡家峪,東北方白台子炮兵陣地。並封鎖通向寬城子的道路,切斷日軍後方聯絡。若襲擊得手,繼續前進,從北方攻擊喜峰口東段長城線,與長城南一一三旅王治邦的攻擊呼應。但此計劃並沒有執行。迂回部隊前進到蔡家峪附近時,發現董升堂第二二四團未能按計劃前進,處於苦戰中,便放棄襲擊白台子的原計劃,向西方董升堂團靠攏。途中襲擊了三家子村的山炮兵中隊。
4. 0330,王長海第217團主力從北,東方,董升堂團一部從西方包圍,攻擊了三家子山炮兵中隊。戰鬥十分激烈,山炮兵中隊人員多數死傷。0400,畠山特務曹長奉命突圍到大隊本部報急。途中被夜襲隊用刀砍傷。戰鬥持續至0530,夜襲隊終於未能攻陷三家子,天明後開始向北方撤退。
5. 接到乘馬討伐隊電話報告後,0300,恒城子先遣隊本部的鬆野尾少佐帶領預備隊1小隊及機槍1小隊(約50名,機槍2挺)前往救援。先赴乘馬討伐隊方向,0400後,轉進到戰鬥激烈的三家子北方,西方遊擊作戰,主要從後方打擊從迂回到來的第二一七團主力。作戰至清晨0530,敵夜襲隊主力天明後向西方,北方山地退散。救援隊乘勝向灤河附近追擊。
6. 主要戰鬥區域集中在恒城子以西,三家子以北地區。三家子東北7公裏處白台子的野炮兵大隊主力(兩中隊)在原地待命,10公裏以外鸚鵡河的旅團司令部處並未發生敵情。長城線警備中的步兵主力(第一,第三中隊共四小隊)一直堅守陣地,嚴防正麵之敵(一一〇旅)襲擊,未回援。
7. 小喜峰口西側高地長城至潘家口地段,在中國軍控製下。潘家口為出擊據點。小喜峰口附近也有敵部隊進出。
Figure 5 12日夜襲原計劃路線(黃線)和實際結果(紅線)
有關第二一七團沒有按計劃向白台子前進的理由,筆者考慮是因為二二四團陷入苦戰,行動遲緩。即二一七團遲於二二四團一小時,0300迂回到蔡家峪附近後,看到二二四團並沒有按計劃前進到三家子,恒城子,而在最西端營房村附近陷入苦戰,停滯不前,遂放棄進攻白台子的原計劃,集中兵力南下增援二二四團,0330從北方攻擊了三家子。此時,考慮趙登禹總指揮的新部署是集中兵力先攻下三家子,恒城子後奪取喜峰口第一關門西段長城高地,以策應正麵長城南一一〇旅的攻擊。奪取此地點,是當初夜襲作戰計劃的最主要目的。換而言之,夜襲失利後趙登禹放棄了左右繞攻,全包圍殲敵的原計劃,把重點集中到西部戰場營房,三家子附近戰場,企圖先攻克一村之敵。可是至天明此目的也未到達,隻得撤退。
從兵力分配麵看,也能得知在營房村,後杖子苦戰的董升堂第二二四團,不可能再抽調出1000名以上兵員攻擊三家子。所以,在三家子村附近作戰主力部隊,是二一七團主力和王昆山營。旅團司令部陣中日誌的作戰地圖(Figure2,3.)也可以證明此點。三家子北方高地,是鬆野尾救援隊和夜襲部隊激戰的主戰場。
至於今日流傳的大刀隊夜襲白台子炮兵陣地的故事,應是由夜襲計劃(檔案史料1-3)和實際三家子村與敵炮兵中隊作戰的體驗談,和戰果虛報的產物。在此,襲擊三家子山炮兵中隊的戰鬥體驗,與隻存在於戰鬥部署,命令文中的白台子攻擊計劃結合,被虛擬為攻擊白台子敵炮兵陣地。並混入了3月10晨王長海部第一次夜襲白台子大行李隊時的情節,東拚西湊,派生出“夜襲白台子炮兵陣地,殲敵數百,繳獲機槍20餘挺”,“破壞大炮18門”的大刀隊夜襲神話。
[1] 按計劃,宋哲元軍長城南第一一〇,一一三旅有從南麵進攻,形成夾擊的計劃,但守衛長城線的日軍部隊(第一,第三中隊)並沒有報告過敵情,說明南線宋哲元部隊未動。其理由考慮是北線夜襲戰的失敗。所以南側也沒有響應。 [2] 「混成第十四旅團 司令部陣中日誌」昭和8年3月1日~8年3月31日,満洲-満洲事変-315,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C1403043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