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如常遇到困難,如常發出怨言嗎?(17:1-7)

(2022-08-26 10:21:14) 下一個

第38段記載的是摩西擊打磐石出水的神跡。事件的起因是因為以色列人再一次遇到沒有水喝的情況。他們與摩西爭鬧,向摩西發怨言。摩西呼求神,神就讓他拿杖擊打磐石,磐石就流出水來給百姓喝。從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以色列人這再一次的發怨言,神依然沒有責備他們,反倒是以神跡回應他們的訴求,賜給他們水喝。然而,雖然百姓如願得到水喝,也沒有受到神的責備和責罰,可是這個地方卻被起名叫作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這也是神給整個事件的定性,百姓的爭鬧雖然沒有受到責罰,反而是因此觀看了一次神跡,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是在神看來,卻是在試探祂,明知神與祂的百姓同在,但偏偏就是不相信神就在他們中間,不相信神的供應與看顧,而是抱怨與爭鬧說神為什麽要將他們置於死地。這就好像《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的,以色列人雖然是在觀看神的作為,但卻是在試探神;他們雖然看到了神跡、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卻是因著不信而惹動神的怒氣。神雖然因為憐憫而回應以色列人的訴求,可是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表現就是合神心意的。

這也是給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很好的警醒。很多時候,我們的確就好像當年的以色列人一樣,遇到困難就向神發怨言,要這要那,看起來似乎是在憑信向神呼求,但實際上卻是因著不信而向神發號施令。雖然最後也得著了,可是在神眼裏祂究竟是如何看我們的呢?有時候我們會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意思是說會鬧的人更加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然而,這在與神的關係上卻並非如此。我們不能以事情的結果是否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過頭來判斷我們是否是合神心意的;我們要留意的乃是我們對神的信心是否讓我們在任何困難中都堅定的相信神、等候神。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沒有水喝,這其實也是曠野生活的常態。上一次在瑪拉,以色列人沒有水喝,於是就發怨言;這一次,以色列人再一次“如常”落在沒有水喝的境地,結果他們也同樣地“如常”發怨言。雖然兩次神都沒有責備他們,而是“如常”用神跡來給他們提供水喝,滿足他們的要求(因為他們是剛剛從埃及被帶出來,正在學習認識神的過程中),可是從對兩次事件地點的起名中我們已經可以體會到神的心意了。上一次的地點起名叫瑪拉,隻是陳述當時水苦的事實而已,而這一次則起名叫瑪撒和米利巴,是將事件定性為爭鬧與試探,說明這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乃是不應該的了。

今天,我們也同樣要在當中學功課。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苦難的世界中,遇到困難乃是如常的情形,各樣的不如意、不順利都有可能發生。我們該如何麵對這如常的困難呢?是如常地向神發怨言、因著不知道神在哪裏而急躁、焦慮呢?還是因為一次一次經曆與觀看神的作為而慢慢學習信靠神、仰望神、等候神,心裏因著神的同在而平靜安穩呢?神並非不體恤我們的軟弱。神憐憫我們的需要,在我們尚未認識祂、對祂經曆尚淺、信心幼嫩的時候寬容我們、扶持我們。但是如果我們長此以往,一而再、再而三地信心軟弱、生命停滯的話,那就不是神所要的樣式了。

默想經文:“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在我們中間不是?’”(17:7)

靜默思想:神在我們中間嗎?難道我們不曾經曆過神的同在,以至於還在發出這樣的疑問,或是怨言嗎?思想神的作為,給自己答案,也向神交上滿意的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