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狀態(3:14-22)

(2021-11-09 16:30:32) 下一個

第9段是寫給老底嘉教會的信。老底嘉在當時是弗呂家最富有的城市,是興旺的銀行中心,以財富自誇,甚至主後六十年遭地震之後,拒絕了羅馬的賑災款項,用自己的資源重建。它的紡織品很有名(尤其是毛線)。此外,醫學、耳藥的生產亦頗負盛名,而弗呂家的眼藥更聞名一時。老底嘉也有活躍的異教活動,有宙斯、亞波羅等神明的神廟。在地理位置上,距離老底嘉東北約6英裏處,是希拉波立,那裏有水溫很高的泉水,且有醫療的功效。而在老底嘉東南方向約10英裏處,是歌羅西城;該城的水清涼而甘甜。老底嘉這座城的用水,主要是來自這二城。當從希拉波立引來的熱泉水到老底嘉時,水就由熱變溫了;而從歌羅西引來的涼水,到了老底嘉時,則由清涼變溫了。也就是說,這兩處的水到了老底嘉之後,就成了“也不冷也不熱”,既失去了高溫泉水的醫治功效,也失去了冰涼泉水的解渴功效。

而這也就成了耶穌對老底嘉教會訓誡的很形象的表達了。耶穌之所以責備老底嘉教會的不冷不熱,不是說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好,應該換一個地方,而是指出他們的屬靈狀況完全不合神的心意。而這種不合神心意的屬靈狀況,不是來自於他們的軟弱犯罪,不是來自於他們在逼迫中離棄信仰,而是來自於他們的自滿,他們認為自己很富足,發了財,一樣都不缺。這很可能是教會當時在財富和各樣事工方麵的所取得的富足和成績。他們認為自己做得很不錯,在屬地與屬天的事上取得了完美的平衡。然而,耶穌卻指出他們實際上在神的眼裏卻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和赤身的。耶穌敦促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從而向耶穌買火煉的金子。這指的是經過試煉而堅固的信心,而不是因為沒有缺乏而自以為有的堅固信心。耶穌也敦促他們向自己買白衣穿上。這指的是要他們真正的靠主得勝,而不是依靠物質的豐富而以為自己是得勝的。耶穌還責成他們要向自己買眼膏擦眼睛。這指的是要他們用屬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真實光景,而不是沉浸在自以為看到的不錯光景。

真實的主,無情地揭開了自以為一樣都不缺的老底嘉教會的假麵目,看起來很令人不安。為什麽主就不能讓祂的教會在他們自以為的舒適、安寧、滿足的狀態中繼續下去呢?在當時教會處於逼迫的大環境下,老底嘉教會能有這樣“滿足的喜樂”,豈不是難得的在沙漠中可以安躺休息的綠洲嗎?然而,耶穌對老底嘉教會的責備,不是因為耶穌有意刁難教會,讓他們片刻不得安寧。耶穌指出,祂對老底嘉教會的責備和管教是出於對他們的愛,因為祂實在是知道他們的真實光景究竟如何,而按照他們的這種光景是無法麵對將來的。

在經文當中,耶穌指出祂對老底嘉教會的兩種態度。首先,是當他們沉浸於自滿自足、不冷不熱的時候,耶穌寧願將他們吐出去;最後,當他們願意聽取耶穌的教訓、接待耶穌的時候,耶穌會與他們一同坐席。一個是將他們吐出去,一個是與他們一同坐席,通過這種對比,耶穌讓人看到一個事實,即必須與祂的心意調和,才可以和祂在一起。真實的主不允許任何與祂不調和的和祂在一起,就好像我們不願意和那些合不來、談不攏的人在一起,哪怕隻是片刻的工夫也覺得難忍,恨不得馬上離開。

不冷不熱,這也是當今教會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不冷,指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缺乏;不熱,指的是失去了應有的熱情。當教會的人數、奉獻達到可以維持自己生存,各樣事工都開展得“井井有條”、“收支平衡”的時候,教會和信徒就容易處於“不冷”的狀態。而這種“不冷”的狀態也自然會帶來“不熱”的狀態,即雖然事工還在繼續,可是卻沒有熱情,沒有動力,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既定事項而已。除了事工,在信徒的屬靈生命的追求上也是如此。當信徒有了一些讀經、禱告、聚會的活動時,就容易陷入一種“不冷”的狀態,以為自己不錯了,可以了;從而帶來“不熱”的狀態,不願意繼續追求生命的成長,也失去了對神的渴慕。願神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學習以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狀態,放棄自滿自足,換之以神聖的不滿足。

默想經文:“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3:17)

靜默思想:安靜在神麵前,聆聽聖靈對我們的說話;激發我們神聖的不滿足,竭力追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