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不要被舌頭騙了(3:1-12)

(2021-08-04 18:18:53) 下一個

第8段,雅各指出舌頭和言語的危害。經文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首先,雅各提出一個論題,即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會承受更重的審判(3:1-2)。我們可能會覺得奇怪。有人願意出來服事、作教師和牧師傳講神的話、牧養弟兄姐妹,這豈不是好事嗎?為什麽雅各要這樣說,讓人望而卻步呢?接下來,雅各開始陳述他的理由,或者說,接下來的內容才是雅各真正的論題,而“不願多人作師傅”隻是用來表達和烘托這個論題而已。

第二部分,雅各指出舌頭的重要性(3:3-5)。就好像小小的舵可以控製巨大的船一樣,小小的舌頭也能說出大話。很明顯,雅各這裏不是談論舌頭這個器官,而是借用舌頭來表達言語的重要性,可以帶來很大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舌頭和言語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所以雅各才提出在作“眾人的師傅”上麵要采取謹慎的態度。在進行了這樣的鋪墊之後,第三部分,雅各進而指出,有著這樣巨大影響力的舌頭,當它是罪惡世界的時候,所帶來的影響力就是十分嚴重的破壞力(3:6-8)。在這裏,雅各的重點不是宣告說沒有人可以控製舌頭,而是說當控製不住舌頭的時候會帶來的嚴重後果。正當大家順著雅各的思路將注意力都放在舌頭和言語上麵的時候,第四部分雅各話鋒一轉,將問題的重點最終落在人的心上(3:9-12)。的確,當看到舌頭和言語的重要性時,人們的反應自然是如何控製舌頭,不說出汙穢的言語。然而,雅各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問題在於內心是否純正和清潔。雅各指出一個普遍現象是,人們口裏常常會說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話來,頌讚與咒詛可以由同一個人的口中發出。雅各用幾個比喻告訴我們,這種現象的背後說明人的心中不純正。因為一個泉源不會發出甜苦兩樣的水,所以當有苦水冒出來的時候,隻能說明這個泉源本身是苦的。雅各藉此說明,真正能控製舌頭和言語的,乃是我們的心。當我們有汙穢的言語出口的時候,所反映出來的乃是我們內心的汙穢;所以控製舌頭和言語就不隻是任憑心裏的汙穢而隻是給舌頭打上封條忍住不說出來而已,而是進而認識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況,潔淨自己的心,從根本上解決舌頭和言語的問題,說出造就人的好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雅各在這裏的整體思路。“不要多人作師傅”隻是一個引言,雅各真正要討論的不是“作師傅”的問題,而是關注我們內心的清潔。明白了雅各的思路和論述的重點,我們還要思考一個問題,即他這裏很強調的言語所帶來的傷害,究竟指的是什麽?或者說,言語的傷害,究竟傷害了誰?從上下文來看,有兩方麵的可能。一個方麵,言語帶來的傷害,傷害的對象是教會(因為他不願多人作師傅,而師傅是在教會中作教導的、影響別人的)。這個不難理解,當在教會中作教導的言語都不純淨的話,也就意味著內心沒有什麽真實的改變,依然活在老我中,以私意分解聖經,那麽帶來的負麵影響和對教會的破壞力可想而知。同時,當教會中的弟兄姐妹在言語上也不注意的時候,流言蜚語到處傳播,異端邪說如入無人之境,彼此之間的惡語中傷、猜測、不信任層出不窮,這樣教會即便再大,也會逐漸離析分崩。

另一方麵,言語帶來的傷害,傷害的對象也會是自己。因為言語講的是大話,影響整個身體,所以雅各也曾經提醒,要勒住自己的舌頭,不要欺哄自己的心(1:26)。這說的就是我們會被自己的言語欺哄。例如,當我們在教會作教導的,如果隻顧說得漂亮,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我們就會以為自己這麽能說會道,一定很虔誠、很屬靈、很了不起、很像那麽回事;但實際上如果內心沒有什麽真實改變的話,我們就是被自己的言語所欺哄,以為自己行、飄飄然,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這樣就是自欺欺人,自己成為自己言語的受害者了。所以,要留意,不要被自己的舌頭欺騙了。要發自內心的改變,這才是真正造就教會,造就自己生命的途徑。

默想經文:“泉源從一個眼裏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樹嗎?鹹水裏也不能發出甜水來。”(3:11-12)

靜默思想:結合整段經文來默想這句話,將注意力從口舌轉移到自己的內心,接受聖靈的光照,成為純淨、單一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