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第3段,保羅正式地為阿尼西母向腓立門提出請求。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到,阿尼西母曾經是腓立門的奴隸,因著某些原因逃了出來,並且來到保羅的身邊,信主成為了基督徒。在監獄中的保羅很希望可以把阿尼西母留在自己身邊,但是卻寧願把阿尼西母打發回去腓立門那裏,讓腓立門自己憑著愛心來做決定。保羅希望腓立門收納阿尼西母,不是說希望腓立門不計前嫌,繼續接納阿尼西母作為他的奴隸,而是說希望腓立門不以逃跑的奴隸來看待阿尼西母,而是看他為主內的肢體而不是個人的財產,從而願意讓他回去伺候在獄中被囚的保羅。這樣,腓立門雖然看似失去了作為奴隸的阿尼西母,但卻永遠得著了作為主內弟兄的他,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連接於永恒的救主。
在這段請求中,我們可以留意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保羅並沒有用教導的口吻來指教腓立門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如何如何,例如“你作為基督徒應該要饒恕人”、“你作為基督徒應該不要計較個人得失”,等等。相反,保羅是引導腓立門把眼目放在阿尼西母和保羅自己的身上。保羅用了三個排列句來說明阿尼西母的新的身份(11-13節)。在原文聖經裏麵,這三節經文都是以“他”作為主導詞,都是來修飾阿尼西母的,即“他”從前於你無益,現在卻不再一樣;“他”是我心上的人;“他”是我希望留在身邊的。不但如此,保羅也讓腓立門將眼目放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一把年紀,而且還在為主被囚,希望腓立門好像接納自己那樣去接納阿尼西母。
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到,雖然保羅對腓立門有很強烈的意願,但保羅所用的方法,不是讓腓立門定睛在自己作為基督徒應當承擔的責任,例如饒恕、赦免、愛人,等等這些上麵,而是讓腓立門定睛看看別人,例如看阿尼西母在耶穌基督裏麵的新身份,看保羅的處境,從而做出合宜的回應。這與我們平時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通常來說,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弟兄姐妹之間關係上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多數是教導他們要從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來反省和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做。然而保羅在這裏卻是要腓立門從別人的身份和需求來反省和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做。這不是說保羅不知道如何教導腓立門,或是保羅不看重“基督徒應該如何如何”的教導。實際上,保羅如果真要教導起來,他一定會列出許多強有力的屬靈原則來讓腓立門無話可說、無言以對。可是保羅引導腓立門去從認識阿尼西母的新身份,以及保羅自己的需求上麵來回應,更多希望達到的目的乃是讓腓立門記念在主內互為肢體的親密關係,因著肢體之間的彼此相愛、顧念,而做出合神心意的回應。
實際上,這也是我們常常缺乏的。我們都很會教導,都習慣和喜歡從“你(基督徒)應該如何如何”教導的角度來看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不是不好,但卻缺少了弟兄姐妹之間應有的情感相交。我們的回應,不單單隻是出於“我是基督徒,所以我應該如何如何”,而且也要出於對別人的關懷、體貼和接納,看到“他是我的肢體,他有這樣那樣的需要”。當我們可以這樣去行的時候,就不再是出於因著教導而來的被動回應,而是出於愛的主動付出了。
默想經文:“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14)
靜默思想:結合整段經文來默想這句話。多留意看看對方,他們是被神所造的,被主所拯救的,是與我們互為肢體的,是與我們一同在主裏服事和成長的,由此給我們弟兄姐妹之間的關係帶來新的視角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