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正確的傳福音帶來正確的果效(2:1-16)

(2020-10-20 19:13:40) 下一個

第3段,保羅回憶了他之前在帖撒羅尼迦傳福音的經過,也為所取得的果效而感恩。這果效,不僅僅是在帖撒羅尼迦有人信主,而且是他們信得清楚明白,不是因為保羅傳講的好,而是因為真知道這是神的道而相信,並且願意為之而受苦(2:13-14)。這在當時福音在四處受到逼迫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可貴。

如何能夠得到這樣令人羨慕的果效呢?從保羅的回憶中,有四點可以值得我們去學習。首先,就是在患難中緊緊依靠神繼續放膽傳講(2:1-2)。保羅雖然在去到帖撒羅尼迦之前在腓立比傳福音受挫、被囚,然而卻沒有讓他感到灰心和喪膽,反而是輾轉到帖撒羅尼迦繼續傳福音。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傳福音的人都或多或少會遇到抵擋、拒絕和排斥。如果我們就此失去了傳福音的心誌,也就不會有機會看到果效。但是如果我們靠神不灰心、不放棄,繼續傳講,神的工作就會籍著我們而展開。

其次,就是盡忠職守地傳講(2:3-5)。保羅講到,他傳福音不是要討人的喜悅,不是用人的詭計,不是滿足人的私欲。如果我們明白保羅的處境,就會有更多的領受。按照常理,在腓立比受挫的保羅來到帖撒羅尼迦,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應該會有些妥協和調整,采用一些討人喜悅,或是保護自己的方式。然而,保羅沒有這樣做。他依然堅持依靠神傳純正的福音。這對於我們來說豈不是很好的提醒嗎?我們為了傳福音不被人看不起,為了傳福音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果效,多多少少都會在所傳的福音上和稀泥、摻水分。這樣,就會有人相信,傳的、信的皆大歡喜;傳得滿意、信得開心。然而,福音可能真的傳出去了,但傳出去的卻不是真的福音,也不會帶來福音那改變生命的果效。

第三,就是有慈母的心為他人著想(2:6-9)。保羅寫到:“我們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這裏的“尊重”,原文是“重擔”的意思,與後麵的“叫人受累”是同一個字根。保羅在這裏的意思是說,他作為基督的使徒,原本是可以成為眾人的負累,讓他們為自己的服事付上代價和酬謝,因為他可以以福音養生。然而保羅卻沒有這樣做,反倒是處處為對方著想,心存溫柔,體貼至極。保羅竟然在帖撒羅尼迦這短短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對那些福音朋友有這樣的心腸,實在是不容易(我們弟兄姐妹之間可能相處了幾年的時間也沒有這樣的關係和情感),除非是他原本就有這樣的心腸。這慈母般的心腸,也是我們今天傳福音所缺乏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是在為福音朋友著想,但動機隻是希望他們趕快相信,自己就算完成任務,但卻缺少慈母般的心腸去真正關心他們、疼愛他們。

第四,就是有慈父的心來教導人行義路(2:10-12)。保羅不但自己作為信徒的表率,行出神的真理和聖潔,他同時也勸勉、安慰和囑咐信徒行事為人要對得起神。今天,這也是我們要警醒的地方。我們很容易傳到有人信主就大功告成;或者是對信主的人沒有積極、嚴格的跟進,擔心要求太高會讓他們反而不信了,或是以為可以慢慢來。不錯,生命成長的確需要時間,我們需要耐心陪伴,仰望神的工作,但是,我們自己的確也有該盡的責任,有時需要用中肯的話來勸勉,有時需要用溫柔的話來安慰,有時需要用嚴厲的話來囑咐,來提醒信徒行在神的真道上。

傳福音想要得到良好的果效,這是我們都夢寐以求的事。通常來講,我們都會從方式方法上去專研如何可以得到最好的果效,例如通過什麽策略,運用什麽教材,等等。這些努力和嚐試當然很好,可是,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麵,就是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傳福音的心誌,即不灰心喪膽地傳講、盡忠職守地傳講、慈母的心去關愛、慈父的心去督導。有時候我們會偏重於其中的某一兩個方麵而失去其它的方麵,例如雖然可以做到不灰心的傳講,但卻不是盡忠職守的傳講,或者是有慈母的溫柔但卻沒有慈父的督導,等等。但隻有整全的心誌,才會帶出整全的果效。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在理解整段經文的情況下回過頭來再慢慢細讀經文一次,體會保羅的場景和心誌;回應我們的場景,調整我們的心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