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第8段,保羅開始論述信徒在蒙恩之後所要走的成長之路,而且主要是從信仰群體合一的角度來看。的確,信徒因信蒙恩得救,帶來了身份上的變化,但這並不是事情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生命成長的開始。新的身份要配以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不是一揮而就的,是要經曆成長的過程;同時,信徒的蒙召是進入一個共同的信仰群體,所以信徒新生命的成長也是在信仰群體裏的成長。
在這段經文裏麵,保羅讓我們看到信徒蒙恩之後在信仰群裏裏的成長之路包括三個方麵。首先,就是信徒各人的性情方麵,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4:2)。我們可以覺察到,保羅之所以特別提到這幾個關乎信徒個人的品質,乃是因為它們多是側重在群體生活中彼此之間的關係。其次,就是信徒在群體中彼此之間關係的具體實踐,要做到“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4:2-6)這也就是說,在群體中,除了前麵剛剛提到的個人品質的要求以外,還要對合一采取主動的行動,或是刻意的維護。第三,就是信徒在群體裏麵的成長(4:7-16)。保羅從恩賜的角度來論述這個話題,即信徒是被放在一個有著神所賜的各樣恩賜配搭的信仰群體裏麵;而神這樣做的目的乃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也告訴我們,信徒在信仰群體裏麵,除了要培育美好的性情來彼此相處,除了要采取一些愛心行動來追求和睦,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就是朝著一個統一的方向去發展生命,就是在群體裏接受來自各方麵的教導,以至於在對真理的認識上趨於一致,更多認識耶穌基督,並且更像耶穌基督。
總的來看,保羅是從合一的角度來看信徒蒙恩之後的成長之路,指出信徒要有可以促成合一的個人性情、要有追求合一的具體行動、要有朝向合一的成長目標。保羅之所以如此看重合一,這與他之前的論述思路是一致的。保羅不斷指出信徒蒙恩是進入神的家,是與聖徒同國,是進入了屬神子民的群體。這就好像往一杯水中注入了新的水一樣。神的家有新的成員加入,這本是好的。可是挑戰就在於,新加入的可以和舊有的融為一體嗎?通常來講,往一個群體注入新的成員,因為習慣、傳統、背景、生命階段、期望值,等等的不同,有時候會發生新舊之間的摩擦和碰撞。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保羅非常看重信徒在信仰群體裏的合一。這個合一,不是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麵文章,而是從信徒的性情到行動的由裏往外的真實合一。而且,這種合一也不隻是在維持一個和睦關係上,而是大家的生命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發展,就是通過接受教導而更像基督。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思考。通常來說,在教會的實際生活裏麵,教導往往會帶來“不合一”的結果,因為被教導的人容易對教導的人產生不滿、抗拒,造成彼此之間關係的緊張。所以,教會中為了維持合一,很多時候就以犧牲教導為代價。雖然教會還會保持慣常的教導,但是卻少了許多紮心的彼此勸勉,為的是保持“合一”。然而,從保羅的教導我們看到,教會對合一的追求,除了彼此和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向度,就是籍著教導培育信徒生命有定向的成長。雖然在通往這一條共同生命目標的路上會因著彼此的教導和勸勉而有可能帶來暫時的“不合一”,但隻有這樣,最終才能達至神所看為圓滿的合一,即大家是以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一共同的生命目標而合一。這對我們的教會生活是很有啟發的。教會不單隻是一個相親相愛的群體,更是一個生命共同成長的群體。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慢慢把經文讀出,靜下心來體會神的心意,從更深、更廣的角度來理解合一;對自己,對教會,帶來新的認識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