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將眼光投向身邊的人

(2018-01-03 20:34:21) 下一個

在聖經裏,先知指的是蒙神的呼召,來宣講從神而來的話語的人。先知的功能主要有幾方麵,一個是神所指派道德和倫理的宣講者,另一個是預言關於以色列人、外邦人、以及將來的彌賽亞時代所要發生的事,第三個就是是守望者,警告百姓背道的危險,並使他們從罪與偶像崇拜中轉回。傳統上,在研讀《以賽亞書》的時候常常出現的困擾是,書中提到猶大國會被新興的巴比倫帝國所擄掠,甚至提到更遙遠的波斯帝國的居魯士(45:1)。而這些都是在以賽亞死後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生的事。因此,有人提出“第二以賽亞”,甚至還有“第三以賽亞”之說,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將來發生的事是後麵的人用以賽亞的名義加進來的。實際上,神的確會藉著以賽亞預言將來會發生的事情,而且也會給當時的人帶來安慰和鞭策。以賽亞預言以色列人將來的犯罪,可以為他們帶來警醒;以賽亞預言以色列人將來的得贖,可以為他們帶來盼望。這些對將來之事的預言,就好像新約《啟示錄》對我們的意義一樣,讓我們遙望未來,憑信而至。

《以賽亞書》第1章提到了以賽亞作為先知所服事的年代,就是猶大王烏西雅(駕崩)、約坦、亞哈斯和希西家的時期(740-701B.C.)。如果在烏西雅駕崩之前以賽亞已經在服事的話,那麽這段時間還要再往前一些。在這期間,北方的亞述帝國興起,吸引了南國的兩個宿敵北國以色列和亞蘭國的注意力,所以給南國有了喘息的機會,烏西雅王得以在這個階段強盛起來。可是當亞述帝國吞滅了以色列和亞蘭之後(發生在亞哈斯王期間),帝國的持續擴張開始對南國猶大形成威脅(發生在希西家王期間)。那麽,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曆史時期裏,神要藉著以賽亞向祂的子民說什麽呢?首先,經文講到以色列人對神的悖逆,以及遭遇到的懲罰(1:2-9)。其次講到以色列人對神的獻祭、祭祀完全不被悅納(1:10-15),而原因是因為以色列人離開了神的公平和公義,貪贓枉法,不憐恤孤兒寡婦(1:21-23)。最後,經文提到以色列人的悔改之路,恢複公義的必蒙神的赦免,而依然悖逆的必致消滅(1:16-20;24-31)。

所以我們看到,《以賽亞書》首先呈現在我們麵前的就是一幅猶大國人民社會生活的畫麵。這是對曆史書的很好補充。曆史書中對猶大王的介紹側重在國家宗教、信仰、軍事外交方麵,例如烏西雅如何強盛,約坦如何正直,亞哈斯如何拜偶像,希西家如何複興宗教;而這裏卻將目光放在國內的社會生活上麵,顯示出在國家層麵的這些外衣之下,國內人民生活的實景,官員和百姓腐化墮落,社會充斥著不公不義。這就好像將社會分為高、低兩個層麵,在上的國家層麵運作是一回事,而在下麵的社會生活層麵活動則是另一回事。而實際上,這兩個層麵都是信仰的實踐,神都在看。在國家層麵,即便在爭戰、宗教等方麵做得再好,再複興,可是在社會的生活層麵卻不公不義的話,神也是不喜悅的。

這也是給我們的提醒和警戒。弟兄姐妹的生活也都大致可以分為教會生活和日常生活兩個層麵。很多時候,教會領袖所帶領的更多側重在教會層麵的事工,可是弟兄姐妹在生活層麵的真實光景卻是另一個模樣;教會領袖關注的可能更多是教會本身的發展,可是教會對社會的燈台卻黯淡無光。我們的眼光放在哪裏呢?我們是否也是這樣,眼睛隻看重自己與神的關係,而忽視了與人的關係呢?我們是否隻注重教會生活的敬拜、禱告、讚美,各樣的事工,但實際生活中卻是彼此爭競,傷害不和呢?我們是否隻看重教會的增長,卻忽略社會上弱勢人群的真實需要呢?我們是否隻留意將自己的宗教活動辦得有聲有色,但心裏卻依然充滿汙穢和渣滓呢?事實上,當我們不愛身邊可見的人,怎能說我們愛那位看不見的神呢?當我們對人不善的時候,對神再多的擺上也是無益,因為我們沒有和神同心。在上層麵的忙碌無法掩蓋在下層麵的缺失。

默想經文:“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辯屈。”(1:16-17)

靜默思想:我在光鮮的宗教外衣下,內心還有哪些汙穢沒有去對付的?爭競、私欲、貪婪、謊言.....我在教會熱衷服事,在社會埋頭苦幹,在生活豐衣足食的時候,有看到身邊人的需要嗎?我身邊有被我看不起,被我欺負,被我忽視的人嗎?他們還不認識神,還在世界中掙紮,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麽呢?花10-15分鍾安靜在神麵前,記下、降服並回應聖靈的感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