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唯有愛心榮神益人

(2016-07-16 10:18:52) 下一個

《哥林多前書》第8章講到有關祭偶像之物的事情。連同前麵有關婚姻的論述在內,這些都是信徒所關心的,就是信仰與生活的結合。信徒的這些思考都是非常寶貴的,說明他們真的願意尋求如何將因信稱義的道理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在關於婚姻問題的論述中,保羅的態度相當靈活,允許信徒有很大的自由空間。現在,到了拜偶像的祭物這個問題的時候,保羅是否依然給予信徒有一定的自由度,怎麽做都行呢?

我們看到,在這裏保羅並沒有允許信徒隨意而行。原因很簡單,是出於愛。雖然信徒本身是可以有如此這般的自由,可是出於對其他兄弟姐妹的愛,為了不絆倒別人,我們寧願收起自己的自由。保羅從兩方麵來論述,一個是知識,一個是愛心。出於知識,保羅承認,那些有知識的人理解正確。我們相信宇宙萬物獨一的真神,當然不會繼續接受偶像是真實的存在物。所以那些號稱是拜過偶像的祭物,實際上和沒有用來拜偶像的物品是一樣的,所以吃這些祭物一點問題都沒有。然而,保羅同時也指出,並不是人人都有同樣的知識。對於那些過去拜慣了偶像的人來說,偶像的概念還在他們的腦海裏存留,所以當他們看到信徒吃這些的話,就會按照習慣的看法,認為這些人是在與偶像聯合的。因著這兩種知識的不同,產生的碰撞就是,有知識的人認為吃了沒事,所以就堅持要吃;而軟弱的人看到之後就以為信了主的人還可以繼續拜偶像,於是自己也來跟著學,就會跌倒。

然而出於愛心的話,保羅指出,有知識的一方要憐憫軟弱的一方,為了不讓他們跌倒,寧願自己不吃,也不要讓他們產生誤解。保羅告訴有知識的人,食物並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神看中我們的是信心,而不是我們吃喝什麽。既然吃喝並不重要,而且吃了會絆倒弟兄,那麽就應該犧牲吃的權利。這是愛弟兄的表現。

保羅在這裏給了我們處理類似問題的三方麵考量。一個就是要在無損真理原則的基礎上,為了弟兄姐妹的益處,我們應該做出讓步。例如這裏的,吃與不吃都不能使神看中自己,說明這不是關乎真理的問題;第二個就是要考慮到弟兄姐妹的實際情況。每一位信徒都受過去生活背景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在信主之後並不是立刻就被清除,還需要一段的時間。例如這裏的,這些弟兄姐妹之所以軟弱,是因為他們過去在信主以前是拜慣了偶像的,因為慣性的原因並不能說停就停。所以這個時候要特別憐憫他們的軟弱和需要。第三個就是愛。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雖然正確,可是出於愛,我們寧願舍棄自己的權利和自由,接納對方的軟弱,目的是為了對方可以繼續成長。知識與愛心,這兩者孰重孰輕呢?當然是愛。保羅沒有因為這些人對真理的認識精準而大加讚賞,反倒是因為他們缺少愛心而責備他們。知識固然重要。可光有知識會使人自高與自欺,唯有愛,才可以榮神益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