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資本主義造成大蕭條?

(2018-01-09 16:49:09) 下一個

本文為原創,引用或轉貼請私信。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走出美洲,正式崛起。二十世紀20年代變成了美國的一個黃金時期,整個世界的機會和財富都向美國湧來,整個美國社會不斷地被新技術和新的生活方式改變著。一戰後的大量工業訂單,不斷地技術革新,都帶動著美國的經濟實力飛速增長,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也隨之飛速提高。連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也樂觀的認為:“美國將會很快解決民困人口問題,所有的貧民區將很快從這片土地上消失。”

接下來是許多美國人都清醒記住的一天,1929年10月24日 - “黑色星期二”,股票市場一日之內崩盤。很快,各種連鎖反應:人們瘋狂擠兌,直接導致銀行倒閉;然後工廠失去資金來源,紛紛關門,造成大規模工人失業(1370萬工人失業,失業率超過25%);1930年的自然災害,又極大打擊了美國當年的農業生產。最終,人均收入,國家稅收,企業盈利,商品價格,全麵大幅下挫,進出口萎縮50%。由於第一,第二產業的嚴重萎縮,也影響到第三產業和其它經濟部門,整個國家經濟遭到重創。

不僅僅美國如此,歐洲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麵臨著類似的經濟形式。同時,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由於一直依賴發達國家的經濟援助,也因為發達國家銀行也的崩潰失去了經費來源,受到很大影響。

 
1929–32經濟指數變化

情況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得到了有限的緩解。美國的平均失業率降低到15%,但國民生產總值,即使到了1940年都沒有恢複到1929年的水平。

真正“治好”這次大蕭條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政府的戰爭支出導致工業大規模複蘇,比如戰爭期間美國一半的經濟增長是由軍品生產貢獻的;大量成年男子參軍降低了社會失業率;國家消失、人口死亡或逃亡,產生了巨量無主財富;同時造成無數債權人與債務人“自動”解除債務關係。

而真正引發這場大蕭條的原因,各界仍然眾說紛紜。

凱恩斯主義認為大蕭條的結症在於自由資本主義的弊病。供需不平衡導致國際貿易崩潰、消費不足、投資過度、再加上銀行業和工業家瀆職、政府監管不力,最終導致由正常經濟規律波動的“經濟衰退”轉變為“大蕭條”。

在大蕭條之前美國實行“寬鬆信貸”政策,這導致了負債率過高的資產泡沫。1929年的農業災害,首先造成農場主拖欠貸款,然後小型農業銀行出現擠兌,開始破產。接下來,由於農業和工業企業的生產萎縮,再加上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抬頭,商品進出口受到很大影響。這導致債務方拖欠債務,人們為了減少損失開始集體取款,銀行業全麵出現擠兌,包括大型銀行開始倒閉。美聯儲接著推出錯誤決策,緊縮貨幣供給,進一步加深的大蕭條的到來。由於銀行業的呆賬壞賬越來越多,銀行家們開始限製貸款。這樣需要資金扶植的工農礦也得不到支持,惡性循環開始。

另外,貨幣主義認為大蕭條惡化的原因是美聯儲的政策失誤導致銀行業的持續危機。

新古典理論認為是由於生產力的衰退導致供需關係的失衡,而政府未能及時對勞動力市場進行調整。

奧地利學派認為美聯儲應負主要責任,但與前文不同之處是美聯儲的主要錯誤在於在經濟危機之前的貨幣供給量過大,導致銀行業的信用度膨脹並超出實際水平。

不均衡理論認為主要原因是因為經濟實體生產了過多的商品,以至於超過消費能力,所以提高社會消費才是解決方案。政府和社會要重新分配工業基礎,提高消費能力。要以通貨膨脹和增加工資來把增長的工業產品消費掉。

馬克思主義認為是資本積累的不平衡導致經濟危機必然發生。工農民眾是最基本的消費者,而以美國為例,1920 -1929年間雖然工業總產值提高了50%,但工業工人人數並沒有增加,工人工資沒有提高,產能的提高絕大部分受益於新技術和新機器。當時的繁榮是一種虛假的繁榮,一般社會民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並沒有得到改善。這樣的話,一旦遇到經濟困難,失去收入來源的普通消費者必然會對消費市場造成衝擊,同時影響社會穩定。

大蕭條引發的另一個極壞的影響是 - 歐美國家中的極端主義思想占據了上峰。在德國,民眾瘋狂地擁護納粹黨;日本首相高橋是清的經濟緩和政策觸動了本國民族主義者的利益。結果軍人政變,當政後日本正式步入軍國主義道路。可以這麽說,大蕭條才是法西斯主義能夠走上政治舞台的源助力。

筆者認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並不矛盾,兩者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服務(至少理論上是這樣)。兩者之間在過去曾存在很大分歧,但隨著曆史的發展,兩者之間越加相互借鑒和融合。資本主義體係借鑒了共產主義製度中的國有體製、計劃經濟的特點;努力提高社會的福利水平。共產主義國家借鑒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製,等等。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弱化意識形態和國家製度的差異,將經濟體係納入全球體係中才能獲得最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而從人類曆史上來看,法西斯主義、恐怖主義等等極端思想才是人類真正需要警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