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3.南轅北轍-關金當外匯,羊毛難道不出在羊身上?中國關稅,說是值百抽五,其實不到。真正的稅額才三點幾。而且1904年之前是從量稅,不同的貨,每單位數量收多少銀子都寫在國際條約裏了。當時也沒想到這有什麽不妥,50年後才明白過來了,貨物單價都在走高,你每數量單位稅額不變,那百分比不是越來越小了?而且白銀貶值呀,以外匯計算,你連3%都沒有。怎麽解套?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外匯告急-借不到一分錢的外債南京政府總算能看懂中國缺白銀。這個難能可貴。怎麽解決呢?注入白銀啊。以前北洋政府沒了白銀,第一選擇就是借外債。外債是推動中國金融運轉的靈魂。一個,外匯有著落了,再個,白銀從外資銀行裏放出來了。用句時髦的話,是個抓手。外債為綱,綱舉目張。偏偏南京政府借不到一分錢的外債。這個隻能怪它苦命。前麵北洋政府把中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第三小節:民族主義的應對-沒有做對過一件事!1.廢兩改元弄成了廢元改兩事已至此,南京那批老革命者的對策又是什麽呢?是不是趕緊改弦更張,重新將洋大人再請回來?那你得先認識到事情辦糟了是因為洋大人撩了挑子的緣故。南京政府沒有這樣的認識。他反而認為銀元充斥上海,此事千載難逢,正好用來辦件大事。廢兩改元。這事以前就介紹過,這裏簡單回顧。截至193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第二小節:大失血-黃金,白銀的大外流事情是先從黃金上發作的。道理很簡單,不管是貿易結算也好,資本撤出也好,如果一定要用貴金屬,當然黃金好過白銀。何況中國當時擁有世界第三大黃金市場,通過交易量來推算,其黃金儲備應該在2000噸以上。1930-1935年的世界平均黃金價格為25.71美元,1噸黃金82.1萬美元,同期國際平均銀價一美元=2關兩,1642萬關兩的白銀結算10噸黃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一小節:20年代末的虛假繁榮造就了民族主義的底氣既然是民族主義,自然要向洋人爭利益,表麵上還不能那麽俗,得說爭權利。五卅運動後,收回權利是全民意識,占據道德製高點。哪篇文章,哪個講話裏麵都得有二句收回權利的話以示新潮。國民黨在野的時候就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一旦在朝還是這個調調。1927年7月7日的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大會上,蔣介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第三小節:大條的流入暫時緩解了白銀的緊張匯豐對中國的統治事實上是在1911年達到頂峰的。隨著清政府的垮台,他也步入衰退,1924年匯豐外灘大樓的落成,僅是帝國餘輝,是豐碑,也是墓碑。看事實好了:1911年到1914年放棄拆票,1914到1917年的外運白銀8170萬關兩都是它放棄責任的標誌性事件。戰後,麵臨日,美的競爭更是隻取守勢,隻顧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對於中國,隻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第二小節:匯豐行為模式的改變導致金融周轉遲滯說到周轉,就想到錢莊。不過錢莊隻是門麵,他之所以能在1880年以後承擔起中國貨幣周轉的重任,一個大因素是他有以匯豐為首的外資銀行做靠山。匯豐拆票,錢莊才能周轉。匯豐如同央行,全國銀根奇緊,央行責任重大,大家不指望央行還能指望誰?可是偏偏辛亥革命後,匯豐他們的行為模式也變了。央行之所以有力量,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工業化沉澱了本來就不多的資金其次士大夫的行為模式變了。前清時候,士大夫辦實業的不多見。一般都是官辦,士大夫的股份作為商股夾雜在裏麵。存款也是唯恐人家知道,偷偷摸摸地存在洋商銀行裏。有的連家人都不告訴。李鴻章死後,天津匯豐給出150萬兩存款。李經方拒收,認為他父親在匯豐的存款絕不止這點。大清一倒,這些就都漂白了。可以拿出來用了。幹什麽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第五章:以匯豐為軸心的中國白銀外匯體係的崩潰這樣一個精巧設計的體係,從1900直到1930年,運行了近30年,崩潰了。怎麽會崩潰的?要慢慢地敘述。白銀和外匯是二個各自獨立又相互銜接的循環圈,要循環的下去,需要滿足一些條件。一個,外匯缺口必須要有人來填補,這個貌似沒有問題呀。所謂外匯無非是英格蘭銀行發出的數字符號罷了。這樣的符號當時在全世界大量遊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5.總結日本這一節寫得太長了,不過日本對於戰前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也的確影響巨大,不得不說明白。好,讓我們最後再溫習一遍全節的要旨:第一層麵,是順差,這個順差能匯就要匯出去。這要求外匯配套,外匯配套那是英國人的絕活。不然隻有買黃金運出去。以前沙遜在天津就是這樣幹的。自打匯豐開到天津沙遜就靠匯豐了。一張匯票匯出。但是英國人既使照顧得到日本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