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40

(2016-10-04 06:14:43) 下一個

第二小節:匯豐行為模式的改變導致金融周轉遲滯

說到周轉,就想到錢莊。不過錢莊隻是門麵,他之所以能在1880年以後承擔起中國貨幣周轉的重任,一個大因素是他有以匯豐為首的外資銀行做靠山。匯豐拆票,錢莊才能周轉。匯豐如同央行,全國銀根奇緊,央行責任重大,大家不指望央行還能指望誰?可是偏偏辛亥革命後,匯豐他們的行為模式也變了。央行之所以有力量,要靠政權的支持,沒了政權,匯豐變了,變得缺乏安全感,以前的那種放款的自信沒有了。辛亥革命一爆發,匯豐即刻停止了拆票業務,強行清結手中的莊票,索要抵押,搞得上海灘人人自危。這樣的搞法,以前匯豐也幹過,收緊骨頭,讓上海金融界哇哇亂叫,逼得清政府出麵承認民間的拆票為政府債務,於是危機過去了。可是這次匯豐自己也亂了陣腳,政府沒了。沒人出來擔保。沒有擔保,匯豐隻好自保,一路收緊銀根直到1915年。

拆票這個工具是匯豐自己放棄的,開始隻是臨時措施,以後一直沒有恢複。除了停止拆票,自己廢了自己央行的地位外,業務上它越來越傾向於抓緊現銀。賣出匯票,要現銀;存款,不管是私人賬戶還是公司往來戶都要求現銀。現銀匯票?嗯,可以,不過要12點前解到,過期不收。那洋行做銷售,不可能朝南一坐,銀貨兩訖,總要放賬的嘛,不然怎麽辦? 洋人之間都不好商量,開始是十日莊票拒收,後來連五日的都拒收,逼得洋行到華商銀行開戶往來。更有甚者,拒絕向工商業放款。英國銀行傳統上的確隻做短期融資,長期的工商業融資那是資本市場的事,要麽各種流動性好的債券也是英國銀行的最愛,總之資金不能擱死。這樣的英式銀行的作派到了1911年,當中國工業化運動興起的時候你就不合時宜了嘛。所以士大夫們紛紛提存,轉向華商銀行開戶。因此辛亥革命後的洋商銀行雖然看著還是那麽體麵風光,其實日子比以前難過,唯一的指望就是抓住政府,趕緊塞給它貸款。就是說匯豐們還是想往中國經濟裏注入白銀,但是他打算換種方式來幹這個事。

北洋政府的外債像個啞鈴,中間(一戰)細,二頭(1913,1917-1922)粗。1913年那頭是善後大借款,主要是應付前清的舊欠。1917年到1922年共借債2.81億兩。外債本息支付1.77億,差額1.04億兩。看起來注入了不少的白銀,但是市麵上感覺不到。本來絲,茶,土貨的收購都是錢莊站在第一排,融通拆借,匯豐起個幕後作用。如今匯豐停止拆票,錢莊無錢融通貨莊,洋行。偏偏鄉下人還伸手要銀元。季節又不等人,匯豐們隻好赤膊上陣,跳上前台。絲,繭押款指的是洋商銀行以絲,繭做抵押直接向洋行或者華人貨莊發放短期銀元貸款,目的是為每年四,五月份開始的絲繭上市提供融資。整個20年代四,五月間的絲繭押款平均達1500萬銀元。這還沒算冬季的花,糧收購。匯豐們雖然白銀積存不少,但是銀元不多,逼急了洋商銀行反過來向錢莊拆票,三萬五萬銀元的都要,將錢莊的現大洋收羅一空。這真是作繭自縛,自尋煩惱。20年代上海乃至全國的資金極端緊張是匯豐們改變白銀周轉方式後的直接後果。一句話,它效率不彰。

央行往經濟實體裏注入貨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公開的貨幣市場,隻有這樣注入的貨幣才能有效,合理地分配到社會中去。這個市場中國現成有,就是錢業,(1897年後還有華商銀行)組成上海拆借市場。辛亥革命前的所謂拆票就是匯豐向這個市場注入貨幣的行為。辛亥革命後這個現成的市場,匯豐們基本不用了。[1]它轉為向政府貸出白銀。政府再作為軍費,行政費的使用注入社會。這樣的一個貨幣循環模式的轉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深遠。且不說政府行為遠不如公開市場能對資金作有效,合理的分配。僅就運行來看,它就不能做到循環往複。以前洋貨到上海,堆在貨棧裏,華商憑莊票提貨,洋商將莊票解進匯豐收款,錢莊有款則解,無款則拆票,等於匯豐放款。拆票一下來就等於放款通知書下來了,錢莊馬上再寫出莊票,華商再去洋行提貨,真是貨如輪轉。現在呢,要靠政府采購,政府用現銀向華商采購,華商用現銀向洋行提貨,洋行以現銀解進匯豐。前腳剛放出去的白銀,一圈轉下來就又回歸匯豐了。這樣的做法,這個貨幣匯豐們放不出去,出去了也走不遠。那麽第二圈怎麽辦,還得靠政府借款,偏偏那時的政府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不停頓地大規模借款在中國當時的政治環境裏不容易做到,而且抵押物也越來越少。沒有抵押,匯豐們還有興趣往政府口袋裏塞銀子嗎?1920年匯豐們手中又積累了不少白銀,於是組成了第二次銀行團,指望再像“善後大借款”那樣幹一票。結果種種原因,正式借款一分都沒借出去。要說1913年袁世凱時候的中國政府還有點前清的樣子,1920年以後的中國政府對英國人來說則完全是個陌生的,不知何謂的政府。英國人對這樣的中國政府不能理解,無法互動。白銀靠政府貸款來注入這條路,走到1925年走成了條死路。

對於匯豐的這種轉變,我一直難以理解。按理英國人海盜出身,對風險不應該很在乎的。不是有句什麽爵士的名言嗎?“貸款收不回來,好過從來不貸款”。或許帝國的末代子孫,其行為就是和開國祖先反著來的?或許傑克遜爵士的影響巨大,即使他退休了,後來的經理人還是生活在他的陰影裏?因為舍棄公開市場而轉向政府,從根本上違背了大英帝國的統治理論,那就是市場經濟,自由貿易。你這個票,拆和不拆,一本市場,收放自如,權柄在我。負麵嘛,無非是風險。這風險能有多大?辛亥革命後上海市場總拆票量大概千把萬規兩白銀,匯豐們占800萬規兩。其中出問題的隻有葉澄衷的300萬規兩。就這都有葉家的房地產擔保,拖拖拉拉地到了1926年也還清了。當時匯豐手中的白銀存量相當大,1913年匯豐銀行存款加賣出票據的金額達到3億港元,合2.16億兩。這樣大的白銀壓力,就區區300萬的壞賬,還有上海的房地產擔保,你就怕得不敢放款了?再說如果你一心一意地做好了最後貸款人這個角色,哪裏會有風險?有過央行倒閉的先例嗎?不錯,向政府貸款,關稅,鹽稅作保的確一點風險都沒有。但是你把自己攪進了政治裏去了,你要承擔政治風險。這個不知道要比壞賬風險凶惡多少倍呢!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國民革命,中國越來越走向民族主義,外債賠款變成了政治迫害,經濟剝削的同義詞,你匯豐不過就是想往中國經濟裏注入貨幣嘛,何苦趟政治的渾水,吃力不討好呢?

而且政府貸款替代商業貸款,從技術上來講,匯豐也是受牽製的,不是想放款就放款的。銀行團是個聯合機構,規定了大家步調一致,不能單獨行動。一戰後日本的發言權大大增加了。二次銀團為什麽放不出款?因為一開會,日本就橫加阻擾。日本為什麽要阻擾放款?因為一戰期間日本趁銀行團無暇他顧,私自向段祺瑞放了大約1.45億日元的款。因為是私自放出去了,沒有擔保,段一下台,後任就不認這個賬了。那日本還不大鬧?欠賬不還,後債怎麽借?日本一票否決,匯豐想借也借不出去。最後,從效果上來看,這種通過政府開支來向經濟注入貨幣的方式,也越來越無效了。二次銀行團借款條件裏有那麽奇怪的一條:這個款你政府拿著隻能用於實業,不能用來發軍餉,買軍械。怎麽回事?1913年善後借款裏沒這條呀,難道洋人們打了一仗,變得和平主義了?那還不是因為到了1920年那麽多白銀注下去,中國經濟仍然資金繃緊,轉動不靈。原因呢?英國人肯定調查了,得出結論:軍費開支用去的白銀周轉性最差。所以跟北洋政府挑明了,我這個款你不能拿去做軍費。那不用來發軍餉,北洋政府要你這個款何用?所以為什麽說到了1925年,這條通過政府之路走成了一條死路。看看下麵的外債表就明白了。

日期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外債(萬兩)

4050

4550

3410

1820

1020

780

240

6880

 

你看20年,21年都是4000多萬兩,就這個速度,洋人還不滿意,要組織銀行團加大貸款的力度。可是它達到了目的了嗎?沒有,不但沒有增加貸款,反而本來那個4000萬的量都保不住了。26年最慘才240萬。

所以英國人什麽時候最懷念前清?1926年。看過一些英人之間的通信,回憶錄, 25,26年之間他們對中國的敘述都非常困惑,帶著傷感。覺得這個國家不可理解。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終歸大清般的統一。沒有統一的政府就沒有債務對象,沒有債務對象就沒有白銀的周轉,沒有白銀的周轉就沒有流暢的貿易,沒有流暢的貿易就沒有大英帝國的利益。但是這還不是傷感的唯一原因。英國人,特別是在華呆了幾十年的老人,一般都對中國文化和曆史有所了解,堅信統一一定會到來。聽他們的說辭:”我隻能寄希望於普通的中國人民,寄希望於他們與生俱來的美德。” 或者“你們中國終有一天會重新統一,可惜我看不到這一天了。”問題不是中國有朝一日會重新統一,而是統一後的中國是不是一個對英國友好的國家。五卅運動以後,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向火山一樣的爆發出來,直接衝擊著英國人的心靈。梁園雖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中國也許能再統一,可是大清永遠過去了,伴隨而去的是英國人的好日子,這才是傷感的地方。

可以這麽來說,辛亥革命以後,以匯豐為首的洋商銀行仍然是向中國經濟裏注入白銀的主要力量,但是已經不能控製這些白銀的有效,合理的使用,其注入的量也越來越少。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匯豐正在逐漸失去了其在中國的央行地位,除去隱秘的外匯墊款的責任,它在表麵上僅執行了一個貨幣兌換的功能。從這時起,中國人自己的銀行連同日本銀行成為中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從這裏出發扯開來講那就是中國的工業化,又是一篇大文章。打住算了。本文還是專注於白銀和外匯的平衡。

 

[1]以後對華商行莊的拆票一直有,但是不像以前那樣是一種製度,一種常態。以後華,洋之間互相拆票,地位變得平等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簽證的實施應該在二次大戰之間吧。俄國革命白俄到處逃命,沒聽說要簽證呀,但是到了二戰之前,猶太人逃命的時候到處要簽證,上海就是因為不要簽證才來了3萬多猶太人。為什麽一戰打完了後忽然發明了簽證這玩意兒?我估計還是和一戰後的經濟形勢相關,世界範圍內的自由貿易崩潰了,大家都在搞貿易壁壘,那麽限製人員自由流動則是當然之舉。一戰後的自由貿易隻局限在英聯邦的範圍內。不知道當時印度或香港,東南亞去英國,澳洲要不要簽證。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真正需要簽證了是什麽時候,二戰前?我看過一本猶太石油大王的書,
他的家庭就是從安特衛普開車逃到法國,上船到摩洛哥,後來托一個在米國政府裏工作的親戚弄到去米國的簽證。
有一天陳漢生讀報,報上說某某人被捕,
他馬上買了張船票回上海,家都不敢回,真是訓練有素啊:)
估計上船下船前也沒有查護照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哈神探:那時的護照隻是一張紙,也沒有簽證這一說,都是想走就走。一戰前歐洲也是這樣。當時移民美國都是走了再說的。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1911-1927這段時間是很有意思的時期,很多事情可仔細咀嚼。
看陳翰笙的回憶錄,那時候從天津去日本方便的連護照都不需要,
買張船票就去了,跟一國有啥區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