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多倫多--上海:安檢:脫外套、鞋子、皮帶。加航,波音777-300,一塊換氣隔板鬆落,發動機噪音較大。飛行13小時,整個飛行比較平穩,無大幅度起落;一次飲料、一次早餐、兩次正餐。食物量及配置比東航略差,但有中國大齡空姐服務。加拿大空姐和空哥服務不錯,中國大齡空姐會中英文雙語;電視錄像好看;衛生間比較幹淨,有兩次失物招領廣播。上海--武漢:安檢:不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從網絡中免費下載軟件:psiphon3.rar(這是一個rar壓縮文件);

2,自己的電腦中要有rar解壓程序;

3,打開psiphon3.rar程序(點擊),就會出現psiphon3.exe執行文件;

4,直接點擊psiphon3.exe,這個程序就會自動安裝在電腦中;

5,電腦右下側出現psiphon3的對話框,並且顯示“SSHsuccessfullyconnected”即可;

6,打開文學城網址:http://blog.wenxuecity.com/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當今世界電影界,最異想天開、最富有創意、最能打動觀眾的科幻片,莫過於美國科幻片了。可要探討為什麽美國科幻片具有如此特色,除了美國科技發達、美國人思想開放之外,是否還有其它因素呢?筆者認為:有!這個東西,就是《聖經》!《聖經》成文於2000多年前,其中的神話故事可能更早。裏麵的很多故事對於美國科幻片到底有哪些啟迪呢?下麵試舉兩例來說明。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某非官方網站報道,由於美國的一些城市,慣用“哥”來自稱,比如:Chicago(芝加哥)、SanDiego(聖地亞哥)、Vigo(維哥)、Otsego(奧特希哥)、PuertoRico(波多黎哥)等等。這樣就似乎顯得美國很偉大的樣子。可實際上,看看城市的曆史:芝加哥是1833年建市,多倫多是1750年建市。這讓多倫多感覺十分不爽!於是,有的華人建議:將“多倫多”更名為“多元哥”。從多元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1-12-18 14:13:18)
昨天晚上,朋友們在一起聚會,迎聖誕節。因為約好了時間,地點在我家。我早早就準備了很多湖北的食品。湖北人喜歡在吃麵條或其它佳肴時,放一些“肉碼子”。就是用豬肉、香菇、黑木耳一起炒的醬。但這個吃熱的比較好,現炒現吃。朋友們在客廳等,我一時慌張,醬油倒多了,整個鍋裏一團漆黑。一嚐,簡直無法入咽!如果重新來過,又得半個多小時,可朋友們都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吃“寶塔糖”的故事很古老了。那時候,國營商店的點心,有這樣一些:雞蛋糕(外型有點像西方的Muffins,瑪芬或小鬆餅)、蛋心圓、米子糖(爆米花做的塊塊食品)、水果糖、薄荷糖(方塊的)、牛皮糖(喜歡自己用兩根簽子攪拌)、山楂片、堆燒餅子(小圓燒餅)、九黃餅、麻果或麻條(有芝麻的甜麵食)、麻花、京果(白糖包裹的甜麵食)、糖稀饊子等等。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12-16 05:19:11)
最早吃的水果,都是罐頭水果(我們稱之為“聽子”)。記得母親生病住院時,親朋好友都送那個。一般都是蘋果、梨子、桃子、桔子,其它的好像沒有了。“聽子”有用鐵皮製成的,但多數都是玻璃瓶子,有一個鐵皮蓋子,裏麵還有一個橡膠圈。那時候沒有專門的開啟器,每次都是父親用菜刀把鐵皮蓋子“切開”,用湯勺把水果片片弄出來,我們才能吃。這種“聽子”似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2-15 18:16:02)

一年一度、盼望已久的聖誕節大聚餐,今天下午6點鍾終於開始了。其實,按照計劃,應該是6點鍾開始。但5點左右,有不少同事要趕回家接孩子,所以,聚餐活動實際上5點左右就開始了。這個聖誕節大聚餐,也不是我們一個實驗室舉辦的,而是6、7、8、9四層樓的10幾個老板聯合舉辦的,當然還有大樓管理部門的部分人士。目的是通過這個活動,增加同事、同行之間的相互交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海外華人要在海外生存,必定要與當地政府打交道,融入當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因此,或多或少地接受西方思想是必然的。有些西方思想來自西方文化、風土人情,有些則來自當地的行政法規、法律條款。下麵列舉一二:1,人權觀。在國內,中國人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機會、或者說根本不知道考慮這個問題(當然,現在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在海外,華人們幾乎都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1-12-14 18:32:15)
豬肉是最大眾化的肉食了。小時候就愛吃豬肉,因為買豬肉是要憑肉票的,每人每月半斤豬肉的計劃。每年春節前夕,每家每戶拿著戶口本去居委會領肉票,一人一大張12小張,上麵印刷了月份。我們家4個人,剛好就是每周吃一次豬肉。憑戶口本領取票證時期,除了領豬肉票,還有糧票(買大米)、油票(買香油、菜油)、魚票、糖票、蛋票、布票、肥皂票(那時候沒有洗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31]
[332]
[333]
[334]
[3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