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係兼任教授劉德海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記者 黃筱筠)賴清德“走進白宮”說法引起美國質疑,還能獲得美國認同?過境可能有機會前往華府嗎?台灣政治大學外交係兼任教授劉德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賴曾說過他是“台獨”務實工作者,最近又說要“進到白宮”,中美關係雖是對抗,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台中市長盧秀燕主持市政會議。(中評社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5月23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防疫政策解除,新冠疫情卻有升溫趨勢,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表示,台中疫情有上升跡象,本周台中市確診人數增加三成,呼籲市民注意,加強自身防疫意識。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中評社束沐攝)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記者 束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日前赴上海參加“紀念汪辜會談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期間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專訪。趙春山認為,2024選舉對台灣來說,的確麵臨和平與戰爭的重大選擇。他指出,有“九二共識”就能恢複兩岸溝通、增進兩岸和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國民黨2024大位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中評社楊騰凱攝)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記者 楊騰凱)針對2024競選主軸,中國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24日表示,這段時間黑道泛濫、詐騙猖獗,政治與黑金掛勾,如果無法保護人民,談安居樂業都是多講的,會帶著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全力壓製治安問題。先安內再攘外,讓台灣越來越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蔡政府阻兩岸觀光扯賴清德後腿,誰得利?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大陸日前恢複旅行社經營台灣居民到大陸團隊遊業務,讓台灣觀光業者振奮不已,卻立即被蔡政府潑了一盆冷水。台“觀光局”宣布,禁止旅行業者接待及組團前往大陸的“禁團令”還不會解除。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係副教授張福昌。(中評社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記者 鄭羿菲)美國在G7同意西方國家提供烏克蘭F16戰機。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係副教授張福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目前俄烏戰爭依然和談無望,但烏克蘭在防空已有一定成果,未來若獲F16進一步取得防空優勢,可能“以戰逼和”,逼得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得不上談判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全球廣泛關注的中國與中亞五國峰會日前在西安成功落幕。作為本屆峰會的成果之一,在峰會上發表的《西安宣言》特意提及了中吉烏鐵路將加快落地建設。宣言指出:應鞏固中亞作為歐亞大陸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加快推進中國-中亞交通走廊建設,發展中國-中亞-南亞、中國-中亞-中東、中國-中亞-歐洲多式聯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澳貿易部長法雷爾今年2月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視頻對話   中評社華盛頓5月23日電(記者餘東暉)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雷爾最近訪華,標誌著在莫裏森時代被凍結的中澳關係基本上化凍。但是,麵對美中戰略競爭愈演愈烈的格局,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何去何從?澳大利亞戰略專家認為,當前澳政府的對華政策仍是由軍事和安全規劃主導,一邊倒完全支持美國對華所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兼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   中評社來賓5月10日電(記者陸文煜)韓國總統尹錫悅日前於訪美行程中,接連言語挑釁中國、朝鮮、俄羅斯,引發韓國國內和國際社會較大關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兼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對中評社記者表示,尹錫悅此次訪美有單向性、政治性、象征性及威脅性四大特點,《華盛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新聞網站5月7日報導,美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印度的國家安全顧問將討論一項重大聯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建設項目包括鐵路網絡和中東地區港口航道建設。這項計劃將印度納入其中,將形成一個鐵路和港口相互連通的網絡。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