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就在中國走出疫情歡度春節之際,美國網媒發出一條爆炸性新聞:美國國會眾議長麥卡錫計劃於春天竄訪台灣。和此前拜登政府一度反對佩洛西竄台不同,這一次美國國防部頗為積極主動。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穩定。現在世界仍處於動蕩之中,挑戰巨大:俄烏衝突愈演愈烈,歐美經濟處於衰退邊緣,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株已席卷美國,正向全球蔓延,氣候變化也日益劇烈。急需兩大國攜手應對。去年8月佩洛西竄台曾引發中美前所未有的對立和台海緊張。兩國關係在G20中美元首會晤後才重新穩定下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月5日首度訪華,財長耶倫也將在不久後到訪中國,雙邊關係明顯改善。然而,此時麥卡錫在繁忙的國會會期中急切的故伎重施,意欲何為?
首先,這是針對正在改善的中美關係。此消息距布林肯訪華隻有不到兩周,對正在緩和的中美關係有著難以估量的破壞效應。顯然共和黨以及某些政治力量幷不讚同拜登政府既競爭對抗也接觸合作的對華政策,所以在中美關係觸底反彈的關鍵時刻發難。由於國會也是美國政治權力的組成部分,它的行為自然有外交效應,也會影響到國與國的關係。
圖破壞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
第二,中國走出疫情後,經濟必然重新高增長。一方麵將會拉動全球經濟?複蘇,吸引全球資本,進而鞏固中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地位,同時也將刺激原材料價格上漲。這都是美國不願看到的。所以此時美國放風,升高台海風險預期,試圖影響國際資本對中國的信心,減少乃至暫緩投入,或者已投入的也要考慮分散風險。這自然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負麵影響。
第三,與中國脫鉤是美國對華戰略,而且它要能迫使歐洲盟友加入,唯一的辦法就是製造台海衝突。就如同隻有俄烏衝突才能廢掉歐洲支持的北溪管道。一旦美國達到目的,就可以成功的使中俄和歐洲分離、對立,相互削弱,再也無法形成合力。美國的全球霸權也就高枕無憂了。
2022年12月,中歐相互製裁再次到期。但和2021年不同,歐洲沒有宣布延續,中方也沒有任何回應。顯然雙方達成默契,低調翻過這一頁,重新出發。但這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一定會加以破壞,此時放風,也有這個考量。
第四,就是對台灣地區選舉的影響。2023年台灣地區進入選舉季,此前民進黨在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慘敗,前景非常暗淡。麥卡錫竄台以及可能引發的大陸強烈反應,將有助於拉抬民進黨的聲勢。在美國看來,隻有民進黨執政才能有力配合遏製中國的戰略。
另外還有一個外溢效應。即對俄烏衝突的影響。歐美都在預測俄羅斯將在春季發動新的攻勢。此時放風肯定會影響到俄羅斯的決策。而且共和黨把精力放到台灣,製造爆炸性事件,客觀上轉移了美國和國際社會的焦點,當然也等於幫了俄羅斯一把。至少在俄羅斯看來,這預示著中美對抗必然升級,美國自然要分散力量。當然這種影響或者促使俄羅斯等一等看一看,或者借機加大攻勢,未必一定會降溫。
最後要說的是,拜登政府立場的變化。一是拜登知道反對也沒有用,同屬民主黨的佩洛西竄台他也阻止不了,更別說反對黨。二是民主黨在國會是少數,拜登政府需要共和黨的支持才能通過法案,所以他也斷不會為了中國而得罪共和黨。再說今年美國也進入選舉季,對華強硬有利於選票,他不想給對手製造攻擊的口實。再說真要發生預想不到的事件,還可以把責任推到共和黨身上。
美國頻打“台灣牌”,要從更大的曆史視野去理解。自1949年以來,台灣對美國的作用一直在變化。冷戰初期,台灣充當“反共”前線角色。尼克鬆訪華後,台灣問題就成了美國和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冷戰結束後,台灣逐漸轉型為遏製中國大陸發展的棋子。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博弈日益成為全球地緣政治主軸,美國對台海政策從維持現狀到實質鼓勵“台獨”分裂勢力。本世紀二十年代也就是未來十年,歐美普遍認為中美將決一高下。對於中國而言,是如何在這十年繼續保持發展,完成崛起的最後一裏路。對於美國則是如何打斷這個進程。所以特朗普上台打貿易戰,拜登雖然是支持自由貿易的民主黨人,但他接任後不但沒有終止貿易戰反而又加碼開打科技戰。這就是理解麥卡錫上台伊始就急不可耐放風要竄訪台灣的原因。未來美國還會不斷出牌挑釁。
今天的美國在自己和世界麵臨如此之多的挑戰之際卻對中國如此急迫,無非是時間不在它這一邊。中國不僅發展得快,更重要的是美國內部問題非常嚴重。空前的政治鬧劇一再上演:2021年占領國會、2023年眾議長選舉難產。根據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不僅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中遙遙領先,支持度也高於拜登。如果再度當選,對美國的損害可想而知。
此時的中國,應該記取西方戰略家李德.哈特的兩大至理名言:一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保持冷靜。二是,應有巨大的忍耐。中國當下最大的考驗就是在保持發展、捍衛主權、網絡時代強大的民意之間做好平衡。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最大最後的考驗。
-----------------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3-01-30 10:23:58
這件事完全是美國國內政治需要,尤其是下屆大選。
隻要能給拜登添堵,共和黨現在什麽都願意做。美國如今已經撤出第一島鏈,因此在台海問題上沒有軍事能力,看看最近這個炒的紛紛揚揚的美軍可以慘勝的兵推,如今細節以及在160頁的報告中詳細解釋了,那些前提條件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因此一旦台海出現軍事危機,拜登政府就很坐蠟,畢竟處於劣勢,不派航母不行,派過去又嚇不住老共,還要防止擦槍走火,尤其是老共明擺著找茬兒開戰的架勢。
那麽就會成為下屆大選的槍。
兩黨如今沒有任何在國內議題上達成共識的基礎,唯一能合作的就是反中,這會成為撈取政治資本的最好方式。
在中國今年開放經濟恢複後,這些政客都會被企業界綁架換一種口氣,民主體製的特點。
2024年台灣大選,如果民進黨能連任,武統就是進入倒計時。因為這意味台灣民眾不在乎台獨,和統客觀上失去基礎,那麽大陸也就會放棄和統,進入武統程序。
誰願意被鎖在牆國裏聽這頭蠢豬喋喋不休喊叫“大國崛起”?
隻要能給拜登添堵,共和黨現在什麽都願意做。美國如今已經撤出第一島鏈,因此在台海問題上沒有軍事能力,看看最近這個炒的紛紛揚揚的美軍可以慘勝的兵推,如今細節以及在160頁的報告中詳細解釋了,那些前提條件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因此一旦台海出現軍事危機,拜登政府就很坐蠟,畢竟處於劣勢,不派航母不行,派過去又嚇不住老共,還要防止擦槍走火,尤其是老共明擺著找茬兒開戰的架勢。
那麽就會成為下屆大選的槍。
兩黨如今沒有任何在國內議題上達成共識的基礎,唯一能合作的就是反中,這會成為撈取政治資本的最好方式。
在中國今年開放經濟恢複後,這些政客都會被企業界綁架換一種口氣,民主體製的特點。
2024年台灣大選,如果民進黨能連任,武統就是進入倒計時。因為這意味台灣民眾不在乎台獨,和統客觀上失去基礎,那麽大陸也就會放棄和統,進入武統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