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犯了三個戰略錯誤。
第一個錯誤犯於1990年。
1990年的意義在於那是冷戰結束的一年。那一年西方歡天喜地,我親眼見證了當時的歐洲與美國沉浸在勝利的情緒裏,因為他們說:“嘿!我們沒開一槍就贏了冷戰,實在是太棒了!我們是如此強大!我們是如此偉大!”然後弗朗西斯·福山寫了著名的文章——所謂的《曆史的終結》——來回應這種勝利的情緒。
那篇文章把西方和美國害慘了。因為那時中國和印度正在慢慢蘇醒,而這篇文章讓西方放鬆警惕,沉沉睡去。
第二個戰略錯誤是在2001年。
2001年發生了什麽?如果你問美國人,他們會說2001年發生了9·11。那是由本拉登及基地組織策劃的針對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紐約的世貿中心在2001年被徹底摧毀了。因為9·11,美國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深陷戰爭泥沼。
美國人沒有注意到,2001年更重要的事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因為根據西方經濟理論,當中國突然向全球經濟體係注入8億新的勞動力時,顯然這將造成創造性的破壞,顯然很多美國人會因此失去工作。美國經濟學家大衛·奧托記錄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美國就業崗位的流失情況。這就是國際經濟競爭。
不幸的是,美國的精英們並沒有注意到美國工人階級所遭受的痛苦。正是由於這種工人階級的巨大不滿,特朗普得以於2016年當選為美國總統。這不是第二個悲劇性的錯誤嗎?
美國的第三個戰略錯誤犯於2014年。
2014年發生了什麽?最好的描述方法是比較美國和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份額。
1980年,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占世界經濟總額的四分之一,中國占2.2%,中國的經濟體量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然而到2014年,美國所占的世界經濟份額已經下降到16%左右,中國所占的份額已經超過了16%。這就意味著中國超過了美國。
這是個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本給美國人敲了警鍾——“我們必須調適心態適應新的世界秩序,我們現在不再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你知道在美國,任何領袖,無論是政治領袖還是知識分子領袖,都不可能公開討論美國成為世界第二這件事。
美國曾經有過非常優秀的戰略思想家,比如亨利·基辛格、齊比涅夫·布熱津斯基、喬治·肯南。可悲的是,當美國從第一大國變為第二大國家時,已經沒人來指導美國如何在這個新世界裏自處了。
我認為這三個重大戰略錯誤可以解釋為什麽今天的美國人覺得十分困惑,並且對所處的世界沒有安全感。
至於中國,中國采取的一些戰術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我認為在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看到美國和歐洲經濟在這場危機中表現得多麽糟糕,而中國經濟不但平安度過了這場危機,還持續顯著增長,這時一些中國人的心態變了,在處理與鄰國的關係時也不再如以往那般溫和。因此一些鄰國對中國的行為感到震驚。
好在這種情況很快得到了糾正,中國政策製定者很快改變了方向。現在我們看到在經曆了一段略微艱難的時期之後,在經曆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有了很大改善。
當今世界充滿挑戰,所以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就會開始憂心忡忡,這是非常自然的。我們住的地球村並不大,如果村裏的一棟房子變得越來越大,地球村的其他居民開始擔心“這房子已經這麽大了,未來它會不會還要擴張?”因此,中國應學會體諒鄰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