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密室裏”的28點新計劃:一場新風暴吹向烏克蘭?

“密室裏”的28點新計劃:一場新風暴吹向烏克蘭?

文章來源: 上觀新聞 於 2025-11-23 15:27:1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密室裏”的28點新計劃:一場新風暴吹向烏克蘭?

華盛頓正在翻弄地緣故事的新一頁。

10月美俄布達佩斯峰會臨陣“告吹”、美國追加製裁,一度讓外界以為特朗普的天平正在遠離俄羅斯。但過去幾天,華盛頓拋出的28點新計劃打破所有猜測。

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烏將在瑞士就此展開談判,英法德及歐盟官員將參加。有評論稱,與其說是“和平方案”,不如說是美國試圖為俄羅斯的“既成事實”蓋上確認章。

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強調,當前方案並非最終版本。對其他各方而言,這或許隻是另一場風暴的開端。

“密室方案”

19日前後,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已批準一份由美俄秘密起草的28點新計劃,旨在結束俄烏衝突。

起草團隊陣容醒目——特朗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國務卿魯比奧、特朗普女婿庫什納,以及俄方代表德米特裏耶夫。

計劃框架由三大支柱構成:凍結現有戰線、烏克蘭承諾中立、俄羅斯重返國際體係。

計劃細節更為鋒利:烏克蘭須撤出東部頓巴斯地區、削減軍隊、放棄加入北約,並在100天內舉行選舉;作為交換,將獲得美歐提供的“強力安全保障”。俄羅斯則需與烏克蘭及北約簽署互不侵犯協定;西方製裁可逐步解除,部分凍結資產將用於烏克蘭重建。

20日,美國陸軍部長德裏斯科爾親赴基輔向澤連斯基遞交提案。會後有匿名官員透露,烏方將其視為未來談判的“起點”。

在華盛頓的敘事中,這是“現實主義”的體現;而在烏克蘭觀察人士眼裏,這近乎“超現實的嘲弄”。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認為,這份計劃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在於,它完全契合特朗普政府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貫思路——先與俄羅斯捋順框架,再將方案交由歐洲和烏克蘭接受,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優先。

意料之外則在於美國的決心與力度。它首次提出覆蓋戰後歐洲安全的“大框架”,遠超停火、緩和對俄關係範疇;對烏提出更苛刻條件,包括“100天內選舉”等觸及主權的條款;幾乎滿足了俄方早期提出的“去軍事化”和“中立化”目標。

“如果按此計劃執行,烏克蘭將輸得很徹底。”崔洪建說。

克製背後

新計劃拋出後,美國副總統萬斯與澤連斯基通話近一小時。澤連斯基尚未與特朗普通話,但他預計近日將連線。外界認為,這或是一場艱難對話。

21日,特朗普為烏克蘭設下“最晚27日接受”的期限。同日,澤連斯基發表講話稱,國家正承受空前壓力,麵臨“尊嚴與關鍵夥伴”之間的兩難抉擇。

有美國學者直言,特朗普擅長拿捏他人軟肋。眼下,烏克蘭國有核能公司爆出貪腐醜聞,多名內閣高官辭職,澤連斯基親信亦受牽連。戰場形勢同樣吃緊:俄軍空襲不斷,全國多地輪流停電。

澤連斯基幾乎走投無路:如果拒絕美方提議,一旦美國抽身,歐洲無法替代其在衛星、情報等關鍵領域的支持,烏軍將節節敗退;如果接受,則麵臨主權受損、領土讓步,政府可能會垮台。

與烏克蘭同樣陷入窘境的還有歐洲。拿著過時的“舊劇本”,歐洲屢屢被排除在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之外。這次也不例外。

無論澤連斯基說“是”還是“否”,歐洲都站在同一個戰略十字路口:缺乏統一政策、缺乏自主安全理論,也不再享有美國的可靠護罩。

連日來,歐洲多國領導人積極協調內部立場。但現實冰冷而清晰:未來數年,歐洲或將麵對一個俄羅斯主導東部、烏克蘭被持續削弱的大陸。

22日,歐洲多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提出的28點方案可視為“起點”和“草案”,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外界注意到,歐洲方麵雖在聲明中表達反對和警惕,但總體反應較為克製。

崔洪建分析稱,歐烏之所以沒有強烈反對,或與美方姿態嚴肅、方案內容全麵,令歐烏措手不及有關。歐洲需要時間消化、統一立場,並尋找可以反擊的漏洞。此外,他們也在拉攏英、加、澳等與美國立場不完全一致的國家。

“過去一段時間,歐烏一度以為美國站到了自己一邊,但結果隻是被美國的聲東擊西‘擺了一道’。”崔洪建說,美方不僅想壓服烏克蘭,也有施壓歐洲、迫使其放棄施加影響力的考量。歐洲不僅被排除在計劃起草過程外,最終方案也沒有其立足之地。

從看似“贏家”俄羅斯的角度看,總統普京21日回應稱,計劃可能成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基礎。

崔洪建注意到,俄羅斯表麵上受益較大,但也表現得較為謹慎,並非完全放心。

“一方麵,它會密切關注美國內部分歧和歐美矛盾是否帶來變數。”崔洪建說,另一方麵,它也對“北約可在俄破壞協議時為烏提供安全保障”等條款心存疑慮。

新的較量

然而,博弈的塵埃遠未落定。

與前一天的最後通牒形成對比,特朗普22日再次“搖擺”。他在回答提問時表示,當前方案並非最終版本。

按計劃,23日,美烏將在瑞士舉行28點新計劃談判。美方代表包括威特科夫、魯比奧;英法德安全顧問也將出席。會談前景備受關注。

崔洪建結合新計劃給出整體判斷:美俄與歐烏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上仍存根本分歧。

一方麵,美俄著眼全球戰略,將烏克蘭視為局部戰場,從全局利弊出發構思全麵解決方案。

“美國真正關心的並非烏克蘭,而是全球戰略調整。”崔洪建指出,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國內對烏克蘭的主流態度已發生變化,不願意持續為烏克蘭“燒錢”,核心目標是從烏克蘭抽身,將資源轉向周邊安全和亞太地區。

特朗普認為,無需借烏克蘭危機持續消耗俄羅斯,可以通過交易的方式處理對俄關係。

另一方麵,歐烏立場截然不同。

“他們以保障烏克蘭利益為前提,傾向於把問題拆解,尋求漸進式解決。”崔洪建說,但這種局部路徑顯然與美國的“大框架”難以合拍。

在此情形下,“28點新計劃隻是開啟了各方博弈的新階段。”崔洪建提醒,最終能否落地,或取決於三個“多大”。

美國國內能凝聚多大決心和意願?特朗普的強勢不代表國內達成共識。新計劃涉及國內政治交易,已引發內部爭議。如果歐烏的反彈影響到共和黨中期選舉選情,美方立場可能後退。

歐烏能抗住多大壓力,能拿出什麽樣的反製方案?雙方現在最好的策略或是“方案對方案”與美國展開談判,拖延時間,再用新的利益交換改變特朗普的態度。

即便真的簽署,協議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部分條款可能涉及烏克蘭國內政治安排,如俄語地位、選舉安排等,需經烏歐內部程序批準。若一方過度讓步,往往不能帶來持久和平,隻會導致“和平流產”。

“國際關係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崔洪建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比起痛失"人口紅利", 扼住中國的真正"拐點"浮出水麵?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從太空看北極光!美國宇航員分享壯麗畫麵
力挺高市!日在野黨魁表態"無須撤回發言",怒批中國施壓
又吵起來!北京亮出“敵國條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當年也…




24小時討論排行

非常多人渴望對日開戰,為什麽?
高市早苗不甩中國報複 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72%
黃海演習3連發 中國發布14天禁航令 實彈封鎖由南打到北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若撤回 政權就終結”!高市堅持“台灣有事”說
《共同社》:中國拒絕明年1月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談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高市早苗"台海發言",後首次民調曝光,仍奪65%高支持率
英媒評選:全球“最令人向往國家”出爐 地表最酷
敏感時刻 日本南端島鏈大幅擴軍 小泉親自督戰
李強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搶拍合照失敗 學者曝原因
香港人照樣去日本!北京籲勿赴日,日媒:幾乎沒人取消行程
哪個國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網點名這國:無聊死了
“美國正考慮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0高端芯片”
不管你願不願意,中國在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美30歲女教師“付錢買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密室裏”的28點新計劃:一場新風暴吹向烏克蘭?

上觀新聞 2025-11-23 15:27:10



“密室裏”的28點新計劃:一場新風暴吹向烏克蘭?

華盛頓正在翻弄地緣故事的新一頁。

10月美俄布達佩斯峰會臨陣“告吹”、美國追加製裁,一度讓外界以為特朗普的天平正在遠離俄羅斯。但過去幾天,華盛頓拋出的28點新計劃打破所有猜測。

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烏將在瑞士就此展開談判,英法德及歐盟官員將參加。有評論稱,與其說是“和平方案”,不如說是美國試圖為俄羅斯的“既成事實”蓋上確認章。

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強調,當前方案並非最終版本。對其他各方而言,這或許隻是另一場風暴的開端。

“密室方案”

19日前後,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已批準一份由美俄秘密起草的28點新計劃,旨在結束俄烏衝突。

起草團隊陣容醒目——特朗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國務卿魯比奧、特朗普女婿庫什納,以及俄方代表德米特裏耶夫。

計劃框架由三大支柱構成:凍結現有戰線、烏克蘭承諾中立、俄羅斯重返國際體係。

計劃細節更為鋒利:烏克蘭須撤出東部頓巴斯地區、削減軍隊、放棄加入北約,並在100天內舉行選舉;作為交換,將獲得美歐提供的“強力安全保障”。俄羅斯則需與烏克蘭及北約簽署互不侵犯協定;西方製裁可逐步解除,部分凍結資產將用於烏克蘭重建。

20日,美國陸軍部長德裏斯科爾親赴基輔向澤連斯基遞交提案。會後有匿名官員透露,烏方將其視為未來談判的“起點”。

在華盛頓的敘事中,這是“現實主義”的體現;而在烏克蘭觀察人士眼裏,這近乎“超現實的嘲弄”。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認為,這份計劃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在於,它完全契合特朗普政府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貫思路——先與俄羅斯捋順框架,再將方案交由歐洲和烏克蘭接受,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優先。

意料之外則在於美國的決心與力度。它首次提出覆蓋戰後歐洲安全的“大框架”,遠超停火、緩和對俄關係範疇;對烏提出更苛刻條件,包括“100天內選舉”等觸及主權的條款;幾乎滿足了俄方早期提出的“去軍事化”和“中立化”目標。

“如果按此計劃執行,烏克蘭將輸得很徹底。”崔洪建說。

克製背後

新計劃拋出後,美國副總統萬斯與澤連斯基通話近一小時。澤連斯基尚未與特朗普通話,但他預計近日將連線。外界認為,這或是一場艱難對話。

21日,特朗普為烏克蘭設下“最晚27日接受”的期限。同日,澤連斯基發表講話稱,國家正承受空前壓力,麵臨“尊嚴與關鍵夥伴”之間的兩難抉擇。

有美國學者直言,特朗普擅長拿捏他人軟肋。眼下,烏克蘭國有核能公司爆出貪腐醜聞,多名內閣高官辭職,澤連斯基親信亦受牽連。戰場形勢同樣吃緊:俄軍空襲不斷,全國多地輪流停電。

澤連斯基幾乎走投無路:如果拒絕美方提議,一旦美國抽身,歐洲無法替代其在衛星、情報等關鍵領域的支持,烏軍將節節敗退;如果接受,則麵臨主權受損、領土讓步,政府可能會垮台。

與烏克蘭同樣陷入窘境的還有歐洲。拿著過時的“舊劇本”,歐洲屢屢被排除在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之外。這次也不例外。

無論澤連斯基說“是”還是“否”,歐洲都站在同一個戰略十字路口:缺乏統一政策、缺乏自主安全理論,也不再享有美國的可靠護罩。

連日來,歐洲多國領導人積極協調內部立場。但現實冰冷而清晰:未來數年,歐洲或將麵對一個俄羅斯主導東部、烏克蘭被持續削弱的大陸。

22日,歐洲多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提出的28點方案可視為“起點”和“草案”,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外界注意到,歐洲方麵雖在聲明中表達反對和警惕,但總體反應較為克製。

崔洪建分析稱,歐烏之所以沒有強烈反對,或與美方姿態嚴肅、方案內容全麵,令歐烏措手不及有關。歐洲需要時間消化、統一立場,並尋找可以反擊的漏洞。此外,他們也在拉攏英、加、澳等與美國立場不完全一致的國家。

“過去一段時間,歐烏一度以為美國站到了自己一邊,但結果隻是被美國的聲東擊西‘擺了一道’。”崔洪建說,美方不僅想壓服烏克蘭,也有施壓歐洲、迫使其放棄施加影響力的考量。歐洲不僅被排除在計劃起草過程外,最終方案也沒有其立足之地。

從看似“贏家”俄羅斯的角度看,總統普京21日回應稱,計劃可能成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基礎。

崔洪建注意到,俄羅斯表麵上受益較大,但也表現得較為謹慎,並非完全放心。

“一方麵,它會密切關注美國內部分歧和歐美矛盾是否帶來變數。”崔洪建說,另一方麵,它也對“北約可在俄破壞協議時為烏提供安全保障”等條款心存疑慮。

新的較量

然而,博弈的塵埃遠未落定。

與前一天的最後通牒形成對比,特朗普22日再次“搖擺”。他在回答提問時表示,當前方案並非最終版本。

按計劃,23日,美烏將在瑞士舉行28點新計劃談判。美方代表包括威特科夫、魯比奧;英法德安全顧問也將出席。會談前景備受關注。

崔洪建結合新計劃給出整體判斷:美俄與歐烏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上仍存根本分歧。

一方麵,美俄著眼全球戰略,將烏克蘭視為局部戰場,從全局利弊出發構思全麵解決方案。

“美國真正關心的並非烏克蘭,而是全球戰略調整。”崔洪建指出,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國內對烏克蘭的主流態度已發生變化,不願意持續為烏克蘭“燒錢”,核心目標是從烏克蘭抽身,將資源轉向周邊安全和亞太地區。

特朗普認為,無需借烏克蘭危機持續消耗俄羅斯,可以通過交易的方式處理對俄關係。

另一方麵,歐烏立場截然不同。

“他們以保障烏克蘭利益為前提,傾向於把問題拆解,尋求漸進式解決。”崔洪建說,但這種局部路徑顯然與美國的“大框架”難以合拍。

在此情形下,“28點新計劃隻是開啟了各方博弈的新階段。”崔洪建提醒,最終能否落地,或取決於三個“多大”。

美國國內能凝聚多大決心和意願?特朗普的強勢不代表國內達成共識。新計劃涉及國內政治交易,已引發內部爭議。如果歐烏的反彈影響到共和黨中期選舉選情,美方立場可能後退。

歐烏能抗住多大壓力,能拿出什麽樣的反製方案?雙方現在最好的策略或是“方案對方案”與美國展開談判,拖延時間,再用新的利益交換改變特朗普的態度。

即便真的簽署,協議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部分條款可能涉及烏克蘭國內政治安排,如俄語地位、選舉安排等,需經烏歐內部程序批準。若一方過度讓步,往往不能帶來持久和平,隻會導致“和平流產”。

“國際關係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崔洪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