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出生人口變化對教育領域產生較大影響。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出現了新特征:小學在校生規模已在2023年達峰,初中階段預計明年達峰,高中階段將在2029年達峰,高等教育學齡人口將在2032年達峰。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初中招生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94.12萬人,這也是初中招生人數連續四年增長。2024年,全國普高招生1036.2萬人,這也是我國普高招生首次突破千萬大關。比上一年增加68.4萬人;同期,中等職業教育招生454.04萬人,比上年減少30.75萬人。
應對即將於明年達峰的初中學齡人口和即將於2029年達峰的高中階段學齡人口,加大教育資源的調配十分關鍵。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製。近期出版發行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一書中,對“怎樣理解健全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配置機製”作出了詳細解讀。
其中,解讀文章指出,加強跨學段動態調整和餘缺調配。教育資源調配必須統籌考慮不同學段波峰前的較大壓力和波峰後的相對緩解,通過資源貫通銜接提高使用效益。要推動地方加強近期和中長期教育資源統籌配置,全麵打通縣域內小學和初中校舍資源共享途徑,因地製宜支持有條件的義務教育學校和普通高中就近共享校舍。對於新建義務教育學校,鼓勵探索按照普通高中有關標準建設,為學齡人口變化後優化調整預留空間。
另一方麵,近幾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數持續增長。其中,2021年首次突破900萬人大關,2024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2024年普高錄取率首次突破六成,達到了61.02%。
今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對推進縣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係統設計和全麵部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解讀時提到,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高中階段適齡人口將持續增長,預計2029年達到峰值。同時,隨著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人民群眾對接受良好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普通高中發展將麵臨學齡人口持續增長和普及水平持續提升雙重挑戰。
廈門大學經濟學係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近年來各地多措並舉,加大投入,擴大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同時,很多中專也可以招綜合高中班,普高的招生學校和招生人數上升,這樣一來也緩解了很多家長普職分流的焦慮。
近年來,各地推進普職融通改革,緩解普職分流焦慮,部分地區探索高二起分類培養。同時,多地不斷探索普通高中和中專互相轉學的通道,且持續降低普職互轉門檻,廣度和範圍不斷擴大。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教育局今年8月透露,根據省教育廳最新政策要求,全市正在積極推進以下改革舉措。在職普融通改革方麵,探索建設綜合高中,整合普通高中課程與中職技職課程,允許學生根據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升學路徑(普通高考或職教高考),打破傳統教育分軌模式。例如,今年起嵊泗縣已率先實施綜合高中試點,所有初三畢業生均升入嵊泗中學完成高一年級的普高課程學習,待高二年級起根據學生學業表現和自身發展意願實施普職分類培養,部分學生將進行中職、技職課程的學習,為學生們提供了普通高考與職教高考的雙向選擇通道。
山東省教育廳印發的《山東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互轉實施辦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各市按照“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形式,確定一定數量的全日製普通高中和全日製中職學校作為互轉學校,互轉學校的學生按照《辦法》進行互轉。根據《辦法》規定,山東全省全日製普高、中職在籍學生(含綜合高中班),可在普高與中職之間相互轉學。互轉原則上在縣域內進行,不得跨市域進行;中職轉高中,可安排在高一上、高一下學期末進行;高中轉中職,可安排在高一上、高一下和高二上學期末進行。轉學後不適應的學生可申請轉回原學校。
去年5月,浙江省溫州市發布的一則“新政”引發家長們的關注。該市教育局明確提出普高生和中職生之間允許互相轉學。其中共三次轉學機會,分別是高一第一學期、高一第二學期或高二第一學期結束前一個月。這意味著學生進入中職後還有轉至普高的機會,普高生也可選擇中職。
從2010年起,石家莊便開始了“普職融通共促發展”的嚐試。去年11月,石家莊市教育局出台了《石家莊市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融合貫通試點工作方案》規定,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石家莊市首批13所7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試點學校的學生,按照《方案》可實現學籍互轉、學分互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