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大城市的山姆代購掙的是想省下260元會員年費、“騎自行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的摳搜年輕人的錢,那麽這些不遠千裏把山姆商品“移植”回縣城的“優選”“甄選”們,隻是縣城中產踐行生活方式的中介。
作者 | 象樹
編輯 | 安菲爾德
題圖 |《很便宜,千裏馬超市》
如果要做一份年終總結,山姆會員店門口的代購冷櫃車,大概會交出一份足跡範圍遠超往年的成績單。這條蜿蜒的“黃牛冷鏈”,在過去一年不斷“下沉”,抵達的終點變成了小城市裏的“山姆優選超市”“山姆甄選小時達”。
然後,縣城貴婦得到了在家門口逛“山姆”的體驗卡。
這些門店通常開在沒有山姆的城市,招牌自然是標誌性的“山姆藍”,logo也和山姆保持一致——隻不過,菱形裏寫的不是Sam’s Club,而是“好品優選”,山姆標誌性的一藍一綠兩個“”,也被倒置成兩座藍綠色的小山。
在各地出現的“山姆優選”超市。(圖/社交媒體截圖)
這些超市自然沒有山姆會員商店氣派的大賣場,隻是在社區底商尋了一爿店麵,比尋常便利店更大、更空曠,裝修風格倒是保持了超市的極簡和明亮。
山姆會員商店以家庭裝、大分量、倉儲式購物聞名,縣城“山姆優選”就打出“倉儲式體驗中心”的旗號,其意不言而喻: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一時之間,山姆今年種種因選品、質量引起的風波,都在縣城的空氣中得到了稀釋。
畢竟在縣城,消費升級的美還很美,低糖好麗友就是好朋友,無論是想購買來自山姆的中產味商品,還是想體驗微縮版山姆會員店的線下試吃選購,都不需要付260元的會員費,直接walk in,歡迎您來,都不白來。
還要啥自行車啊?
不過,不管怎麽在招牌上打擦邊球蹭山姆,也沒有一家“山姆優選”敢1:1複刻山姆會員商店的招牌。以至於社交平台的探店帖下麵,總會有同城網友發出疑問:“是真的山姆嗎?”“有沒有網紅瑞士卷賣?”
網友對“山姆優選”的常見疑問。(圖/社交媒體截圖)
看起來,這是一門皆大歡喜的生意。代購賺到了錢、消費者買到了商品、山姆收獲了營業額,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山姆下鄉,各顯神通
小規模的人肉代購,是山姆最初進入縣城的路徑。
在廣東某縣級市當高中老師的張雅娜,早在2023年就開始在小區拚團群裏接龍購買山姆超市的食品和日用品。團長每兩周會開車到300公裏以外的廣州探望家人,返程前在山姆下單拚團所需的商品,回家後會在群裏發出通知,讓顧客到團長家裏自提。價錢視商品屬性而定,加價幅度大約在4—10元不等。
某團長分享的山姆拚團接龍截圖。(圖/社交媒體截圖)
眾所周知,山姆走的是量販裝“巨無霸”路線。16個一盒的瑞士卷、24個一盒的大麻薯,7個一包的芝士貝果,都是小紅書上的“山姆必買好物”。但這些山姆自製的烘焙糕點,保質期隻有三天。
也就是說,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買一盒瑞士卷,需要每人每天吃差不多2個,才能在保質期內堪堪消耗完。
張雅娜的丈夫有高血糖,消耗瑞士卷的重任就落到她和女兒頭上。四歲的孩子食量小,如果一天吃兩個瑞士卷,當天的正餐明顯就不怎麽動了。張雅娜隻能選擇自己把瑞士卷吃掉,“好吃是好吃,一天吃三個也確實有點犯惡心 ”。
最後,張雅娜家的山姆烘焙糕點總是在過期後還剩兩三個,隻能浪費地扔掉。
超大分量的瑞士卷是山姆網紅產品。(圖/社交媒體截圖)
拚單就這樣在團購群裏應運而生。
一開始,是大家自發地在群裏互相問,“有沒有好鄰居和我拚一盒麻薯?”“滴滴一個牛肉餡酥脆餅幹的拚友!”拚單的鄰居在團長家取到貨後,自行分裝,各自拿回家。
後來,團長的業務越做越大,周邊兩三個小區的鄰居都開始在團長這裏下單山姆的商品。團長去廣州的頻率也從兩周一次上升到每周往返。一些熱門商品如大包裝的芝士爆米花,團長會分裝後在小程序上掛鏈接,顧客可直接下單取貨。
據張雅娜觀察,2023年—2024年是團長生意最紅火的時候,甚至換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用於長途運輸大量的山姆商品。
漸漸地,張雅娜所在縣城的山姆代購變得多了起來。畢竟,這件事沒什麽門檻。隻要一張260元的會員卡和一輛足夠往返於大城市和縣城之間的車,這個小本生意就能啟動。
代購的車裝滿了山姆商品。(圖/社交媒體截圖)
不過,個體戶代購用私家車拉回來的山姆貨物,在冷鏈保鮮等問題上表現得良莠不齊。張雅娜偶爾會在團購群裏看到有人買到的熟食壞了,或者提拉米蘇撞散了的反饋。
如果你覺得,個體戶代購隻是小打小鬧的熟客經濟,那你就小看了縣城的山姆經濟了。
去年,長沙白領張欣發現,山姆會員店門口經常停著一些湖南外市牌照的冷庫車。有代購在網上分享稱,上午九點半到達長沙山姆店采購裝車,下午三點半左右抵達常德,車廂裏滿滿裝的都是山姆商品,堆到大約一人高。
該名代購的冷庫車。(圖/社交媒體截圖)
據該代購的帖子,他在常德經營八家水果店,顧客可以到水果店自提采購回來的山姆商品,或者等待傍晚的配送,通常七點之前就能吃上。店裏還會售賣一些存放得住的囤貨,隻是價格要相對高一些,對衝壓貨風險。
更加規模化的生意在今年攻陷了縣城。“山姆優選”“山姆甄選小時達”,儼然成了超市界的“李鬼”。處處都是山姆的痕跡,仔細一看,卻分明和遍布縣城的“趙一鳴”一樣,是各大網紅超市的集合店。
山姆優選超市裏的胖東來專區。(圖/社交媒體截圖)
走進山姆優選,你會發現,貨架上不僅擺著山姆標誌的商品,還有來自奧樂齊、胖東來、開市客等大型超市的自營商品。有趣的是,沃爾瑪常常不在其列。
也許是因為沃爾瑪早在1996年就已經進入中國,沃爾瑪之於中國人太熟悉了,就像一個長著洋麵孔的二大爺,老實不出錯,親切有餘,卻在這一輪社交媒體的網紅超市比拚中失去了姓名。
除了這些蹭山姆的“擦邊球店”,還有諸如甄選島這樣做網紅超市商品集合店的規模化品牌。甄選島創始人賈倩在視頻號中表示,她是從做山姆代購起家,半年後開出自己的第一家實體店。據公開信息,一年內,甄選島全國門店已經突破200家。
賈倩的自媒體賬號顯示,僅國慶期間,就有三家門店開業。(圖/賈倩視頻號)
據了解,類似形式的代購門店,大多采用加盟模式,品牌通過山姆的大宗采購渠道進貨,幫助建設倉儲體係,配備冷鏈,輸送到各個縣城。
不過,“山姆優選”等集合店的售價並不便宜。《新周刊》記者走訪發現,在山姆App上售價59.9元的1升裝特級初榨橄欖油,在該門店售價129元,售價99元的網紅商品“每日堅果”則被賣到了113.9元。
“山姆優選”,縣城中產與山姆之間的中介
山姆的母公司沃爾瑪中國曾經回應媒體稱,山姆對未來發展布局有著清晰的戰略,通過以門店為核心的全渠道,專注、高效地服務會員,保證良好的購物體驗。
同時,沃爾瑪中國強調:“目前,山姆並未在上述平台以外的其他渠道開展業務。為確保能購買到高品質商品和正品,享受山姆的優質服務,請會員選擇山姆官方認證的渠道。”
在官方話術的層麵,山姆對黃牛說不。(圖/IC Photo)
不過,在一線門店,這條鐵律變得模糊。
今年1月,有北京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稱,自己在山姆門店遇到代購掃貨,導致沒有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谘詢門店補貨事宜時,工作人員把代購稱為“大客”,並表示:“不補貨了,大客拿完後剩多少賣多少。”
更常見的情況是,除了bose頭戴式耳機、大疆pocket3等熱門低價電子產品,山姆的大多數商品不需要搶購。而且,縣城對於頭戴式耳機的需求,遠遠低於瑞士卷和印著山姆標簽的每日堅果。
如果說,大城市的山姆代購掙的是想省下260元會員年費、“騎自行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的摳搜年輕人的錢,那麽這些不遠千裏把山姆商品“移植”回縣城的“優選”“甄選”們,隻是縣城中產踐行生活方式的中介。
盡管網上不乏對接近100%的溢價的詬病,但既然有市場,縣城中產也許不太在乎買下一瓶129元的山姆橄欖油。
“更好的生活盡在山姆”在山姆會員商店內隨處可見。(圖/IC photo)
縣城中產有自己的消費符號和身份政治。
二十年前,是周末開車去逛市裏新開的第一家沃爾瑪大賣場;十年前,是把家裏的洗護用品全部換成港貨店裏買來的繁體字包裝;而如今,互聯網加速了一切,卻隻是把繁體字換成了寫著“Quality guaranteed by Sam’s Club(山姆出品,質量保證)”的標簽。
有一句標語出現在所有山姆會員商店扶梯的必經之路上:“為什麽隻讓會員進入?山姆致力於為會員服務,為菁英生活提供高品質商品。”山姆想要創造的,也正是這樣一種生活圖景,將山姆的商品與中產精英生活畫上等號。
事實上,有不少山姆會員覺得自己“不是中產”,但山姆的中產濾鏡從來都存在。(圖/IC Photo)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縣城中產和山姆的雙向奔赴。
不過,在中間商處轉手的商品,必須經過一段沒有監管的真空地帶。
一些電商平台上的山姆代購店,也遭受過假貨質疑,包括網紅產品山姆黑鬆露餅幹都被消費者吐槽過。(圖/社交媒體截圖)
除了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山姆也許還需要警惕,“優選”們打下縣城的江山後,假貨、貼標等問題,是否會毀掉山姆的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