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在此前斬獲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成為了首位00後影帝。如今,新鮮出爐的年輕影帝帶著全新的作品和觀眾見麵了,那就是畢贛導演的影片《狂野時代》。影片上映後,首波觀眾的觀影反饋也很快發酵,對於這部藝術性極強的電影,觀眾給出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據悉,該片講述了易烊千璽飾演的“迷魂者”通過體驗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感,跨越一個世紀的故事。影片分為六個章節,易烊千璽在片中一人分飾五個角色,分別是阿波羅、騙子、悔恨的兒子、邱默雲和怪物,這五個角色所呈現的故事像是“迷魂者”陷入的一層層夢境。
從故事梗概中不難看出,《狂野時代》是一部大膽創新、天馬行空的作品。在故事開始之前,最先吸引觀眾的是畫麵,在視覺感方麵,觀眾給了一致的好評,影片中鮮豔的色彩、極具誘惑力的光影效果和音樂恰到好處的配合,讓觀眾感受了一場視聽盛宴。
可是,拋開藝術性,回歸故事本身,觀眾給出了最直接的評價,那就是“看不懂”。很多衝著演員走進電影院的觀眾表示看的時候實在是坐不住,不知道電影講的是什麽故事,沒有辦法看進去,甚至有觀眾越看越困,覺得這160分鍾格外的難熬,也有沒熬過去的觀眾中途直接離開了。
另外,《狂野時代》上映之日,第一波影評出爐之後,“《狂野時代》看不懂”的話題直接登上了高位熱搜。熱搜廣場上,大批的網友敘述著自己不愉快的觀影經曆,直言“要看睡著了”、“頭一次覺得在電影院裏如坐針氈”。此外,還有人發出靈魂提問“一部電影連最基本的讓人看懂都做不到,那麽怎麽能叫好電影”,這樣的電影上映的意義是什麽?
值得一提的是,《狂野時代》在上映之前就取得了不錯的預售成績。該片在上映前預售票房就已經突破了一億大關。但是,影片上映之後,從首波觀眾反饋和預測總票房上就能夠看出,該片票房上不會再有太大漲幅了,最終票房成績也就大概在2億左右了。
定位為文藝片的電影,在預售已經突破一億票房的情況下,票房最終落點僅僅2億,這樣的票房結構是否意味著該片可以被稱為是粉絲電影?上映前,粉絲衝著偶像衝預售票房;上映後,粉絲為了偶像走進電影院,繼續為偶像“氪金”。有網友大膽推測,如果該片的主演不是易烊千璽的話,那麽票房可能連一千萬都突破不了。
網友將《狂野時代》辣評為粉絲電影也不是毫無緣由的,當路人發帖詢問影片好不好看,求真實評價的時候,前排給出的回複大同小異,總結起來就是,如果不是主演的粉絲,那就不要去湊熱鬧了。
藝術電影也好,粉絲電影也罷。《狂野時代》的票房成績大概率逃不過高開低走的命運了,希望追求藝術的導演們也能多多考慮普通觀眾的感受,敘事和藝術從來都不是不可兼得的,包裹在“藝術”皮囊之下的曲高和寡又何嚐不是一種導演對觀眾展現出的自上而下的傲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