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Le
Monde)21日報導,近期美俄密談流出的和平方案明顯傾向俄羅斯,讓烏克蘭與歐洲再度承受巨大壓力,報導呼籲歐洲各國必須堅持拒絕任何“被迫接受”的解決方案,否則等同於要求烏克蘭投降。
28點和平計劃19日率先遭媒體披露,由美國總統川普的特使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代表私下協商,內容包括烏克蘭進行領土讓步、限縮軍隊與武器、承諾不加入北約,並禁止北約在烏克蘭部署部隊。整份方案明顯迎合俄方主張,目標是結束近4年的烏俄戰爭。
這已是川普重返白宮後,第4次在未告知基輔與歐洲盟友的情況下,試圖繞過多邊機製與普丁直接對話,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反複,而華府與莫斯科每次私下接觸,都讓烏克蘭與歐洲陷入被動。
《世界報》認為,就像阿拉斯加美俄峰會一樣,談判仍因普丁的強硬態度宣告破局,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同,普丁拒絕討論任何停火可能,俄軍持續推進前線,並不斷轟炸烏克蘭城市與能源設施,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歐洲永遠最後知道
每當美俄出現這類秘密接觸時,澤連斯基與歐洲領袖總是事後才被通知,被迫加緊外交行動試圖挽回局勢,這一次情況相同,更突顯美國政府的突然轉向,明明就在不久前,華府才剛製裁兩家大型俄羅斯石油企業。
除了少數形式性的谘詢之外,烏克蘭與歐盟成員國再度被排除在方案擬定之外。這次談判由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與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總裁、俄羅斯特使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主導。
外界普遍認為,俄方選在此時施壓,是因為澤連斯基政府正因能源貪汙醜聞而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困境,已經有兩名部長因此下台。
澤連斯基21日表示,願意與川普討論這項計劃;白宮則稱此案是“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都好的方案”,並建議由川普擔任“和平委員會”主席,仿效處理加薩問題的模式來監督執行。
《世界報》評論最後指出,自今年2月在白宮的緊張會麵後,澤連斯基一直在抵抗共和黨政府的安撫政策,然而,在內政問題纏身的情況下,他如今比以往更需要歐洲盟國的支持,以共同對抗這場新的外交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