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中國政府已開始對日本文化活動實施封禁。
著名日本爵士貝斯手鈴木良雄(Yoshio
Suzuki)在北京彩排時,被便衣警察當場叫停。主辦方克裏斯蒂安·彼得森-克勞森表示,警方通知稱“所有日本人的演出全部取消”現年80歲的鈴木及其五重奏此前為獲得來華簽證經曆了數月審核,主辦方稱樂隊“十分震驚並極度失望”。
據報道,本周已有約十場日本音樂人的演出在中國多座城市被取消,並有場館接到警告稱,2025年所有日本藝術家演出可能全部叫停。
日本歌手KOKIA在北京的演唱會也於開演前臨時取消,現場出現大批憤怒觀眾要求退款的視頻。此外多部日本電影的中國上映計劃本周也被取消。
主辦方彼得森-克勞森表示,這對本已經濟低迷、急需刺激服務業消費的中國經濟造成衝擊,提到粉絲取消機票和酒店帶來的經濟損失,並強調音樂會對許多年輕中國人而言是重要的情緒出口。
他稱,雖然網上存在一定反日情緒,但在演唱會現場從未見過有人提及政治:“我從來沒遇到有人在這種場合把政治扯進來。”
北京旅遊警告:東京商鋪業主淡定
自北京因中日外交爭端發布旅行警告後,東京珠寶店的中國顧客數量有所減少,但店主伊藤椎名(Shiina
Ito)對法新社表示自己並沒有非常擔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本月初就台灣問題發表言論,引發中日關係惡化,外界擔憂此事將衝擊那些依賴旅客消費的奢侈品店、麵館和酒店。但東京的商家大多並未表現出焦慮。
日本許多旅遊業和零售業高度依賴中國遊客,其在各類商品上的人均消費都高於其他外國旅客。“中國客人少了,日本顧客反而更容易進店,所以銷售額基本沒什麽下降。”店長伊藤表示。
成群的遊客漫步於林立的商店街道間—中國消費者通常能占到伊藤在東京淺草傳統商圈生意的一半。據日本國家旅遊局數據,去年中國遊客人均消費比其他外國遊客高出22%。一些酒店、品牌服飾店甚至藥妝店都有會說中文的店員,百貨商場也常掛有中文指示牌。
在東京高檔的銀座商圈,一家在Instagram上頗有人氣的烏冬麵餐廳店長山本由紀(YukiYamamoto)說,自發布赴日旅行警告以來,他並未察覺到銷售額有任何直接影響。“我不覺得有突然、劇烈的變化。”
他說,盡管平日排隊的食客中大約有一半是中國人。“當然,如果客人變少,對店裏來說會很失望。但日本客人還是會經常來,所以我們並不特別擔心。”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遊客來源國,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共有近750萬中國遊客赴日,占所有外國旅客的四分之一。中國遊客在第三季度消費了約37億美元。
“經濟脅迫”
11月7日高市暗示東京可能在台海遭受攻擊時軍事介入。北京隨後發布赴日旅行警告,日本零售與旅遊類股票隨即大幅下挫,至今大多尚未回升。
對此日本經濟安全大臣小野田紀美(Kimi
Onoda)警告稱,過度依賴“動輒訴諸經濟脅迫”的國家存在危險:“不僅對供應鏈構成風險,對旅遊業也一樣”。
上海一家旅行社經理吳偉國(音 Wu Weiguo)表示,“受影響最大的是團體旅”,九成客戶已要求退訂原定的日本行程。
但據日本國家旅遊局數據,去年僅約12%的赴日中國遊客是組團遊,遠低於2015年的近43%。
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金子恭之(Yasushi Kaneko)表示,這件事“沒必要大驚小怪”,並指出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數在增加。
不過高度依賴中國旅客的日本酒店已經感受到衝擊。
“中國旅行社的取消訂單接踵而至。”經營日本中部蒲郡酒店的竹內慶子(KeikoTakeuchi)說,“顧客中50%到60%是中國人。”“我希望局勢盡快平息,但看來還需要時間。”她憂心道。
北京已明確表達對高市言論的憤怒,並已召見日本大使。
但旅行社經理表示,這場外交爭端不會阻止中國遊客對東京的向往。“他們覺得日本服務質量高、購物價格合理。”他說,“中國人仍然會想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