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表示,一個主要以東南亞為基地、麵向全球作案的網絡詐騙產業已導致美國民眾損失超過166億美元。
這些依靠強迫勞動的詐騙窩點,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大量湧現。據部分估算,該產業每年獲利至少640億美元。
多個國家當局正試圖解救那些被綁架、被迫淪為詐騙工具的受害者。盡管美國和英國近期對一家被控運營大型詐騙網絡的柬埔寨公司實施了製裁,但專家表示,要對支撐該產業的犯罪集團提起訴訟,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以下是這些詐騙窩點的運作模式及難以被徹底取締的原因:
詐騙者通過社交媒體獲取信任,精準鎖定受害者
東南亞網絡詐騙分子擅長“殺豬盤”詐騙——詐騙者先用數周或數月時間與受害者建立信任,再誘騙其投資虛假加密貨幣基金。從這個意義上說,其運作模式恰似養殖戶育肥待宰的豬。
受害者通常會在Facebook、WhatsApp或Telegram上收到偽裝成財務顧問的人的信息,隨後詐騙者會指示其通過偽裝成正規投資平台的網站轉賬。2023年,堪薩斯州某小型銀行行長因此損失約4700萬美元銀行資金,淪為殺豬盤騙局的受害者。
詐騙分子還會針對離異或近期喪偶人士實施情感騙局,經過短暫追求後誘騙受害者轉賬巨額資金。有時,他們也會直接打電話給目標對象,偽裝成銀行工作人員索要賬戶詳情、密碼和社保號碼。
由於詐騙窩點雇傭母語使用者,因此能將目標對準全球受害者。據國際刑警組織稱,中國人是被犯罪團夥販賣至東南亞詐騙園區的最大群體,此外還有巴西人、印度人、菲律賓人以及非洲和東歐部分地區的民眾。
詐騙中心依賴穩定的勞動力和電力供應運轉。
許多規模龐大的詐騙園區位於柬埔寨、老撾和緬甸政府為吸引外資設立的經濟特區內。這些特區大多沿泰國邊境分布,使犯罪分子能便捷獲取泰國穩定的電力和電信網絡。
詐騙運營者還利用泰國的機場和道路運輸物資和工作人員。在很多案例中,受害者被誘騙至泰國,以為能獲得客服或信息技術相關工作,但抵達曼穀後,他們會被帶過管控鬆散的泰國邊境,囚禁在詐騙園區內,還常遭受人身虐待和酷刑。
緬甸邊境地區尤其成為這類詐騙窩點的溫床。該國正處於內戰之中,獨立專家表示緬甸軍方和民族武裝組織在為詐騙集團提供保護,以換取利潤分成。緬甸軍政府否認與詐騙集團有任何關聯,聲稱正在“積極”打擊相關犯罪。
這些多層建築構成的詐騙園區位於緬甸邊境城鎮,緊鄰分隔緬泰兩國的狹窄河岸,距離之近,甚至從泰國一側都能聽到園區發電機的嗡嗡聲。從外部看,它們與普通辦公樓和公寓樓別無二致。
各國政府正試圖打擊詐騙團夥。
多個國家正努力打擊這些詐騙窩點,以下是今年以來的主要行動:
•
中國、印度和韓國派出航班,接回數百名從緬甸詐騙園區獲救的公民。中國法院還以經營非法賭博和詐騙團夥罪名,判處11人死刑。
•
泰國切斷了緬甸最大詐騙園區之一的電力和通信線路,並向中國引渡了一名被控在緬甸運營大型詐騙園區的男子。一名泰國高級官員因涉嫌與柬埔寨網絡犯罪相關的賄賂指控辭職。
•
美國和英國對一家被控運營大型詐騙網絡的柬埔寨公司實施製裁。美國隨後成立聯邦特別行動小組,旨在收繳詐騙分子的設備和加密貨幣資產。
• SpaceX表示,已停用超過2500台為緬甸許多網絡詐騙活動提供支持的星鏈設備;緬甸軍政府稱已突襲一處大型詐騙園區。
• 韓國對失蹤於柬埔寨詐騙園區的本國公民表達關切。
• 菲律賓一家法院判定某鎮的前鎮長販運人口罪名成立,他將民眾販賣至一處據官員認為與網絡詐騙和有組織犯罪相關的園區。
但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倡導組織全球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倡議的高級專家傑森·托爾表示,這類行動可能難以撼動這個年獲利約640億美元的產業。
一個明顯的跡象是:即便在今年2月中國當局開展大規模打擊行動期間,緬甸詐騙園區的建設仍在繼續。
摧毀詐騙產業需要國際協同行動。
托爾表示,調查人員必須共享更多財務數據及從獲救詐騙者處獲取的信息。
但追蹤資金流向十分困難,因為犯罪所得通過豪華房產和加密的比特幣錢包洗錢,還在非洲和南亞多個國家紮根,這些地區因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導致治理能力薄弱。
托爾指出,目前調查人員行動過於遲緩,而詐騙園區利潤豐厚且極易設立,因此難以被徹底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