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剛(右一)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圖/極目新聞)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今(19)日消息指宣布,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腎脈成功在獮猴體內存活超過一年,成為除美國外全球首例靈長類異種器官存活達一年案例,象征中國在異種移植領域再邁出一步。該研究團隊指出,在器官短缺下,豬器官被視為最具可行性的替代來源,此次突破為未來臨床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陳剛研究團隊豬腎移植獮猴體內突破1年存活門檻。(圖/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報導,“每(次)看終末期腎病患者在等待中備受煎熬,我們都很難安。”該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專家陳剛教授說,這正是團隊堅守二十餘年的初心,全球每年僅10%的器官移植需求能被滿足,異種移植成了破局希望。
陳剛認為,早期以靈長類動物作供體排斥強烈,且存有倫理爭議,豬的器官大小與人相近、易繁育,因此成為最佳選擇,但免疫排斥與跨物種感染始終是難題。
研究團隊自1999年起投入相關實驗,曾讓豬腎在獮猴體內存活13天,隨著基因改造技術成熟,他們移除排斥來源基因,卻發現多次實驗仍無法突破30天存活的門檻,主因是普通豬普遍帶有巨細胞病毒,移植後會加速器官衰竭。
對此,該研究團隊與企業合作,建立全程無菌飼育流程,從剖腹產到隔離飼養皆嚴格控管,成功育出無病毒的基因改造豬。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後,半數獮猴的移植腎存活超過五個月。
此外,研究團隊也優化抗排斥策略,從多隻獮猴中篩選出免疫反應較弱的受體,精準調控用藥並監測藥效,逐步延長器官存活期。直至2024年,豬腎存活首次突破半年,2025年正式跨越一年,截至目,前該獮猴生命體征仍穩定。
陳剛強調,團隊正朝臨床前標準邁進,期待在3至5年內讓患者使用豬器官移植技術,但倫理審查與跨物種感染監測等挑戰仍須持續克服。
